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中市40~69岁居民人体测量指标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扬中市40~69岁人群11种人体测量指标(AIs)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12月,扬中市10698名参与上消化癌筛查的40~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别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体脂百分比(BF%)、锥度指数(CI)、身体肥胖估计量(BAE)、身体形态指数(ABSI)、身体肥胖指数(BAI)、身体圆度指数(BRI)和腹部容积指数(AVI)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联.结果 10115名调查对象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率为39.3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与第1分位数(Q1)相比,BMI的Q3和Q4人群患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分别降低 11.1%(OR=0.889,0.791~0.999)和 12.4%(OR=0.876,0.779~0.984).BF%的 Q2,Q3 和 Q4 人群患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分别降低 14.2%(OR=0.858,0.756~0.974)、17.4%(OR=0.826,0.689~0.991)和 26.6%(OR=0.734,0.603~0.893).BAE的Q2和Q4人群患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分别降低13.2%(OR=0.868,0.766~0.983)和21.3%(OR=0.787,0.648~0.957).BAI的Q2和Q3人群患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分别降低13.7%(OR=0.863,0.767~0.970)和 13.1%(OR=0.869,0.769~0.983).分层分析显示,BMI、BF%、BAE 和 BAI 与非贲门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降低有关(均P<0.05).但与Q1相比,仅BAE的Q2水平与贲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降低有关(P<0.05).结论 扬中市40~69岁人群BMI、BF%、BAE和BAI水平的增加与胃癌及癌前病变患病风险降低相关.这种关联大多适用于非贲门而不是贲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运用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评价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痰湿瘀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瘀同调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中医痰湿瘀滞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客观评价痰瘀同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C、WHR、FPG、2 h PG、HbAlc、FINS、HOMA-I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患者形体肥胖、腹部增大、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胸闷、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等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痰瘀同调方干预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测量指标在预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健康风险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肥胖测量指标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健康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6月1日-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49 155例体检者,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AFLD组和非MAFLD组,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组;腰围(WC)分为正常、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亚组中肥胖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M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检出MAFLD 23 765例(48.35%),其中男性18 030例(75.87%),女性5 735例(24.13%).同一性别中,MAFLD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MAFLD组外,其余指标水平均高于非MAFLD组(P均<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模型显示,MAFLD发生风险随BMI、WC、WHR、VAI、LAP水平增高而增高;ROC分析发现,BMI、WHR、VAI和LAP预测不同性别组M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其中LAP的AUC值最大,且预测女性的 AUC 值[0.896(0.891~0.900)]大于男性 AUC 值[0.831(0.826~0.836)],最佳截断值为25.49、39.26(P均<0.05);BMI×LAP联合模型在不同性别中预测价值最高,AUC值分别为男性 0.846(0.841~0.850)、女性 0.908(0.904~0.913)(P 均<0.05).结论 MAFLD 发生风险随BMI、WHR、VAI、LAP水平升高而增高,LAP相较于其他指标预测价值更高,尤其在女性中.BMI×LAP可作为不同性别中MAFLD健康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模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模块组采用一种自创的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辅助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穿刺放置工作管道.比较 2 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定位穿刺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术后 3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臀部和下肢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采用改良Mac Nab评分评估 2 组疗效.结果 2 组患者术程均顺利.与对照组比较,模块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穿刺时间更短、术中X线透视次数更少(P均<0.05).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2 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模块组与对照组术后 3 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 2 组VAS术前术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块组改良Mac Nab评分优良率为 83.3%(25/30),对照组优良率为 80.0%(24/3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操作简便且安全,可以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效率、减少医源性损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方法157例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分为A组(18岁~,55例)、B组(25岁~,77例)和C组(31~35岁,25例).分析三组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结果C组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骨骼肌、基础代谢量、腰臀比及身体细胞量均高于A、B组(P<0.05).C组右下肢、左下肢去脂体重百分比高于B组,而其余肌肉成分相关指标均高于A、B组(P<0.05).C组内脏脂肪面积大于A组(P<0.05).三组体成分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岁以下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在平衡饮食的同时需加强体育锻炼,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WISP1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Wnt1诱导型信号通路蛋白1(WIS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108例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内膜增厚组(38例)和斑块形成组(70例).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WISP1水平.分析WISP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WISP1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内膜增厚组相比,斑块形成组T2DM病程更长,SBP、血清WISP1水平更高,肌肉总质量、躯干肌肉质量、四肢肌肉质量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更少(P<0.05).血清WISP1水平与腰围、臀围、腰臀比、HbA1c水平、25-羟维生素D水平、体脂肪质量呈正相关(rs=0.472、0.287、0.422、0.223、0.217、0.230,P<0.05).T2DM 病程增加、血清 WISP1水平升高是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WISP1水平诊断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AUC为0.648[95%CI(0.532~0.764),P<0.05].结论 血清WISP1水平与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是诊断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的关系,为PCOS的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1年2-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0例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来就诊的月经规律的不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生殖内分泌激素、网膜素-1和PSA水平;比较2组间上述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PCOS组的促黄体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P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膜素-1与睾酮、HOMA-IR、丙氨酸转氨酶呈负相关(r=-0.479,P=0.033;r=-0.450,P=0.046;r=-0.679,P=0.001);PSA 与睾酮、空腹胰岛素、HOMA-IR 呈正相关(r=0.562,P=0.010;r=0.472,P=0.035;r=0.574,P=0.008),与网膜素-1 呈负相关(r=-0.472,P=0.036).结论 血清网膜素-1及PSA均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龄老年人肌少症与膳食摄入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龄老年人肌少症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入选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营养科的高龄老年人167例根据2014年亚洲少肌症工作组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46例,27.5%)与非肌少症组(121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身体成分与膳食摄入能量及三大营养素量和比例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与高龄肌少症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龄非肌少症组比较,高龄肌少症患者体质指数、腰臀比、脂肪量、饮食摄入总能量、蛋白质较低(均 P<0.05),年龄及脂肪摄入量较高(均 P<0.05);高龄老年人中,女性的左手和右手握力、骨骼肌量、骨骼肌指数、矫正体质指数的骨骼肌量、肌酐、饮食摄入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低于男性(均 P<0.05),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 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患者肌少症发生与蛋白摄入不足( β=-0.290, OR=0.748,95% CI:0.569~0.984, P<0.05)和脂肪量减少( β=-2.673, OR=0.069,95% CI:0.010~0.488, P<0.05),而内脏脂肪偏多( β=0.739, OR=2.094,95% CI:1.219~3.597, P<0.01)有关。 结论:高龄老年人肌少症发生率较高,与蛋白摄入不足、脂肪分布异常有关。对高龄肌少症患者应及早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评价及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 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3.11、- 3.84 ± 0.17比- 4.09 ± 0.2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2.01 ± 0.17比2.64 ± 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于对照组[(95.10 ± 4.08) cm比(97.14 ± 4.48) cm、(24.33 ± 1.62) kg/m 2比(26.15 ± 1.40) kg/m 2、0.89 ± 0.11比1.11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T2DM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internation 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interRAI)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某三甲医院体检的60~74岁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老年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体检后门诊随访;研究组以护士主导的基于inter RAI护理评估,整合老年内科、临床营养科、心理科和物理康复科等进行个体化干预。研究为期12周,测定并比较入院第1天和12周后两组人体成分指标[机体蛋白量、体脂肪量(body fat mass,BFM)、骨骼肌量、体重指数、腰臀比值(waist-hip ratio,WHR)]及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结果:干预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机体蛋白量[(10.48±2.02)kg比(9.72±1.65)kg, P=0.043)]和骨骼肌量[(29.61±6.07)kg比(27.36±4.96)kg, P=0.046)]显著增加,BFM[(17.86±3.42)kg比(19.64±5.07)kg, P=0.042)]、WHR(0.88±0.05比0.89±0.03, P=0.021)和TG[(2.31±0.42)mmol/L比(2.95±0.52)mmol/L, P=0.014)]显著降低。体重指数(25.06±3.41比24.40±2.48, P=0.27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4±0.10)mmol/L比(0.91±0.31)mmol/L, P=0.246)]和HbA1c[(6.11%±0.51%)比(6.37%±0.42%), P=0.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2周后,研究组 BFM[(17.86±3.42)kg比(20.71±5.98)kg, P=0.004)]、WHR(0.88±0.05比0.91±0.05, P=0.001)、TG[(2.30±0.42)mmol/L比(2.75±0.37)mmol/L, P=0.032)]和HbA1c[(6.11±0.51)mmol/L比(6.35±0.63)mmol/L, P=0.015)]较初始显著降低;对照组各指标与初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士主导的基于inter RAI多学科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老年人身体成分和部分代谢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