-
"飞经走气"针法针刺"腰突五穴"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飞经走气"针法针刺"腰突五穴"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青龙摆尾组(采用"青龙摆尾"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0例)、白虎摇头组(采用"白虎摇头"手法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0例)、苍龟探穴组(采用"苍龟探穴"手法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0例)、赤凤迎源组(采用"赤凤迎源"手法针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0例)及常规毫针组(采用常规毫针深刺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0例),比较5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匹配阈值(pain matching threshold,PMT)、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结果 青龙摆尾组、白虎摇头组、苍龟探穴组、赤凤迎源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毫针组(P<0.05);治疗后,青龙摆尾组、白虎摇头组、苍龟探穴组、赤凤迎源组VAS评分、PMT水平低于常规毫针组,JOA评分高于常规毫针组(P<0.05);治疗后,青龙摆尾组、白虎摇头组、苍龟探穴组、赤凤迎源组L4、L5和S1神经根CPT值低于常规毫针组(P<0.05);治疗后,青龙摆尾组、白虎摇头组、苍龟探穴组、赤凤迎源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低于常规毫针组,IL-10水平高于常规毫针组(P<0.05);治疗后,青龙摆尾组、白虎摇头组、苍龟探穴组、赤凤迎源组CD4+、CD4+/CD8+高于常规毫针组(P<0.05).结论 "飞经走气"针法针刺"腰突五穴"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LDH患者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缓解患者腰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外周神经功能损伤,进而提高腰椎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9月-2021年9月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6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强筋健腰功法+三位六步手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石氏牛蒡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洛芬待因缓释片。2组均治疗4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障碍程度,VAS量表评估腰腿疼痛及下肢麻木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2, P=0.038)。治疗组治疗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6、2.71、2.21, P<0.05);腰痛[(2.12±0.21)分比(3.02±0.32)分, t=12.88]、腿痛[(2.04±0.64)分比(2.64±0.66)分, t=3.58]、下肢麻木[(1.75±0.24)分比(2.41±0.70)分, t=4.89]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22、5.59, P<0.01)。 结论:石氏牛蒡子汤加减配合强筋健腰功法可有效改善LDH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活动能力,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E2、6-keto-PGF1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性指标、脑静息态低频振幅(ALEF),治疗前后神经肌肉功能、血清硬骨素(SO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GE2及6-keto-PGF1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54/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3%(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寒肢凉、肢体麻木、局部固定刺痛和肢体紫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JOA评分、抬腿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坐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肌背群平均积分肌电值和平均肌电均方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ST、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6-keto-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左侧枕中回和右侧枕中回ALEF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通络汤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PGE2、6-keto-PGF1α含量,减轻痛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脑静息态ALEF,同时增强神经肌肉功能,减少SOST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治疗病理性妊娠下血的学术思想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病理性妊娠下血是指妇女妊娠期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可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需及时治疗,否则血尽子死,胎堕难留.本文挖掘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妊娠下血的相关记载,结合现代医家思想,探析医家临证观点,追溯理论来源,对各家学术思想及治法方药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半产夹瘀论、风伤血论、胎前火热论、血气虚损论、肾虚论等病因病机,分别确立活血化瘀、疏风升肝、清热养血、益气摄血、补肾安胎等治法,并产生胶艾汤、助气补漏汤、寿胎丸等方剂和荆芥、防风、生地、黄芩、白术等用药,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现代临床治疗病理性妊娠下血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张建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张建华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以肾虚髓枯为本,风寒湿邪为标,证候乃本虚标实;治疗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补肾祛邪、标本兼顾"为治则,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服中药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外用手法以求力稳脊衡、筋骨并重;另外,患者需要进行腰腹肌肉的锻炼,及时调整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益肾补骨汤联合常规西药对绝经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究益肾补骨汤联合常规西药对绝经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0例绝经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依据入院建档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肾补骨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量表及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量表评价两组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Assessment,JOA)及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的腰椎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术后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NRS评分均较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升高,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 Ⅰ collagen amino-terminal elongation peptide,T-PINP)、N-骨钙素(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水平变化不明显,β-Ⅰ 型胶原交联 C 端肽(type Ⅰ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rminal peptide,β-CTX)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β-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补骨汤联合常规西药对绝经后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骨代谢水平,促进骨折愈合,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陈博来基于"肾为生痰之本"辨治肾虚痰阻型腰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肾主水,为先天之本,对于体内津液的运行输布具有重要作用,且肾与水腑膀胱互为表里,通过冲脉与"水谷之海"的胃有经络上的联系,故肾在痰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陈博来教授认为,肾虚痰阻型腰痛为本虚标实之证,"痰阻"为其标,"肾虚"为其本,临床以腰骶钝痛、痛处固定、腰部僵硬、肢体麻木或偏枯为主要特点,兼见腰膝酸软、喜按喜揉等表现.肾虚痰阻型腰痛的治疗可基于"肾为生痰之本",以补肾祛痰为法,拟定理痰汤(主要组成药物为芡实、半夏、黑芝麻、柏子仁、白芍、陈皮、茯苓等)为基础方,针对不同兼症辅以健脾、宣肺等药进行加减治疗.其辨治思路可为临床中医治疗腰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滋肾通淋排石汤辅助治疗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滋肾通淋排石汤辅助治疗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肾结石术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体位排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通淋排石汤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炎性应激指标水平,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尿频、腰痛、少腹急满、血尿、淋漓不爽评分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素 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d~2周后两组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滋肾通淋排石汤应用于肾结石术后患者,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补肾化石逐石汤联合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补肾化石逐石汤联合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 年11 月—2023 年11 月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90 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45 例接受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 45 例接受补肾化石逐石汤(口服14 d)联合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记录比较2 组患者治疗后腰痛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及净石率、临床疗效,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项症状评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腰痛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净石率、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5.56%(43/45)、97.78%(44/4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84.44%(38/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治疗14d后腰腹疼痛、血尿、头晕目眩、便干、耳鸣、心烦咽燥、腰膝酸软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7d后,2 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d后,2 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7d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补肾化石逐石汤联合体外电磁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明显促进腰痛、肉眼血尿消失和结石排出,可明显减轻症状,提高净石率,促进肾功能尽快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运用《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开展中药治疗痹证的药学监护及干预1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以五脏虚实辨证结合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体现了中医组方配伍的根本原理,可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和临床药师药学会诊.本文记载1例中药临床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开展药学监护并进行药学干预的案例.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反复腰痛5余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2个月入住院.医师请药师采用"汤液经法图"进行联合会诊分析.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判定该患者为肝虚合并肾虚,虚实夹杂,处方应以补肝补肾为主,补泻兼施,药味以辛、苦为主,酸、甘为辅,并与医师联合拟定中药饮片处方一首,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满意,出院后药学随访效果满意.此案例提示,临床药师运用"汤液经法图"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学评价和药学监护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