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感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益气解表方治疗小儿乙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乙型流感患儿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60例。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口服益气解表方加减治疗(组成:紫苏叶、葛根、柴胡、清半夏、黄芩各6 g,陈皮、荆芥穗、防风、前胡、杏仁、太子参、桔梗、炙甘草各4 g,大便干燥者加石膏、熟大黄,咳重者加白前、蜜枇杷叶,流涕者加白芷、辛夷),每日1剂、分2次服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每次10 mg/kg、每日3次。治疗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预后指标的变化。结果:益气解表方治疗组体温正常和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改善或部分改善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正常:49例比44例,咳嗽缓解:33例比25例,咽痛缓解:27例比23例,流涕缓解:47例比42例,均 P<0.05),鼻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BV-Ag)转阴例数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 -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10 mg/L)的例数均明显多于西医治疗对照组(IBV-Ag转阴数:36例比31例,SAA正常数:49例比46例,CRP正常数:50例比46例,均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81.67%(49/60)比75.00%(45/60), P<0.05〕。益气解表方治疗组出现便秘、食欲减退、腹泻患儿例数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减少(便秘:11例比14例,食欲减退:8例比11例,腹泻:6例比8例,均 P<0.05)。 结论:益气解表方可明显改善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提高总有效率,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发枝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以探究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李教授治疗咳嗽的病历,采用Excel 2016及R语言4.2.1,多维度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因子分析探索高频功效分类,聚类分析区分药物群组,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占比及归经流年分析。结果:共纳入4 746首处方,涉及中药270种,总频次57 700次,用药性味以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温药以辛温、苦温为主,寒药以辛寒、甘寒、苦寒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频次排名前35位中药可聚类为9组,群组1:紫苏子、苦杏仁和麻黄;群组2:辛夷、蝉蜕和甘草;群组3:前胡、桔梗、桑白皮、荆芥、防风和款冬花;群组4:白芷、羌活、陈皮、黄芪、升麻和黄连;群组5:薏苡仁、芦根、桃仁和冬瓜子;群组6:紫苏叶;群组7:柴胡、乌梅、枳实、黄芩和白芍;群组8:细辛、桂枝、干姜、五味子和清半夏;群组9:茯苓和炙甘草。流年分析显示,近3年炙甘草、茯苓、枳实等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李教授治疗咳嗽以肺与脾胃为核心,临床用药注重升降相因、寒温并用,近年来更加重视从中焦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辛夷散处方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筛选辛夷散处方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最佳工艺。方法:以饮片粉碎粒度、提取次数、加水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提取工艺;采用L 9(3 4)正交试验优选辛夷散处方挥发油包合工艺。 结果:辛夷散双提法提取最佳工艺为饮片不粉碎,加10倍量水提取3 h;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水=1∶25,β-环糊精∶挥发油=6∶1,包合温度35 ℃,包合时间3 h。结论:筛选的双提法提取工艺和挥发油包合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外抗过敏作用研究方法优化及中药药对抗过敏活性筛选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优化两种中药体外抗过敏活性筛选方法,比较5个中药药对的体外抗过敏活性.方法 优化RBL-2H3(Rat basophil leukemia cells)细胞脱颗粒实验方法,通过甲苯胺蓝染色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osaminidase,β-HEX)和组胺(Histamine,HIS)释放3个指标比较5个药对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活性;优化了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对5个中药药对的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在RBL-2H3细胞脱颗粒实验中,5个中药药对中荆芥-防风、麻黄-细辛、防风-白芷、川芎-细辛均能不同程度抑制模型细胞释放β-HEX(P<0.05),苍耳子-辛夷与细胞共培养后脱颗粒模型细胞上清中β-HEX释放率显著升高(P<0.05);5个中药药对均可以降低脱颗粒模型细胞上清中HIS释放量.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实验中,各药对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川芎-细辛>防风-白芷>荆芥-防风>麻黄-细辛,其中川芎-细辛抗过敏活性最强.结论 两种方法获得的不同药对体外抗过敏活性趋势具有一致性,说明两种方法可以用于体外抗过敏活性的筛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重构本草——辛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深入调研古籍文献,系统梳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领域专家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归纳出辛夷:功效主要为散风寒,通鼻窍.症靶为鼻塞流涕和头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辛夷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炎、抗菌、兴奋子宫等作用.辛夷无毒,煎煮时应包煎.辛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阴虚火旺者忌服.本品能引起子宫收缩,孕产妇禁用.临床使用剂量为3~12g,考虑到辛夷可能对胃肠产生刺激,初次应用时应谨慎采取小剂量试探性给药方式,若患者接受小剂量给药后无不良反应,可根据病情逐步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效果并保障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探讨王应麟治疗小儿咳嗽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基于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探讨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处方规律.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5月王教授门诊以咳嗽为主诉的患儿处方,采用Carma算法和复杂网络分析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主方,探索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420人次,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158例、女262例,涉及处方420首,中药97味,药物总频次为4 665,使用频次>20的药物37味.将Carma算法分析出的药物组合与临床验证,发现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常用两药组合为茯苓-橘红、玄参-白茅根、前胡-白前、紫苏子-紫菀、防风-路路通;三药组合为紫苏子-紫菀-葶苈子、茯苓-藿香-橘红、辛夷-防风-路路通;四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茯苓-南沙参-橘红-玄参;五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藿香;六药组合为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枇杷叶、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南沙参-板蓝根、茯苓-玄参-橘红-白茅根-藿香-防风、枇杷叶-紫苏子-紫菀-葶苈子-前胡-白前、北沙参-净山楂-百部-百合-川贝母-麦冬.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药物有南沙参、茯苓、橘红、玄参、白茅根、枇杷叶、浙贝母、板蓝根、前胡、白前、百部、天竺黄、藿香.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出5首核心处方.结论 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根据病史、症状、病位不同,处方不同,新病多从邪实考虑,以痰热为主,多以泻肺化痰取效;痰热渐退,余邪未清,以清除余邪、补益气阴为主;久病则以益气养阴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用药规律及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系统整理并归纳总结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医药方面为治疗此病提供选方用药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自建库至2022年2月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H全部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H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分析高频中药及其功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Cytoscape 3.9.1软件完成复杂网络的可视化构建,最后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中药频次以甘草、夏枯草、辛夷、苍耳子、浙贝母应用最广.高频药物功效前3名分别为清热药、解表药及补虚药.关联规则分析中支持度>20%的药对有5个,置信度>90%的药对有7个.高频药物当截距为22,聚为5类时效果最好.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治疗儿童AH药物以清热为基本之法,同时辅以补气、解表、活血及化痰药可增强临床疗效,总结出消瘰丸、六君子汤、苍耳子散合升降散及其他药物组合,提炼其前方用药特点为肺脾同治及脏窍同治,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李云英治疗鼻鼽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李云英教授治疗鼻鼽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云英教授门诊辨治鼻鼽的有效病例的处方,采用R语言中的相关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 682首中药处方,涉及单味中药173味.将使用频次居前30位者定义为高频中药,高频中药主要包括甘草、辛夷、防风、白芷、苍耳子、白术、白芍、地龙、细辛、蒺藜、茯苓、黄芩、党参、蜂房、路路通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阶有效关联规则10条,三阶有效关联规则42条,四阶有效关联规则64条.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组合.[结论]李云英教授治疗鼻鼽的核心药物配伍为苍耳子、辛夷、白芷、白术、防风、白芍;常用方剂有二陈汤、苍耳子散、辛夷散、玉屏风散、四君子汤、桂枝汤、痛泻要方;总以祛风散邪、宣利鼻窍、健脾益肺为法.其用药规律可为中医临床治疗鼻鼽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药辅合一"的辛夷油亚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基于"药辅合一"理念优化辛夷油亚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离心稳定性常数Ke、粒径、ζ电位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辛夷油亚微乳处方工艺,透析法研究其体外释放桉油精的情况.结果 辛夷油亚微乳的最优处方:辛夷油5%、大豆磷脂1.2%、泊洛沙姆188 1.8%、油酸1.3%,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乳化时间10 min,乳化温度60 ℃,超声时间10 min.辛夷油亚微乳的桉油精含量为(2.43±0.04)mg·mL-1,粒径为(156.93±1.53)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6±0.02),ζ电位为(一 24.87±1.67)mV,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释放机制为Fick扩散.结论 成功制备辛夷油亚微乳并优化了处方工艺,所得制剂的稳定性良好,并且具有缓释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探讨益气温阳方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细胞自噬及保护ZO-1及occludin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方(黄芪、党参、干姜、桂枝、麻黄、辛夷、五味子、地龙、甘草)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和对鼻黏膜细胞抑制自噬、保护紧密连接关键蛋白——闭锁连接蛋白1(ZO-1)及闭合蛋白(occludin)的影响.方法 将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7、14、28 g/kg)及西替利嗪组(1.667 mg/kg),每组5只.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加鼻部激发致敏造模,鼻部激发致敏前1 h灌胃给药,共7 d.对小鼠行为进行评分.采集小鼠鼻黏膜组织,HE染色观察鼻黏膜炎症反应,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鼻腔灌洗液Ig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鼻黏膜中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鼻黏膜中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β3(LC3B)、P62及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为学总分升高(P<0.01),挠鼻、喷嚏、流涕各项评分增加.鼻黏膜上皮中断、被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黏膜肿胀明显,鼻腔灌洗液中IgE含量增加(P<0.01).鼻黏膜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减少(P<0.05).LC3BⅡ/Ⅰ、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P<0.05),P62蛋白表达减少(P<0.05).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行为学总分降低(P<0.01),鼻黏膜肿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数量减少,鼻腔灌洗液中IgE含量减少(P<0.01),鼻黏膜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益气温阳方高剂量组小鼠LC3BⅡ/Ⅰ、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5),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鼻黏膜细胞自噬从而促进鼻黏膜修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