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在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另择同期接受开颅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垂体功能、炎症反应、应激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全切除率、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总甲状腺素(TT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d,两组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提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至术后1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67%vs 45.83%,P<0.05).对照组复发7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4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尿崩症,1例发生颅内感染.研究组复发8例,经手术治疗后,全切6例,次全切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发生尿崩症.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扩大鞍底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可提高复杂性颅咽管瘤患者临床缓解率与肿瘤全切率,降低炎症反应、应激指标,改善垂体功能,安全性较高,对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也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01 至2023-08 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T2DM患者 170 例(T2DM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 89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T2DM 组根据 HbA1c 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H1)、血糖控制欠佳亚组(H2)及血糖控制差亚组(H3).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亚组(L1)及血脂异常亚组(L2).比较各组间生化指标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显著降低(P<0.05).H3 亚组FT3 低于H1 亚组(P<0.05),H2 和H3 亚组游离T4(FT4)高于H1 亚组(P<0.05).L2 亚组TBil、DBil显著低于L1 亚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Bil、DBil均与TSH呈负相关(P<0.05),DBil还与TC、TG、L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SH、TC、LDL-C、HbA1c分别是TBil和DBil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胆红素与糖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血清信号素5A(Sema5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为合并组,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糖尿病组、合并组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比较糖尿病组、合并组临床资料[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FIN)、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Sema5A、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ema 5A、IGFBP-3对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诊断价值.结果 合并组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且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糖尿病病程长于糖尿病组,血清HOMA-IR、FIN、HbA1c、T3、T4、FT3、FT4、TRAB、TPOAB水平高于糖尿病组,TSH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TPOAB、Sema 5A、IG-FBP-3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为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HOMA-IR、FBG、2 h PG、FIN、HbA1c、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ma 5A、IGFBP-3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804,2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0,且2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高于Sema 5A、IGFBP-3单独诊断的AUC(Z联合-Sema5A=2.156,P=0.043;Z联合-IGFBP-3=2.873,P=0.004).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升高,且二者与糖代谢指标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对绝经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微波消融术、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在绝经期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 168 例绝经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 8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个月,两组FT3、FT4 水平均低于术前,TSH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FT3、FT4 和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IL-6、TNF-α、CRP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CD4+和CD4+/CD8+均低于术前,CD8+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波消融术可有效改善绝经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情况,且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预后情况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甲状腺形态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遗传变异与临床特征:98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形态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的遗传变异与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8月19日至2019年11月13日在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及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CH患儿98例,按照甲状腺形态,将其分为甲状腺发育不全(thyroid dysplasia,TD)组( n=24)、原位甲状腺(gland-in-situ,GIS)组( n=67)和甲状腺肿大组( n=7)。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基因变异情况,将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及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定义为潜在功能变异。比较3组CH患儿间的一般情况、基因变异及治疗情况。使用 χ2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TD组女婴比例高于GIS组和甲状腺肿大组[87.5%(21/24)与47.8%(32/67)和3/7,Bonferroni校正, P值均<0.017]。TD、GIS和甲状腺肿大组确诊CH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0 mU/L(33.30~208.00 mU/L)、55.40 mU/L(17.73~116.00 mU/L)和32.00 mU/L(21.55~57.65 mU/L), H=7.02, P=0.030],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7)。(2)基因潜在功能变异在TD、GIS、甲状腺肿大组中检出率分别为45.8%(11/24)、88.1%(59/67)和6/7,GIS组潜在功能变异检出率高于TD组(Bonferroni校正, P<0.001)。 DUOX2基因潜在功能变异检出率最高[59.2%(58/98)],在TD、GIS及甲状腺肿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8%(5/24)、73.1%(49/67)和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02, P<0.001)。TD组中单等位基因变异更常见(7/11),而GIS组和甲状腺肿大组中双等位基因变异更常见,分别为71.2%(42/59)和4/6,此外在GIS患儿中还检出6例寡基因变异(10.2%,6/59)。(3)TD、GIS和甲状腺肿大组患儿左旋甲状腺素用药剂量(单位为μg/d)在2岁[37.50(25.00~45.00)、25.00(16.60~25.00)和25.00(16.50~40.00), H=16.53]及3岁[37.50(27.12~47.50)、20.00(6.25~29.25)和31.25(9.38~52.50), H=14.16]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TD组2岁及3岁时左旋甲状腺素用药剂量均高于GIS组( Z值分别为-4.06和-3.75, P值均<0.017)。 结论:不同甲状腺形态的CH患儿中基因潜在功能变异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 DUOX2基因变异检出率最高且以双等位基因变异常见。婴幼儿期随着年龄增长,TD患儿可能需要补充更高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状腺孤立性朗罕氏细胞增生症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54岁,因“发现甲状腺肿物10个月”入院。查体:甲状腺右叶可触及4 cm×3 cm结节,活动尚可,质韧,随吞咽可上下移动。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中部实性结节,低度可疑恶性。实验室检查: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26.20 IU/ml(正常范围0.27~4.20 IU/ml),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机制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根据B超检查提示右叶中部结节大小约5.1 cm×2.9 cm×3.4 cm,边界不清,恶性可能性大,再考虑到患者有压迫症状,遂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探查见甲状腺与周围粘连紧密,甲状腺右叶峡部可触及1个结节,质硬,实性,边界不清,考虑恶性可能性极大,将右侧叶及峡部切除,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肿瘤,清扫淋巴结的冰冻病理检查提示髓样癌可疑,进而切除甲状腺左侧叶。术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示:CD1a(+),CD207(Langerin)(+),S-100(+),CD43(+),Ki-67(30%+)呈阳性,见图1,2。确诊为甲状腺朗罕氏细胞增生症。因考虑到术中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结,术后辅以放射性碘治疗彻底清除残余癌灶,密切随访监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及Tg。术后予以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复查血清Tg为13.60 μg/L。放射性碘治疗2个月后血清Tg降至1.09 μg/L。患者出院后2、6个月、1年后接受了甲状腺功能检查及颈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的CT扫描,未发现可疑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TO)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TO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治疗组40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8例(接受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输卵管通畅及1年内妊娠情况,手术前后测定血清性激素及应激反应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5.17 ± 8.76) min比(34.01 ± 6.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血清雌二醇(E 2)、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Cor、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2.19 ± 7.32) mg/L比(33.05 ± 8.24) mg/L、(7.28 ± 2.63)mg/L比(11.89 ± 3.84) mg/L],E 2、FSH、LH、TSH水平高于对照组[(181.48 ± 21.24)ng/L比(136.00 ± 19.56) ng/L、(30.51 ± 5.76) U/L比(24.84 ± 6.0)U/L、(34.62 ± 6.57) U/L比(29.37 ± 7.25) U/L、(3.12 ± 0.65) mU/L比(1.93 ± 0.54) 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92.50%(37/40)比76.32%(29/38)、75.00%(30/40)比52.6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TO致不孕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输卵管再通,改善性激素水平,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RAb水平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TRAb)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且未接受眼病相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TRAb水平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年满18周岁且眼病病程≤18个月并有血清TRAb检测结果者共180例,眼病起病年龄为(46.06±12.47)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96例,眼病持续时间5.0(3.0,9.0)个月,CAS评分≥3分93例,NOSPECS分级≥4级165例,按欧洲Graves眼病专家组指南严重程度分级轻度、中重度和危及视力分别有72例、98例和10例。(2)中重度及危及视力患者血清TRA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12.8(4.0, 30.1) U/L比6.2 (3.2, 14.8) U/L, P=0.004],活动性患者血清TRAb水平高于非活动性患者[12.6(3.4,31.0) U/L比6.5(3.4, 17.6) U/L, P=0.006],美国甲状腺协会严重程度分级≥4级与<4级患者血清TRAb水平无明显差异。(3)不同活动度及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TRAb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Ab水平与中重度及危及视力患病风险的升高相关( OR=2.02, P=0.001),且和活动性相关( OR=1.5, P=0.01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这种相关性仍存在。 结论:血清TRAb水平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相关,随着抗体水平的增加,患者进展为活动性和中重度及危及视力的风险可能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合并甲减行左甲状腺素钠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早期左甲状腺素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2例,其中左甲状腺素纳早期干预68例纳入干预组,未进行干预64例纳入未干预组,对比干预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与未干预组差异情况,对比两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相关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流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 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 2检验。 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指数、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优于未干预组[(10.37%±1.54%)vs(7.25%±1.09%)、(60.85±7.03)umol/L vs(39.11±4.31)umol/L、(112.96±13.58)umol/L vs(238.85±26.05)umol/L](均 P<0.001);干预组治疗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低于未干预组[(2.25±0.26)mU/L vs(8.79±1.60)mU/L]( P<0.001);治疗后干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3.52±0.91)mmol/L vs(6.51±1.31)mmol/L、(1.30±0.31)mmol/L vs(1.44±0.36)mmol/L、(2.29±0.31)mmol/L vs(3.32±0.44)mmol/L]( P<0.001、 P=0.036、 P<0.001);干预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羊水量异常等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5.88% vs 17.19%、1.47% vs 9.38%、10.29% vs 23.44%、2.94% vs 12.50%)( P=0.041、0.043、0.043、0.038);干预组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1.47% vs 9.38%、4.69% vs 15.36%、2.94% vs 10.94%、57.35% vs 75.00%)( P=0.043、0.031、0.038、0.033)。 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予以左甲状腺腺素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相关产科并发症,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对格雷夫斯病患者 131I治疗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对格雷夫斯病患者 131I治疗后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HT)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 131I治疗的格雷夫斯病患者479例,其中随访发生永久性HT 350例(永久性HT组),未发生永久性HT 129例(非永久性HT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甲状腺肿大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24 h摄碘率、甲状腺功能和治疗剂量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各检测指标水平,分析格雷夫斯病患者 131I治疗后发生永久性HT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前血清TRAb水平的预测价值,评价预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两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 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TRAb的预测效能,并根据查约登指数筛选预测临界值;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 Kappa值评价预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永久性HT组与非永久性HT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甲状腺肿大程度、24 h摄碘率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以及 131I治疗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永久性HT组患者治疗前TRAb水平高于非永久性HT组[14.51(4.95,33.58)U/L比3.40(1.67,1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87、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TRAb水平是 131I治疗后格雷夫斯病患者发生永久性HT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42,95% CI:1.025~1.059, P<0.001)。治疗前TRAb水平预测格雷夫斯病患者 131I治疗后发生永久性H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4(95% CI:0.616~0.732),最佳临界值为7.025 U/L。以治疗前TRAb>7.025 U/L为预测患者 131I治疗后发生永久性HT的标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75.2%,预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中等( Kappa=0.426)。 结论:治疗前TRAb水平是格雷夫斯病患者 131I治疗后发生永久性HT的危险因素,当TRAb>7.025 U/L时,诊断永久性HT的效能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