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压力变化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RPI)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在舒张期不同时相的左心室内压差(IVPDs)和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左心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构型组(NG组,62例)、向心重构组(CR组,62例)及向心肥厚组(CH组,56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比较四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PI技术测得舒张期四个时相的IVPDs和IVPGs,包括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减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比较四组间舒张各期IVPDs和IVPG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RPI参数对高血压NG组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在舒张期各时相中的IVPDs和IVPGs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均 P<0.001),其中IVPDs-IR和IVPGs-IR在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与舒张功能参数E/e′具有相关性( rs=-0.615、-0.605,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对NG组患者的舒张功能减低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截断值分别为<-0.705 mmHg(AUC=0.935, P<0.001)、<-0.130 mmHg/cm(AUC=0.926, P<0.001)。 结论:RPI技术可以精准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舒张功能变化,其参数IVPDs-IR、IVPGs-IR可作为无创性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潜在新指标,对临床及时干预及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内相对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 )技术的相对压成像(RP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舒张期左室内压力分布,并探讨影响舒张期左室内压力分布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VFM技术的RPI测量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心房收缩期(AC)、等容收缩期(IC)和快速射血期(RE)的左室内压力差(IVPD)和左室内压力梯度(IVPG)。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侧壁舒张期早期峰值速度平均值(e′),计算E/e′。并分析IVPD与这些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E/A、e′、IVPD-IR、IVPG-IR、IVPD-RF、IVPG-RF、IVPD-AC、IVPG-AC显著减低,E/e′显著增加(均 P<0.05)。②IVPD-IR、IVPD-RF、IVPD-AC与E/A呈正相关( r=0.309, P<0.05; r=0.274, P<0.05; r=0.273, P<0.05);IVPD-IR、IVPD-RF、IVPD-AC与E/e′呈负相关( r=-0.587, P<0.05; r=-0.273, P<0.05; r=-0.415, P<0.05);IVPD-IR、IVPD-AC与e′呈正相关( r=0.451, P<0.05; r=0.431, P<0.05)。③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是影响IVPD-IR、IVPD-RF、IVPD-AC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17, P<0.05;β=-0.451, P<0.05;β=-0.460, P<0.05)。 结论:RP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T2DM患者舒张期左室压力分布。HbA 1c是影响T2DM患者IVPD-IR、IVPD-RF、IVPD-AC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卵巢癌术后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卵巢癌(OC)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以37例OC术后接受化疗患者为化疗组,以同期4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及6个周期后,对照组于入组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检查,比较化疗前组间及化疗组内不同时间点资料,分析化疗组VFM与血红蛋白及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化疗组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BSA),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组内,随化疗周期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渐次降低、等容舒张期(IR)及心房收缩期(AS)左心室内压力差(IVPD)及压力差梯度(IVPG)逐渐增大(校正P均<0.05);而常规超声心动图仅化疗 6个周期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峰值速度(E/e')较化疗前升高(校正P均<0.05).化疗组舒张期各时相VFM结果均与血红蛋白水平呈强相关(|r|=0.718~0.836,P均<0.05),与LAVI呈弱至中度相关(|r|=0.375~0.525,P均<0.05),与E/e'呈中度相关(|r|=0.424~0.537,P均<0.05).结论 OC术后化疗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VFM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地检出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轻微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在不同Child-Pugh分级乙肝患者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正常人与基于不同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左心室腔内压差(IVPD)及左心室内压力梯度(IVPG)的变化特点,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不同肝功能分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6例(其中Child-Pugh A级患者 69例为A组,Child-Pugh B级患者35例为B组,Child-Pugh C级患者22例为C组)及同期正常对照组65例。常规采集临床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应用VFM技术获取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各时相中等容收缩期(IC)、快速射血期(RE)、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的IVPD及IVPG,分析各组之间指标的差异以及VFM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VFM参数预测Child-Pugh C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能。结果:C组患者的e'、a'、TRV显著高于正常组、A组及B组(P均<0.05);A级、B级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e’、二尖瓣口E峰减速时间(D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3组患者IC-IVPG绝对值较对照组均升高(P均<0.05);A组AC-IVPD及AC-IVPG绝对值较对照组均升高(P均<0.05);C组患者IC-IVPD、RE-IVPD、IR-IVPD和IR-IVPG绝对值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IVPD及IC-IVPG均与A、E/A、e'、a'、E/e'、e'/a'、DT、LVSd、LVPWd相关;IC-IVPD与心率(HR)相关;RE-IVPD及RE-IVPG均与E、a'、E/e'、DT相关;IR-IVPD及IR-IVPG与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E/A、a'、E/e'、e'/a'、DT、LVSd、LVPWd相关;RF-IVPD及RF-IVPG与E、A相关;SF-IVPD及SF-IVPG与E相关;AC-IVPD及AC-IVPG与A、E/A、e'、a'、E/e'、e'/a'、DT、LVSd、LVPWd相关(P均<0.05)。IR-IVPD、RF-IVPD和AC-IVPD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0.172、0.203、0.225,P均<0.05)。IR-IVPD和AC-IVPD预测Child-Pugh C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和0.843(P均<0.01)。结论:左心室内IVPD及IVPG可以量化其腔内血流的变化情况,早期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并可以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有望成为评价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新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V Flow技术测量颈动脉壁面剪应力的一致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评价血流向量成像(V Flow)技术在测量健康成年人颈动脉壁面剪应力(WSS)中的一致性.方法 于2021 年2 月至2021 年3 月招募健康成年志愿者 20 人,由 2 名不同年资的超声医师使用配备V Flow功能的Mindray Resona 7 超声仪和3~9 MHz线阵探头进行双侧颈动脉扫查,分别采集双侧颈总动脉远段、颈总动脉分叉至颈内动脉起始部两段动脉的动态V Flow图像,测量两侧颈总动脉远段的近心端、远心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部的前、后壁的WSS,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评估组内一致性及组间一致性.结果 双侧颈动脉前、后壁的4 个不同节段之间WS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超声医师2 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左侧颈总动脉远段的远心端一致性极好(ICC 0.779),右侧颈总动脉远段的近心端(ICC 0.605)、远心端(ICC 0.585)、颈内动脉起始部(ICC 0.457)、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ICC 0.606)及颈内动脉起始部(ICC 0.702)一致性均较好;不同年资超声医师的测量结果显示,仅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ICC 0.486)及左侧颈总动脉远段的远心端(ICC 0.576)一致性较好.结论 V Flow技术可显示不同位点间颈动脉WSS之间的差异,其组内一致性较好,但在不同年资超声医师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左心室能量损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左心室能量损耗(EL)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在健康教育基础上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口服;试验组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平均血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测量心房收缩期(P1)、快速射血期(P2)、快速充盈期(P3)及减慢充盈期(P4)左心室EL.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8.13%(25/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首重如裹、脘腹痞满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均降低(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L-P1、EL-P2、EL-P3、EL-P4均减小(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EL-P1、EL-P2、EL-P3、EL-P4减小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的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进而减少左心室EL,可能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塑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能量损失特征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价心房颤动(AF)患者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60例AF患者作为AF组,同期6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 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对2 组受试者进行VFM检查,比较 2 组受试者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IC)、收缩早期(ES)、收缩晚期(LS)、等容舒张期(IVRT)、舒张早期(ED)和舒张晚期(LD)的左室能量损失(EL)差异,分析 2 组受试者左心室EL的变化特征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E/e'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F组在ES、LS、ED、LD的EL明显升高(P<0.05),左室LS-EL与LVEDD呈明显正相关(r =0.93,P<0.000 1),左室ED-EL与LVEDV、E、E/e'呈明显正相关(r =0.93、0.98、0.95,P<0.000 1)、与e'呈明显负相关(r =-0.93,P<0.000 1),LVEDV与E、E/e'呈明显正相关(r =0.93、0.97,P<0.000 1)、与e'呈明显负相关(r =-0.83,P<0.000 1),E与e'呈明显负相关(r =-0.88,P<0.000 1)、与 E/e'呈明显正相关(r = 0.98,P<0.000 1),e'与 E/e'呈明显负相关(r =-0.84,P<0.000 1).结论 AF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使心动周期中多个时相的EL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以蒽环类药物行化学治疗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蒽环类药物化学治疗(化疗)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36例拟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化疗组)和46名健康人(对照组).分别于化疗组化疗前(T0)对2组,于化疗2个周期(T2)及化疗4个周期后(T4)对化疗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包括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e'、E/A、e'/a'及 E/e'在内的常规心功能参数;以VFM获取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及心房收缩期(AC)平均能量损耗(aEL)和左心室内压差(IVPD);比较组间及化疗组不同时间点上述参数差异,以相关性分析观察VFM技术评估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结果 化疗组各时间点LAVI、e'、e/a'、aEL-RF、aEL-AC、IVPD-IR,IVPD-RF、IVPD-SF 及 IVPD-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T0 与 T2的 aEL-AC、IVPD-IR 及 IVPD-AC 差异,T0 与 T4 的 LAVI、e'、e'/a'、E/e'、aEL-RF、aEL-AC、IVPD-IR、IVPD-RF、IVPD-SF及 IVPD-AC 差异,T2 与 T4 的 LAVI、e'、E/e'、aEL-RF、aEL-AC、IVPD-IR、IVPD-RF、IVPD-SF 及 IVPD-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化疗组 E 与 aEL-AC、IVPD-IR、IVPD-RF 及 IVPD-AC 均呈正相关(r 均>0.2,P 均<0.001),E/A与 IVPD-IR 呈负相关(r=-0.208,P<0.001)、与 IVPD-RF 呈正相关(r=0.244,P<0.001),E/e'、LAVI 均与 aEL-AC、IVPD-IR 及 IVPD-AC 呈正相关(r均>0.4,P 均<0.001),e'、e'/a'均与 aEL-AC,IVPD-IR 及 IVPD-AC 呈负相关(r 均<-0.2,P均<0.001).结论 利用VFM技术可有效评估蒽环类药物化疗后DLBCL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VFM评价Ⅰ级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舒张期能量损耗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分析舒张功能正常及Ⅰ级舒张功能减低者左心室舒张期能量损耗(EL)的变化特征,探讨其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体检中心47例成人为研究对象,E/A>1,e'/a'>1者24例(舒张功能正常),E/A<1,e'/a'<1者23例(Ⅰ级舒张功能减低).VFM模式下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动态彩色多普勒图像,应用DSA-RS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分析整个舒张期EL变化并计算舒张期EL的平均值,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舒张功能正常组舒张期左心室EL会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快速充盈期(peak1)和房缩期(peak2).Ⅰ级舒张功能减低组peak1((27.36±13.91) J/(m3·s) vs (12.37±9.33) J/(m3·s),P<0.001)明显降低.peak2两组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正常组舒张期EL均值为(10.43-±3.84) J/(m3·s),Ⅰ级舒张功能减低组舒张期EL均值为(7.66±4.12) J/(m3·s),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者和舒张功能Ⅰ级减低患者EL差异显著,EL是反应左室舒张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流流场特点的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流场向量、涡流及能量损耗(EL)的特点.方法 选取接受TEE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5例,包括阵发性房颤组2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15例,对照组为同期接受TEE检查的窦性心律者12例,采用VFM技术分析不同心律状态下左心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①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心率、左房内径、左心耳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窦性心律组及阵发性房颤组收缩早期和舒张晚期左心耳向量分布规则均匀,收缩晚期和舒张早期向量稀疏、紊乱;持续性房颤组多数于整个心动周期出现规则均匀的向量,但向量方向持续变化.③窦性心律组及阵发性房颤组舒张晚期观察到左心耳开口处的小涡流.④窦性心律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左心耳流场EL于收缩早期及舒张晚期出现峰值,持续性房颤组左心耳流场EL多数在各时相均维持较高值.结论 VFM技术可以清晰显示不同心律状态下左心耳的流场特点,为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