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2022年儿童致死性溺水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2022年儿童致死性溺水流行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儿童溺水死亡调查表》,通过病史/死亡调查记录查询、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等方式收集2022年浙江省因溺水死亡的0~17岁儿童个案信息。结果:2022年浙江省共发生儿童致死性溺水341名,完成调查330名,完成率为96.77%,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以15~17岁和0~4岁为主,外省户籍儿童占54.24%。83.33%儿童致死性溺水为非故意溺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己故意溺水死亡比例呈上升趋势。低年龄组儿童溺水死亡主要发生在公共蓄水设施,高年龄组儿童主要发生在开放自然水域。275名儿童非故意致死性溺水中,73.09%不会游泳;现场有成年人看护且看护距离在一臂之内、看护时不间断且未做其他事情的比例仅为1.09%。溺水现场明确有第一急救人员在场者占47.63%,以医务人员、成年看护人和路人为主,第一时间获得急救措施为心肺复苏且发生溺水到获得心肺复苏间隔时间≤5 min者占2.18%。结论:浙江省2022年不同年龄组溺水死亡儿童的溺水意图、溺水发生场所等存在差异。应将提高儿童游泳技能、重视成年人有效看护、提高现场急救技术普及率等作为干预重点,不断降低儿童溺水的发生及所致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特征选择结合Boosting算法模型在预测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中的适用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背景]职业伤害影响因素的识别分析是特征选择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机器学习算法兴起,特征选择结合Boosting算法模型构建可为职业伤害预测分析中提供新的分析思路.[目的]探讨基于Boosting算法模型在预测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中的适用性,为科学合理地预测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2001-2021年金属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的公开数据,以损失工作日天数<105 d为轻伤、≥105 d为重伤作为结局变量.通过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逐步回归、单因素+Lasso回归、单因素+逐步回归 4种特征选择方法分别筛选出 4个不同特征集.选择基于Boosting思想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两种模型,应用 4个特征集分别训练logistic回归、GBDT、XGBoost三种模型,共形成 12种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预测模型,以获取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根据 4种不同特征选择方法,年龄、事故发生时间、总工龄、伤害发生原因、伤害发生活动、受伤部位、伤害性质、伤害结局 8个特征是影响矿工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逐步回归筛选的特征集 4为最优特征集并且其构建的GBDT模型对非致命性职业伤害严重等级预测效能最佳,特异度、灵敏度、约登指数分别为 0.7530、0.9490、0.7020.特征集4构建logistic回归、GBDT、XGBoost预测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526(95%CI:0.8387~0.8750)、0.8640(95%CI:0.8474~0.8806)、0.8603(95%CI:0.8439~0.8773),均比逐步回归筛选的特征集 2所构建的预测模型AUC值[0.8487(95%CI:0.8203~0.8669)、0.8110(95%CI:0.8012~0.8344)、0.8439(95%CI:0.8245~0.8561)]高,并且特征集 4构建 GBDT、XGBoost均比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AUC值高.[结论]两种特征选择方法比单一特征选择筛选的预测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更优.同时在最优特征集条件下,基于Boosting思想构建的非致命性伤害严重程度预测模型与传统逻辑回归预测模型相比性能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槲皮素对CVB3诱导的新生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反应的调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心肌炎是由多种不同的感染因子引起的心脏炎症性病变,会造成致命性伤害,尤其是对年轻人.本文旨在探索槲皮素对柯萨奇B3m病毒(CVB3)诱导的新生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CVB3感染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通过商业化试剂盒进行检测.ELISA检测IL-1β、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蛋白印迹分析TGF-β1、p-NF-κB P65和TNF-α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VB3组乳鼠存活率明显降低,心脏重量/体重(HW/BW)比值和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槲皮素可抑制CVB3诱导的存活率下降,HW/BW比值和血糖浓度的上升(P<0.05).与正常组相比,CVB3组SOD水平下降,MDA和LDH水平上升(P<0.05).槲皮素可减弱CVB3诱导的SOD水平的降低,MDA和LDH水平的升高(P<0.05).而且,CVB3组乳鼠IL-1β、IL-6和iNOS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槲皮素组乳鼠IL-1β、IL-6和iNOS水平低于CVB3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CVB3组TGF-β1、p-NF-κB P65和TNF-α的表达增强(P<0.05).槲皮素可抑制CVB3诱导的TGF-β1、p-NF-κB P65和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减轻CVB3诱导的新生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胸部车祸伤的致伤特点以及超声应用在救治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超声应用在胸部车祸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由本院收治的胸部创伤人员319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使用超声检查,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应用16排螺旋CT进行早期救治的337例胸部车祸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脏器损伤的敏感性、术后存活率以及检查耗时与漏诊的情况.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8.16%、97.44%、97.56%;CT诊断分别为97.65%、92.22%、92.74%;阳性预测率比较p=0.040,超声诊断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脏器的损伤.观察组术后死亡人数为28例(8.78%),对照组39例(1 1.57%),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平均检查耗时为(136.39±21.06)s,对照组为(182.42±33.71)s,超声诊断操作迅速,可明显缩短治疗前的诊断耗时.借助超声的应用可有效加快医生对伤情的判断与评估,及时发现致命性伤害,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NIHSS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较为严重,主要是强大的外界冲击力对头部进行的致命性伤害,根据临床经验可知,患者在发生该疾病后临床表现为昏迷时间长达6h以上[1-2].统计显示,其致残率及病死率高达70% [3].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的方式治疗,随着相关标准的普及,目前该手术的使用已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是却存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4-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护合作成功干预3例声光弹爆炸致头面部创伤伤口
编辑人员丨2023/8/5
声光弹是集声、光效应为一体,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声响和眩目强光刺激有生目标的耳朵和眼睛,使其暂时致聋、致盲的一种非致命性弹药,属于非致命武器( non-lethal weapon,NLW)的一种[1].NLW指利用声、光、电、磁和化学等技术手段,使对方暂时丧失战斗能力或使对方作战装备遭受到破坏,以致暂时或永久地丧失正常机能,而不造成人员死亡的一种特种武器[2-3].NLW是军队和执法部门在维稳和处置暴骚乱等非战争行动中广泛采用的武器 [1-3] ,在实际使用中,声光弹爆炸时产生的脉冲声压和冲击波超压、烟雾、声响及光强等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或致人死亡[1-2,4-6].2022年7月12日—8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某部声光弹训练致头面部爆炸伤伤员3例,采用第一阶段急诊科医护合作的快速处理( FAST )和第二阶段住院病房医护合作的序贯处理( FACE)对3例伤员进行了身心整体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4d和40d头面部伤口愈合,2例出院归队,1 例右眼球损害,转眼科继续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