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英治疗鼻鼽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李云英教授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云英教授门诊辨治鼻鼽的有效病例的处方,采用R语言中的相关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 682首中药处方,涉及单味中药173味.将使用频次居前30位者定义为高频中药,高频中药主要包括甘草、辛夷、防风、白芷、苍耳子、白术、白芍、地龙、细辛、蒺藜、茯苓、黄芩、党参、蜂房、路路通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阶有效关联规则10条,三阶有效关联规则42条,四阶有效关联规则64条.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组合.[结论]李云英教授治疗鼻鼽的核心药物配伍为苍耳子、辛夷、白芷、白术、防风、白芍;常用方剂有二陈汤、苍耳子散、辛夷散、玉屏风散、四君子汤、桂枝汤、痛泻要方;总以祛风散邪、宣利鼻窍、健脾益肺为法.其用药规律可为中医临床治疗鼻鼽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逆针灸贴脐法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逆针灸贴脐法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将102例临床确诊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春秋组、秋季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93例(秋季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7例).贴脐药物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苍耳散组成.春秋组分别于立春前4周和立秋前4周贴脐,秋季组仅在立秋前4周贴脐,对照组则无任何干预措施.各组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均进行鼻症状积分(TNSS)与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春秋组及秋季组经干预后TNSS及RQLQ总分下降(P<0.05);春秋组在立春前干预后的疗效与秋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秋组立秋前干预后的总有效(70.59%)高于本组立春前干预(58.82%)及秋季组(53.13%);长病程的有效率(27.78%)低于短病程的有效率(75.00%);不同证候的总有效率依次为肺气虚寒证(69.70%),肾阳不足证(46.67%),脾气虚弱证(38.89%).结论 逆针灸贴脐法能有效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与治疗次数、病程长短及证候类型相关,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痰瘀经络及五脏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基于经络及藏象理论,本病责之五脏,病机关键可归为经气不利、痰瘀互结,治疗时化痰散瘀法应贯穿本病始末.治疗基础方选用消瘰丸合桃红四物汤疏经通络、化痰散瘀.在肺者,宣肺通窍,方选苍耳子散;在脾者,健脾化痰,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在肝者,清肝通络,方选龙胆泻肝汤;在肾者,滋肾通络,选用六味地黄丸;在心者,交通心肾,方选交泰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治疗鼻炎——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仝小林院士认为鼻炎的治疗当辨涕之脓清,辨过敏之有无.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精选三味药物——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合成三味小方,总结鼻炎的治疗要点为1)脓涕合凉膈散,清涕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过敏加过敏煎,头痛合都梁丸.2)季节倾向明显者,在季节来临之前,预防性服用,效佳.3)对冷空气敏感者,晨起以冷水洗鼻.该小方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辛夷3~9 g,鹅不食草10~30 g,苍耳子6~15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蔡福养治疗鼻渊的学术经验临证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5
学习并总结蔡福养教授治疗鼻渊的学术经验,探讨其学术经验的渊源和辨治特色.蔡福养辨治鼻渊,理法方药均体现尊古崇经的思想,应用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强调鼻渊的发病与肺、脾、肝胆之间的联系,以"宣、清、升、散"为治疗原则,常以泻白散、苍耳子散、龙胆泻肝汤和补中益气汤等方加减化裁,并形成自己的经验方"蔡氏鼻窦炎汤",对总结鼻渊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治鼻渊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苍耳散结汤结合刮痧点刺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毒热瘀结型)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苍耳散结汤结合刮痧点刺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毒热瘀结型)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82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毒热瘀结型),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儿分成两组,各组41例患儿,予以对照组患儿匹多莫德分散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结合苍耳散结汤及刮痧点刺法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中医症状(鼻塞流涕、张口呼吸、睡时打鼾、咽喉不适、耳内闷胀等)积分变化、患儿鼻塞、张口呼吸、睡时打鼾及耳鸣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腺样体和鼻咽腔比率(A/N)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OSA-18)量表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复发率等数据.结果 与观察组患儿(97.56%,40/41)对比,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2.93%,34/41)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症状(鼻塞流涕、张口呼吸、睡时打鼾、咽喉不适、耳内闷胀等)积分、A/N比值、OSA-18 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 医症状(鼻塞流涕、张 口呼吸、睡时打鼾、咽喉不适、耳内闷胀等)积分、A/N 比值、OSA-18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鼻塞流涕、张口呼吸、睡时打鼾、咽喉不适、耳内闷胀等)积分、A/N比值、OSA-1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鼻塞、张口呼吸、睡时打鼾及耳鸣等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32%,3/41)、(4.88%,2/41),均较低,不处理可自行缓解,P>0.05;观察组患儿1年疾病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患儿(9.76%,4/41),P<0.05.结论 苍耳散结汤结合刮痧点刺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毒热瘀结型)临床疗效显著,患儿中医症状缓解,恢复快,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典名方与中成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鼻窦炎属于中医理论的"鼻渊"范畴,经典名方与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梳理近10年来发表的文献,总结了常用的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汤、千金苇茎汤、养阴清肺汤、托里消毒散、温肺止流丹、黄芩滑石汤、补中益气汤、清化饮)和临床使用频次较高的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香菊胶囊、通窍鼻炎片、通窍鼻炎颗粒、鼻窦炎口服液、辛芩颗粒、苍耳子鼻炎胶囊),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的特点与疗效,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