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重建技术结合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术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结合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术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38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19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重建技术结合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采用软件SPSS 26.0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CD4+、CD8+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IgM、IgG水平均下降(P<0.05),CD8+、IgA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CD4+、CD8+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结合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并未减轻对肝癌患者术后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联合AFP、CA125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和汉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0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和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180例健康志愿者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特征指标(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肿瘤标志物AFP、CA12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联合AFP、CA125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FP和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联合AFP、CA125诊断卵巢畸胎瘤的AUC为0.913,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9.83%,均高于超声、AFP、CA125单独诊断结果.[结论]超声联合AFP、CA125可显著提高卵巢畸胎瘤的诊断准确率,可以更好地辅助临床医师诊断卵巢畸胎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甲胎蛋白(AFP)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引产或分娩的50例胎儿神经管畸形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50例胎儿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血清AFP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MTHFR基因多态性血清AF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比例及血清AF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产妇血清AFP水平高于CC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产妇血清AFP水平高于AA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HFR C677T基因CT基因型+TT基因型、MTHFR A1298C基因AC基因型+CC基因型是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及血清AFP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有关,在预测胎儿神经管畸形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CHB合并NAFL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治疗),每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肝功能[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AF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LN、PC-Ⅲ、Ⅳ-C、H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TNF-α、NF-K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CHB合并NAFLD患者可改善肝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肝纤维化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胃原发性肝样腺癌伴肝转移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3例胃原发的肝样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分别为61、63、77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内镜示胃内新生物,腹部CT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均升高。镜下胃内肿瘤细胞排列腺管状、乳头状、梁巢状,肝转移灶内肿瘤细胞以实性巢状排列为主伴片状坏死,高倍镜下肿瘤细胞边界清楚,体积大,多角型,异型性明显,胞质透明或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异型明显,空泡状,核仁明显。免疫表型:胃及肝内肿瘤均表达甲胎蛋白、Glypican-3、HepPar-1、SALL4、细胞角蛋白7、Villin、SATB2,其中1例HER2(3+),Ki-67阳性指数80%以上。结论:肝转移肝样腺癌同时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与肝细胞癌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于首发时已肝转移的肝样腺癌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更具有挑战性,明确诊断需综合临床、影像、病理等多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联合甲胎蛋白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联合甲胎蛋白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CHB相关ACLF患者,随访90 d后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同期CHB患者30例。比较CHB相关ACLF患者和CHB患者血清suPAR,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CHB相关ACLF患者血清suPAR、甲胎蛋白和MELD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分析suPAR、甲胎蛋白、MELD评分、蔡尔德-皮尤改良评分(Child-Turcotte Pugh score,CTP评分)与suPAR联合甲胎蛋白及MELD评分对CHB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非参数检验。 结果:CHB相关ACLF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为(9.6±0.8) ln ng/L,高于CHB患者的(8.0±0.3) ln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533, P<0.01)。死亡组CHB相关ACLF患者的suPAR、MELD评分分别为(9.9±0.7) ln ng/L、29.6(7.1)分,分别高于存活组的(9.4±0.7) ln ng/L、21.0(5.0)分;死亡组甲胎蛋白为45.9(108.1) μg/L,低于存活组的209.3(187.1) μg/L。死亡组和存活组的suPAR( t=2.895, P=0.005)、MELD评分( Z=4.708, P<0.01)和甲胎蛋白( Z=3.051,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PAR(AUROC=0.741, P=0.001)、甲胎蛋白(AUROC=0.724, P=0.002)、MELD评分(AUROC=0.885, P<0.01)对CHB相关ACLF患者的死亡均有预测价值。suPAR、甲胎蛋白、MELD评分、CTP评分与suPAR联合甲胎蛋白及MELD评分的灵敏度分别为84.6%、73.1%、88.5%、96.2%、84.6%,特异度分别为75.0%、72.5%、70.0%、52.5%、92.5%。suPAR联合甲胎蛋白及MELD评分的AUROC为0.871( P<0.01),高于CTP评分的0.793( P<0.01)。 结论:CHB相关ACLF患者血清suPAR升高,suPAR联合甲胎蛋白及MELD评分可用于对CHB相关ACLF患者的预后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肝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PDCD4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与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分析PDCD4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PDCD4与肿瘤标志物CA199与AFP的关系。制备接收者工作曲线,分析PDCD4诊断肝癌的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双向电泳结果显示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54个,其中上调20个,下调24个。下调最为显著的蛋白是PDCD4。肝癌组织中PDCD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0.85±0.24、0.85±0.2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57±0.29、1.06±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710、17.460, P<0.05)。中高分化患者、未淋巴结转移患者PDCD4表达水平(1.09±0.16、1.17±0.23)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0.74±0.13、0.7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10、10.720, P<0.05)。PDCD4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55.56%(30/54)]明显高于低表达组[35.56%(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5.649, P<0.05)。高表达组患者血清CA199与AFP水平[(40.67±8.23) U/ml、(55.72±14.79) μg/L]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83.94±13.58) U/ml、(58.44±7.7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70、6.990, P<0.05)。PDCD4、CA199与AFP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850(0.724~0.985),灵敏度为0.895,特异性为0.879。 结论: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CD4表达显著下调,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与血清标志物CA199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癌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85例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卵黄囊瘤85例患儿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5例患儿中位年龄为20.5(0.03~16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1(1.5~133.1)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87.1%(95% CI:79.7%~94.5%),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8%(95% CI:70.6%~89.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生活地区、远处转移、延迟化疗、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术后2个月血清甲胎蛋白、复发均与其预后有相关性( P<0.05),是影响患儿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居住于农村地区( HR=7.830,95% CI:1.60~38.41, P=0.011)、延迟化疗( HR=5.323,95% CI:1.14~25.64, P=0.047)、术后2个月血清甲胎蛋白未降至正常( HR=15.704,95% CI:1.65~149.18, P=0.017)、肿瘤复发( HR=26.046,95% CI:3.03~224.07, P=0.00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生活于农村地区、延迟辅助化疗、术后2个月内甲胎蛋白未恢复正常、肿瘤复发可能提示预后不良,需要根据生活地区、化疗意愿、治疗后持续监测甲胎蛋白与影像学表现,对卵黄囊瘤儿童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身免疫性抗体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性抗体(AAB),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机器学习算法在早期肝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在早期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预测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早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01例,女性181例,年龄(57.3±10.5)岁(范围:21~86岁)。将患者按2∶1随机分为训练集(588例)和测试集(294例)。构建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包括随机生存森林(RSF)、梯度提升机、弹性网络-Cox回归和Cox回归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衡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综合Brier分数量化模型的预测误差、校准曲线反映模型的拟合情况。比较机器学习模型、竞争模型和HCC分期系统的预测效能。所有模型均在独立的测试集内进行验证。结果:训练集内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61.7个月,测试集内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61.9个月,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9, P=0.865)。RSF模型由5个常用临床病理学特征构成:白蛋白-胆红素分级、血清甲胎蛋白、肿瘤数目、肝切除方式和微血管侵犯。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RSF模型的C-index值分别为0.758(95% CI:0.725~0.791)和0.749(95% CI:0.700~0.797),综合Brier分数分别为0.171和0.151。RSF模型对早期HCC复发预测的准确性优于其他3种机器学习模型、竞争模型(ERASL模型)及HCC分期系统(巴塞罗那分期、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校准曲线提示,RSF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SF模型可将早期HCC患者的复发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内三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SF模型对早期HCC术后复发风险的分层明显优于TNM分期。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RSF模型集合了5个常用临床病理学特征,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