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蜂蛰伤患者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分析胡蜂蛰伤患者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78例胡蜂蜇伤患者分为CLS组和非CLS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PACHE Ⅱ、就诊时间、SOFA评分和蜇伤皮损数)、实验室检查结果(D-二聚体、PT、APTT、Cr、间接胆红素、CK、CRP、WBC、PCT、PLT、ALB、氧合指数、血细胞比容、乳酸、IL-6),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危险因素.采用ROC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预测效能.结果 78例胡蜂蜇伤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CLS,总发生率30.77%(24/78).CLS组与非CLS组就诊时间、蜇伤皮损数、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D-二聚体、Cr、CRP、PCT、ALB、CRP/ALB、氧合指数、IL-6比较,P均<0.05.血清IL-6、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D-二聚体、IL-6水平升高预测胡峰蜇伤发生CLS的AUC分别为0.812(95%CI为0.694~0.931)、0.891(95%CI为0.817~0.964),Cut-off值分别为3.250 μg/mL、8.500 pg/mL,灵敏度分别为75.0%、91.7%,特异度分别为81.5%、81.5%.结论 血清IL-6、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胡蜂蛰伤患者发生CLS有一定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救治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5例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实施精心治疗与护理,包括对患儿生命体征、临床表现、皮肤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护,及时进行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人文关怀和健康指导.结果:经过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尽早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积极配合呼吸支持是抢救的重要手段,其中护士综合监护技能的提升是救治顺利完成的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蜂蛰伤致急性肾损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与护理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蜂蛰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蛰伤后大量蜂毒进入人体,迅速引起机体局部反应和全身症状,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或死亡,其中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1]. 蜂蛰伤好发在山区及丘陵地带,每年在7~11月份发生率最高[2]. 2013年夏秋季安康地区群蜂伤爆发流行,数千人伤亡,引起国内外关注[3]. 目前蜂蛰伤中毒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越来越高. 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蜂蛰伤AKI的发生率高达21% ~80%,死亡率为16% ~25% [4-5]. 因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清除蜂毒及其代谢产物,降低蜂毒致AKI患者的死亡率,促进肾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目前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文通过对蜂蛰伤致AKI的发生机制等进行概述,对血液净化治疗与护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做好蜂蛰伤相关知识的普及,减少蜂蛰伤及蛰伤后AKI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蜂蛰伤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南亚及东南亚地区,蜂蛰伤事件时常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生命和健康的问题.蜂蛰伤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是非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危及患者生命.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其主要肾脏病理改变.目前认为低血压引起的缺血性肾损伤、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和蜂毒直接毒性作用是蜂蛰伤致AKI的主要机制.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救治蜂蛰伤后AKI的有效方法,同时蜂毒的免疫治疗主要针对蜂毒过敏人群.本文就蜂蛰伤导致的AKI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就诊的30例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4例完全康复,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14/15) ,对照组中12例完全康复,3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0 .00%(12/15) ,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 <0 .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00%(3/1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 .33%(5/15)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较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U老年意外伤害患者377例住院特征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老年意外伤害危重出院患者人口学、社会学、伤害住院特征,提出可提高老年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意外伤害防范意识,降低其ICU住院率及重返率的对策建议.方法 回顾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的老年意外伤害危重症患者病例资料,采用Excel和SPSS18.0对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类型、ICD-10疾病编码、损伤、中毒及外部原因、伤害人数、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意外伤害患者377例,男女比例为1.67∶1,年龄(68.90±6.79)岁,60 ~69岁为伤害高发年龄段;意外伤害类型排名前五位为颅内损伤、多发伤、骨折、中毒、创伤性失血性休克;ICD-10疾病编码前5类为T79-T87(伤害并发症、医疗意外及并发症)、T00-T07(多部位损伤)、T36-T65(各类中毒、药物反应)、S00-S09(头部损伤)、S30-S39(腹部、会阴、背部及臀部损伤);损伤、中毒及外部原因包含19类,车祸伤、摔伤、高处坠落伤、中毒、蜂蛰伤、重物砸伤为主要伤害原因;6 ~10月为意外伤害患者住院高峰;意外伤害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7 754.73元,平均住院天数为11.00d,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年龄、伤害部位、伤害原因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老年意外伤害患者病情变化快、危重风险高、疾病负担重,基于ICU内老年意外伤害患者一般资料、住院特征的研究对该疾病的管理与防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胡蜂蜇伤合并肠系膜缺血致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胡蜂蜇伤多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肝肾器官受损.现报道1例胡蜂蛰伤继发广泛性肠坏死的临床救治资料,以提高对此类鲜见并发症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重症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汉中三二○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试验组进行CVVHDF治疗.对两组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GGT、ALT、AST、Scr、BUN、Cys-C、MDA、IL-6、IL-10和TNF-α水平更低,SOD、GSH-Px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进行CVVHDF治疗,能够改善其肝肾功能,提升抗氧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