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的建设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效果,为急救用血的配送提供新途径。方法: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完成,主要参与单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血液中心和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构建城市急救用血无人机配送系统,研制无人机专用血液储存箱。利用无人机系统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运送血制品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获取以下指标:(1)无人机送血的飞行时间;(2)血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温度;(3)利用百度地图软件测出道路交通的送血时间,并与无人机飞行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由智能物流无人机、低温血液储存箱、无人物流枢纽站、云端运行控制平台等部分组成。浙江省血液中心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的无人机航线距离(2.36±0.06)km,地面距离5.8 km,从2019年4月12日到2021年1月29日共飞行27架/次,飞行时间为(6.37±0.35)min,小于人工取血来回双程所需道路行驶时间(17.00±1.94)min。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点,无人机送血可以节省15.98-4.28 min,平均节省(10.62±1.87)min。结论:城市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具有速度快、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等优点,并能保证运输过程中血制品的安全,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等温扩增法在采供血机构沙门菌监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快速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AA)在采供血机构沙门菌生物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加热快速裂解肠炎沙门菌标准菌株提取DNA,采用沙门菌RAA荧光型检测试剂在小型Genchek荧光检测仪内37 ℃条件下识别并扩增沙门菌的特异基因片段,20 min内实时读取荧光检测值,根据扩增曲线判定结果。评估RAA法的检测灵敏度,同时采用RAA法检测13个标准菌株和5个实验室分离的沙门菌株验证其特异性。采集51份样本,分别接种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以及无沙门菌污染的空白对照,营养琼脂平板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同时采用国标GB 4789.4—2016的方法和RAA法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RAA法在37 ℃ 20 min的条件下对肠炎沙门菌的最低检出限为1.9×10 2 CFU/mL,和非沙门菌无交叉反应。使用中消毒液和血液运输箱内壁沙门菌生物学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相同,Kappa值均为1。 结论:RAA技术可快速、灵敏、特异性地检测沙门菌,可应用于采供血机构沙门菌的生物学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环境强化消毒质量管理对血站采供血流程消毒质量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开展无偿献血采供血环境强化消毒质量管理对保障血液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常规消毒质量管理期间和2020年5月—2021年4月实施采供血强化消毒管理关键控制点质量改进期间环境卫生质量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采供血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结果 强化消毒质量管理组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消毒质量管理组(96.5%vs 89.5%;χ2=24.031,P<0.05),主要为采供血环境空气、采血护士卫生手、紫外线辐照强度和血液运输箱消毒效果合格率高(P<0.05).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组采用动态+静态消毒,对工作2 h和4 h以及工作结束后空气平均菌落数均符合Ⅲ类环境要求.结论 开展采供血环境强化消毒管理,可有效控制和防止输血感染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简易运血箱减震技术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制增强抗震性能的简易运血箱,减轻血液运输过程中振动造成的溶血.方法 首先筛选出减震材料,然后对简易运血箱结构进行改进:箱体内部增加悬挂支架作为次级包装结构;各悬挂支架之间以及与箱体之间填加内隔冲支架.简易运血箱装入13袋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减震运血箱装入24袋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均为采血后8 d内,2.0 U/袋),进行储运血振动实验对比,观察振动前、振动2、4、6、10、12 min等6个时间点的游离血红蛋白(FHb)、乳酸脱氢酶(LDH)、血钾和溶血率变化等指标,以检验其减震效果.结果 筛选出橡塑材料作为减震运血箱内减震材料,双膜悬挂支架作为次级包装结构.简易运血箱组振动4和6 min后,FHb[(1559.7 ±1038.5)和(1886.2 ±1023.8)mg/L]、LDH[(135.3 ±67.7)和(195.7 ±123.6)U/L]以及溶血率[(0.35 ±0.34)%和(0.42 ± 0.38)%]均显著高于减震运血箱组.两种运血箱组K+浓度变化不显著,且在振动前、振动4和6 min后,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简易运血箱组振动4和6 min后,FHb超标,而减震运血箱振动12 min后,FHb[(560.1 ±342.3) mg/L]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无菌实验结果均表明无细菌生长.结论 该研究中的减震运血箱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可用于保障血站完成恶劣路况下的血液运输任务,显著提高血液应急储运及保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平原高寒地区的储血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评价在平原高寒地区野战条件下野战运血箱与相变材料运血箱的血液保存效果.方法 实验前留样检测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Na+、K+及进行无菌实验,采用低温血液冷藏箱作为对照,将悬浮红细胞分别置于低温血液冷藏箱、野战运血箱和1#、2#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公路运输2 h后,于0、12、24、36、48、60 h分别记录各储血设备温度的变化,并留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野战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42 h,相变材料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58 h,两种运血箱储存悬浮红细胞后检测的溶血率,Na+、K+含量及无菌实验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在平原高寒地区,可采用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舰载保存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参数的变化.方法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随机采集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人份(2 U).每份血液分别取样,检测相关参数,作为航行前数据.然后每份血液等分为二,标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储存于实验室和医疗船储血冰箱,于航行第21天取样进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 ①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航行前,红细胞数量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9),而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较显著(P=0.002);②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均高于航行前,红细胞压积在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变化大(P=0.015),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差异不明显(P=0.051);③两组的RDW-SD和RDW-CV均大于航行前, RDW-SD在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变化大(P<0.001),而RDW-CV差异不明显(P=0.528).结论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海上保存过程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RDW-SD和RDW-CV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大.远航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有一定影响,但与常规储血冰箱(4 ±2)℃保存的变化趋势仍较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相变材料运血箱海上血液前送补给性能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地评估,对携行的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为海上血液冷链储运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模拟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际情况,依托海军某综合补给任务,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陆地前送(100 min)、海上前送(45 h)及前送补给悬浮红细胞继续在舰船上储运(7d)等的检验评估,并就悬浮红细胞储运过程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 在血液前送阶段,相变材料运血箱内温度由4.1℃上升至9.5℃,游离血红蛋白、血钾、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升高至(0.083 ±0.032)g/L、(15.097 ±1.791)mmol/L和(106.00 ±17.83)U/L;在血液储存阶段,海上保存悬浮红细胞的游离血红蛋白、血钾、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升高至(0.111 ±0.035)g/L、(27.238 ±3.509)mmol/L 和(227.00 ± 111.94)U/L,血钠含量降低至(113.63 ±4.012)mmol/L.结论 相变材料运血箱可在较复杂环境条件下(多种运输途径、持续温度变化、携行及舰船振荡),保持箱内血液在较长时间(45 h)维持在恒定温度范围(4~10℃),并保证前送血液质量.此外,在海上储存多天的悬浮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更高,储存损伤较陆地常规保存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航对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和研究海上航行对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变化.方法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随机采集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人份(2 U).每份血液等分为两份,标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长航第1、3、5、7、14、21天取样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①总蛋白(P=0.235)和白蛋白(P=0.119)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两组的总蛋白(P=0.825)和白蛋白(P=0.83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肌酐(P=0.001)和尿酸(P=0.001)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比较显著;两组肌酐(P=0.643)和尿酸(P=0.92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总胆固醇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P=0.354),而甘油三酯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比较显著(P=0.005);两组的总胆固醇(P=0.959)和甘油三酯(P=0.9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乳酸脱氢酶(P<0.001)、羟丁酸脱氢酶(P<0.001)和肌酸激酶浓度(P<0.001)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两组乳酸脱氢酶(P=0.759)、羟丁酸脱氢酶(P=0.528)和甘油三酯(P=0.9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分组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对渗透压(P=0.968)和葡萄糖浓度(P=0.406)影响不明显,两组的渗透压(P=0.569)和葡萄糖浓度(P=0.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4~5级海况条件下,长航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储存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常规储血冰箱(4 ±2)℃保存的主要生化指标结果变化仍比较相近.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海上血液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沙市50家各级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服务满意及需求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长沙市各级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服务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服务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问卷表,50家各级医疗机构对血站血液领取方式、血液供应满意度、输血指导等情况进行调研.其中三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20家,一级医院10家.结果 在供血服务方面:约血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及时性、血液运输抵达时储血箱温度、送血服务及时性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0%、76%、68%.在血液质量、对出现的血液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满意度分别为88%、72%,血液供应满足临床需求的平均满意度为86%.临床医院对本中心的服务需求体现在输血技术的指导和培训上.结论 临床用血医疗机构满意度及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应作为衡量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确保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血液存放箱(架)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新型血液存放箱(架),放置于JXH-0605专用手术取血箱中,解决取血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的问题.方法:新型血液存放箱(架)由6块不锈钢及专用冰源组成,放置血液制品时,冰块分别放在不锈钢左、右、底层3个方向,血液制品放在不锈钢底层的上方,冰源通过无数透气孔传输冷空气加速降温.结果:新型血液存放箱(架)的使用,克服了以往使用毛巾包裹血液制品被冰源浸湿后容易滋生细菌的缺点,规范了冰源与血液制品的隔断,实现了快速降温,血液制品达到规范转运温度.结论:新型血液存放箱(架)规范了转运中血液制品的冷链管理,同时解决了毛巾滋生细菌的问题,且经济方便易消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