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FtMt抑制铁死亡探讨藁本内酯减轻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研究基于线粒体铁蛋白(ferritin mitochondrial,FtMt)抑制铁死亡探讨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and glucose-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体外建立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模型,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IG 5、10、20 μmol·L-1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2 μmol·L-1)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倒置显微镜观察HT22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Fe2+含量.为进一步探究FtMt抑制铁死亡的机制,沉默HT22细胞的FtMt,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0 μmol·L-1LIG 组、si-NC 组、si-FtMt 组、si-FtMt+20 μmol·L-1LIG 组.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FtMt的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HT22细胞内NADPH/NADP+、GSH、MDA、ATP的含量,激光共聚焦观察mtROS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F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Ferrtin、GPX4、ASCL4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LIG可以显著提高HT22细胞存活率,改善损伤的HT22细胞形态及线粒体超微结构,降低细胞内Fe2+含量和降低促铁死亡蛋白ACSL4的表达,增加抗铁死亡蛋白Ferrtin、GPX4的表达.沉默FtMt后,LIG促进FtMt的表达;与si-FtMt组相比,LIG可以显著提高NADPH/NADP+、GSH含量,降低mtROS的荧光强度、MDA含量,提高ATP活性,降低HT22细胞内Fe2+含量,抑制促铁死亡蛋白ACSL4的表达,提高抗铁死亡蛋白Ferrtin、GPX4的表达.综上,LIG通过上调FtMt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铁死亡,从而减轻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川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局灶性堵塞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川芎作为治疗CIS的常用中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该药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川芎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川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川芎嗪、川芎哚、藁本内酯、阿魏酸、洋川芎内酯等,可发挥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炎症、调控细胞自噬、调节钙离子稳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保护血管内皮因子的作用.该文总结了川芎中有效成分治疗CIS的药理机制,以期为后续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6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2.1 mm×50 mm, 3.5 μm),流动相为甲醇-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525.0→449.1;137.1→55.1;403.0→373.0;167.2→149.4;456.5→323.3;191.1→91.1。 结果: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0 2~0.012 8、0.000 8~0.051 2、0.000 1~0.006 4、0.000 2~0.012 8、0.000 6~0.038 4、0.000 1~0.006 4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 3、0.997 5、0.999 6、0.992 6、0.995 5、0.999 1)。加样回收率在98.00%~105.30%范围内, RSD均低于2.47%。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伤科活血水煎液多组分薄层色谱法鉴别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伤科活血水煎液中阿魏酸、藁本内酯、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芍药苷4个药效成分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用于其质量评价。方法:采用TLC定性鉴别伤科活血水煎液中的阿魏酸、藁本内酯、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芍药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20 nm(33~50 min检测阿魏酸,55~70 min检测藁本内酯)、403 nm(7~31 min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230 nm(7~31 min检测芍药苷)。结果:TLC各斑点清晰;阿魏酸在3.05~48.74 μg、藁本内酯在3.50~26.24 μg、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21.34~213.44 μg、芍药苷在24.22~193.7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良好。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伤科活血水煎液中4个药效成分的TLC法和HPLC法,适用于伤科活血水煎液的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归项下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甘肃产10批土炒当归、8批油当归和11批当归炭的性状比较,描述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结果: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基本相同,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条形薄片,但各具不同的颜色和细微特征;土炒当归和油当归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土炒当归、油当归中检出阿魏酸和藁本内酯.10批土炒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7%,8批油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2%.结论:研究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可为当归炮制品的地方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不同来源当归种苗种植后生长状况及品质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当归种苗在不同试验地种植后的生长状况及有效成分含量.方法:选取甘肃定西、陇南和青海海东的当归种苗,并在定西、陇南、张掖及海东四地进行栽培试验.详细观测芦头直径、侧根数、归头长度等重要性状指标,并通过HPLC法测定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含量.结果:相较于其他处理,来自青海海东的当归种苗在当地栽培后,其农艺性状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皆为最佳,分别为芦头直径32.19 mm、侧根数12、归头长度0.8 cm、干重63.56 g、阿魏酸含量0.107 8%、藁本内酯含量0.369 9%.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当育苗地和栽培地为同一地点时,当归药材品质更佳.这证明当归产量与品质紧密相连,并受到生长条件的影响.结论: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青海海东的当归苗,并在当地栽培,以充分利用其生长优势,确保当归的高产优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HD)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和抗血栓、抗神经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通过对 BHD 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总结与梳理,依照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念,从传递与溯源、特有、有效、复方配伍、可测和超分子"印迹性"6 个方面对BHD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阿魏酸、川芎嗪、藁本内酯、芍药苷、苦杏仁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后续可选择这些Q-Marker为指标,根据药材、饮片、制剂的量值传递规律建立并控制BHD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指标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泻青丸综合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泻青丸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同时借助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Venusil MP C18 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泻青丸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挖掘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以相对关联度为测度,对泻青丸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完成 14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栀子苷、龙胆苦苷、藁本内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洋川芎内酯A、升麻素苷和羟异栀子苷是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子.GRA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为0.385~0.584,可用于泻青丸质量优劣评价.结论 HPLC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及GRA方法结合可综合评价泻青丸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典名方四物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四物汤出自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养血补血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生成、修复肝损伤、抗氧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代谢和雌激素样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贫血,在妇科、骨伤科疾病和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在总结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五原则"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川芎嗪、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梓醇、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可作为四物汤的Q-Marker,可选择这些Q-Marker成分作为指标对四物汤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正交设计优化新鲜川芎中挥发油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为优化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建立以新鲜川芎为原料提取制备挥发油的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考察优选回收浓缩、油水分离等关键工艺参数.以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作为指标成分,应用HPLC一测多评法进行含量测定.以提取量、油收率、油含量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川芎挥发油提取制备新方法为:鲜川芎切片,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以干药材计,第一次需测定鲜川芎水分,调节乙醇浓度为70%),每次1.5 h,滤液回收浓缩至2.0~3.0g生药/mL,静置过夜,弃去水层,上层乳化层加热至60℃离心,分取油层,余下乳化层再加氯化钠至饱和并加热至60 ℃离心,合并油层,即得川芎挥发油.新方法所得川芎挥发油收率约为3%,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含量达70%.该研究所建立的新方法生产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易行,可实现川芎挥发油的高效制备,且含量高、品质优,为川芎挥发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