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是G蛋白耦联受体的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PAR2可被丝氨酸蛋白酶及药理学上的合成配体激活,其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在心血管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PAR2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纤维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抗凝剂利伐沙班可通过作用于PAR2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因此,PAR2或可成为冠心病的治疗靶标,同时相关抗凝剂或可老药新用,挖掘其抗凝以外治疗冠心病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sP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33岁,受累关节功能分级均为Ⅱ级。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先进行两次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加入0.08 mmol/L CaCl 2, 37 ℃孵育激活血小板;然后经过冷冻、融化、离心、过滤除菌、去除纤维蛋白原,获得sPL。培养RA-FLS,分为对照组和2.5%、5%、10% sPL组,分别与含有0、2.5%、5%、10% sPL的培养液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浓度;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小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 (VEGFR2)的表达情况。 结果:(1)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细胞培养基中IL-6浓度分别为(80.18±11.67)、(59.94±9.50)、(46.60±8.04)、(60.67±9.24)pg/mL,TNF-α浓度分别为(70.75±9.14)、(54.56±7.81)、(43.27±6.30)、(53.99±8.60)pg/mL,IL-1β浓度分别为(64.18±9.90)、(46.97±8.79)、(36.28±7.44)、(47.66±8.1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186、11.934、10.709, 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增殖率分别为87.33%±10.98%、76.17%±8.18%、60.83%±7.99%、75.83%±8.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1.16%、16.23%±2.75%、29.69%±3.80%、16.37%±2.29%,小管形成数分别为(41.00±7.55)、(26.67±4.16)、(11.67±3.51)、(26.00±6.56)个,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43.00±54.06)、(282.33±31.66)、(154.64±23.18)、(292.00±35.03)个,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43.30±27.39)、(67.00±12.53)、(22.33±8.74)、(79.33±14.9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795、38.095、34.278、29.352、94.772, P值均<0.05);2.5%sPL组、5%sPL组、10% sPL组RA-FLS细胞增殖率、血管管腔形成数量、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中细胞增殖率、小管形成数、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 PCNA、CyclinD1、Bax、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sPL对RA-FL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RA-FLS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SPL对RA-FLS的生长抑制效果与SPL浓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病理性瘢痕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病理性瘢痕是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的一类,以过度纤维化和胶原沉积为特征,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潜在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且其临床疗效不佳、复发率高,故其防治一直是临床上致力解决的难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内分泌级联,其组成成分均在皮肤各细胞中表达,皮肤局部RAS可以独立于血浆RAS发挥作用。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皮肤局部RAS激活,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TⅡ)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R1)和血管紧张素受体2(ATR2)两个特异性受体对受伤创面发挥相反的作用影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本文首次全面综述了皮肤局部RAS系统的经典通路、肥大细胞诱导的糜酶旁路及瘢痕疙瘩相关淋巴组织诱导的溶酶体蛋白酶旁路环路在创伤修复及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纳米氧化锌对大鼠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NPs)可否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产生影响,分析细胞焦亡在ZnO-NPs诱发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于2022年10月,采集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并原代培养中性粒细胞,将不同浓度的ZnO-NPs溶液(0、5、10、20 μg/ml)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同时设缺氧(5% O 2)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和各浓度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5)。与缺氧组比较,5 μg/ml、10 μg/ml 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 P<0.05)。20 μg/ml ZnO-NPs组与缺氧组中性粒细胞缺氧、ROS水平、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LDH活力和IL-1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ZnO-NPs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诱发中性粒细胞焦亡,可能与ROS和缺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od样受体家族3抑制剂CY-09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3(NLRP3)抑制剂CY-09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购自河南实验动物中心的远交群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2%牛磺酸胆酸钠建立AP模型,对照组不做AP模型。建模后治疗组经腹腔注射CY-09 5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4 h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治疗组病理学评分[(6.81±2.01)分]低于模型组[(10.45±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19, P<0.05)。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2 091.44±302.81) U/L]低于模型组[(4 912.45±590.3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19, P<0.05)。治疗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210.49±19.58)、(310.40±28.71) ng/L]低于模型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409.34±29.81)、(529.59±38.3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19、7.012, P<0.05)。治疗组pro-Caspase-1和Caspase-1表达水平(0.51±0.11、0.32±0.11),模型组pro-Caspase-1和Caspase-1表达水平(0.19±0.09、0.53±0.08),治疗组pro-Caspase-1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治疗组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93、2.891, P<0.05)。 结论:NLRP3抑制剂CY-09可显著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ro-Caspase-1激活,降低IL-1β和IL-18水平,进而对急性胰腺炎起到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肠屏障功能障碍小鼠肠组织的表达及其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脂多糖诱导炎症性损伤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32只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attic 7 d组、Stattic 14 d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每组8只。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分别给予Stattic 15 mg/(kg·d)腹腔注射7 d和14 d,Sham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4 d;NC组不做预处理。预处理后4组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2 h后观察存活情况并取材,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小肠Chiu’s评分、肠组织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MMP-9及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χ2/ F检验。 结果:Sham组和NC组血清DAO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25.71±31.10)、(125.91±40.54)、(62.86±14.79)、(58.95±22.35) ng/ml, F=18.329,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am组和NC组Chiu’s评分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2.54±0.53)、(2.24±0.38)、(1.10±0.38)、(0.89±0.30)分, F=32.303,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面积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0.34±2.55)、(18.60±2.61);(17.34±2.86)、(19.84±3.50);(9.48±2.64)、(8.53±4.04);(10.34±2.55)、(9.71±3.37)%, F=29.025、23.656,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0.35±0.06、0.74±0.13;0.32±0.07、0.73±0.11;0.19±0.02、0.36±0.11;0.20±0.04、0.4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852、27.125, P<0.01),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Occludin高于Sham组和NC组(0.39±0.09、0.46±0.10、0.21±0.06、0.21±0.16, F=23.504,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IL-6/JAK2/STAT3通路参与肠黏膜中MMP-9的表达调控,并影响肠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腺病毒7型感染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 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 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 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 P=0.0004;pro-IL-1β: 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 P=0.0027); 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 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 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 +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 P=0.0292),或抑制K +外流时(KCl, P=0.0022;Glibenclamide, 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 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 +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参与脓毒症炎症应答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大电导钙依赖性钾通道(BKCa)参与脓毒症发病的机制。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28例)、普通感染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25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KCa水平;并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培养RAW 264.7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部分实验以尼日尼亚菌素(Nigericin)作为第二刺激信号构建脓毒症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测定不同浓度LPS(0、50、100、1 000 μg/L)刺激后细胞BKCa的mRNA和蛋白表达。RAW 264.7细胞转染BKCa的小干扰RNA(siRNA-BKCa),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细胞培养液中caspase-1 p20、IL-1β p17,以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情况,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凋亡蛋白Gasdermin D(GSDMD)表达以评估沉默BKCa对细胞焦亡的影响。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明显高于普通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ng/L:165.2±25.9比102.5±25.9、98.8±20.0,均 P<0.05),且脓毒症患者血清BKC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r=0.453, P=0.013)。用LPS构建脓毒症细胞模型,显示LPS呈浓度依赖地促进BKCα的mRNA和蛋白表达,1 000 μg/L刺激后细胞BKC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0 μg/L)明显增加〔BKCa mRNA(2 -ΔΔCt):3.00±0.36比1.00±0.16,BKCa/β-actin:1.30±0.16比0.37±0.09,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IL-1βp17/pro-IL-1β比值均明显升高(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0.83±0.12比0.27±0.05,IL-1βp17/pro-IL-1β比值:0.77±0.12比0.23±0.12,均 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二者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caspase-1 p20/pro-caspase-1比值:0.23±0.12比0.83±0.12,IL-1βp17/pro-IL-1β比值:0.13±0.05比0.77±0.12,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镜下观察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LDH释放率、GSDMD表达明显增加〔LDH释放率:(30.60±8.40)%比(15.20±7.10)%,GSDMD-N/GSDMD-FL:2.10±0.16比1.00±0.16,均 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LDH释放率:(15.60±7.30)%比(30.60±8.40)%,GSDMD-N/GSDMD-FL:1.13±0.17比2.10±0.16,均 P<0.05〕。脓毒症细胞NLR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NLRP3 mRNA(2 -ΔΔCt):2.06±0.17比1.00±0.24,NLRP3/GAPDH:0.46±0.05比0.15±0.04,均 P<0.05〕;但转染siRNA-BKCa后NLRP3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NLRP3 mRNA(2 -ΔΔCt):1.57±0.09比2.06±0.17,NLRP3/GAPDH:0.19±0.02比0.46±0.05,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细胞NF-κB p65核转移明显增加(NF-κB p65/Histone:0.73±0.12比0.23±0.09, P<0.05);而转染siRNA-BKCa后细胞核中NF-κB p65表达明显下降(NF-κB p65/Histone:0.20±0.03比0.73±0.12, P<0.05)。 结论:BKCa参与脓毒症发病,其可能机制是激活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生成和细胞焦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织蛋白酶B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与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组织蛋白酶B(CTSB)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及其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6~8周龄,体重22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VILI+CA074-me组(Me组)。C组和V组大鼠气管插管前1 h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e组腹腔注射CA074-me 5 mg/kg。C组自主呼吸4 h,V组和Me组行机械通气4 h,通气参数:V T 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in,FiO 2 21%,PEEP 0 cmH 2O。气管插管前和自主呼吸或通气结束后采集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 2,随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取肺组织,确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法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ALF及血清IL-1β和IL-18浓度。采用qRT-PCR法检测肺组织CTSB、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TSB、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V组和Me组通气结束后PaO 2降低,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BALF及血清IL-1β和IL-18浓度升高,肺组织CTSB、NLRP3、ASC、caspase-1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1);与V组比较,Me组通气结束后PaO 2升高,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BALF及血清IL-18和IL-1β浓度降低,肺组织CTSB、NLRP3、ASC、caspase-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1)。 结论:CTSB参与了大鼠VILI的过程,其机制与激活NLRP3炎症小体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瓜氨酸预处理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瓜氨酸(citrulline, Ci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42只7~9周的C57雄性小鼠,进行2批实验,每批小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Con组)、LPS组和LPS+Cit组。首先对小鼠腹腔注射Cit 900 mg·kg ?1·d ?1(LPS+Cit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Con组、LPS组)进行预处理7 d,第8天腹腔注射LPS 10 mg/kg(LPS组、LPS+Cit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Con组),LPS干预后6 h麻醉插管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weight ratio, W/D),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炎性体、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 caspase-1)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8水平。 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数量及肺组织W/D明显升高( P<0.05),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及IL-1β、IL-18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P<0.05);与LPS组比较,LPS+Cit组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数量及肺组织W/D明显降低( P<0.05),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及IL-1β、IL-18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P<0.05)。 结论:Cit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降低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发挥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