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Visfatin、PTX3、CA19-9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正五聚蛋白3(PTX3)、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2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228例患者分为轻度组(n=81)、中度组(n=102)、重度组(n=45),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86)及预后不良组(n=4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Visfatin、PTX3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19-9水平.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Visfatin、PTX3、CA19-9水平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度组、重度组血清Visfatin、PTX3、CA19-9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Visfatin、PTX3、CA19-9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胆囊厚度、胆囊长径、胆囊短径及血清Visfatin、PTX3、CA19-9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isfatin、PTX3、CA19-9水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Visfatin、PTX3、CA19-9水平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Visfa-tin 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Z=4.577,P<0.001)和PTX3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Z=3.132,P=0.002)及CA19-9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Z=2.766,P=0.006).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Visfatin、PTX3、CA19-9升高,且与患者病情有关,三者联合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HPV-DNA联合SCC-Ag、CA19-9、AFP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及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2年3月本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各80例临床资料,分别纳入宫颈癌组、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以及宫颈癌组不同FIGO分期患者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及HPV-DNA、SCC-Ag、CA19-9、AFP阳性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PV-DNA、SCC-Ag、CA19-9、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HPV-DNA、SCC-Ag、CA19-9、AFP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HPV-DNA、CA19-9、AFP 阳性率均高于 Ⅰ~Ⅱ 期患者(均 P<0.05);HPV-DNA、SCC-Ag、CA19-9、AFP 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96.3%)、准确度(91.8%)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AFP诊断特异度最高达100.0%(P<0.05).结论:HPV-DNA联合SCC-Ag、CA19-9、AFP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 2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接收的结直肠癌患者 70 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5 例)服用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照组(35 例)予以瑞戈非尼口服,均用药 28 d.评价总有效率;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糖类抗原(CA125、CA19-9、CA24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统计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手足皮肤反应、腹泻、肝肾功能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57.14%,高于对照组的 42.8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A19-9、CA242、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A125、CA19-9、CA242、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L-6、IL-10、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戈非尼联合健脾消癌方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炎性反应、调节免疫能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物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肿瘤标记物对肿瘤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取开腹后即刻腹腔灌洗液300 ml进行传统细胞学(PLC)检测,其中13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物(pTM)检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pTM 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采用配对资料χ 2检验比较PLC和pTM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为12.3%(28/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5岁,肿瘤T分期为T3+、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为黏液腺癌以及血清CA125、血清CA19-9升高均与肿瘤腹膜转移有关(均 P<0.05)。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EA 17.095 ng/dl,灵敏度58.3%,特异度93.9%;pCA19-9 4.515 U/ml,灵敏度83.3%,特异度80.0%;pCA125 303.2 U/ml,灵敏度58.3%,特异度95.7%;pCA-724 3.01U/ml,灵敏度66.7%,特异度95.7%。结直肠癌患者腹膜微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A19-9 3.43 U/ml,灵敏度100%,特异度72.2%。pCA19-9阳性率为29.85%,高于P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00, P<0.05)。 结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血清CA125、CA19-9升高均有关;pTM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其中pCA19-9诊断价值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外泌体circRPS6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外泌体环状RNA circRPS6(hsa_circ_0086471)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的115例CRC患者血清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47例,年龄(63.0±9.5)岁;收集同时期1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标本,其中男性70名,女性50名,年龄(61.0±10.7)岁。此外收集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R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及组织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及CA19-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血清学指标的诊断效能。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3.14±0.11)高于癌旁组织(1.97±0.09)( Z=5.38, P<0.001),血清外泌体中circRPS6的相对表达水平(4.28±0.13)高于健康对照组(2.04±0.09)( t=14.52, 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circRPS6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CEA、CA19-9检测对 CRC 患者的诊断效能。血清外泌体circRPS6相对表达量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 P均<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circRPS6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高表达患者,进一步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外泌体circRPS6高表达是C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外泌体circRPS6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相关,有望成为CRC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增强CT定量参数与结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增强CT定量参数与结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增强CT检查,并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根据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的平均数分组,CEA<28.36 pmol/L为低水平,≥ 28.36 pmol/L为高水平;血清CA19-9<40.26 pmol/L为低水平,≥ 40.26 pmol/L为高水平。比较不同血清CEA、CA19-9水平、不同病理指标结肠癌患者的增强CT定量参数,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与增强CT定量参数的相关性。随访12个月,统计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增强CT参数,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增强CT定量参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CEA、CA19-9低水平结肠癌患者CT平扫值、增强值及强化程度均低于高水平患者[(30.16 ± 5.14)HU比(38.51 ± 5.72)HU、(55.74 ± 8.12)HU比(78.62±8.97)HU、(25.58 ± 3.60)HU比(40.11 ± 3.1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CT平扫值、增强值、强化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结肠癌患者CT增强值、强化程度与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有关,CT平扫值与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浸润有关( P<0.05)。结肠癌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CT平扫值、增强值、强化程度( P<0.05);CT平扫值、增强值、强化程度联合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大于各参数单一预测,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88.37%。 结论:增强CT定量参数与结肠癌患者恶性生物学行为存在一定相关性,其检测值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状RNA 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在胰腺癌组织、血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60例胰腺癌组织及血清中chr14∶101402109-101464448C表达,LSD- t检验分析其表达差异, 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计算chr14∶101402109-101464448C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作为胰腺癌诊断分子标志物的效能。RT-qPCR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BxPC-3、Capan-1、PANC-1、AsPC-1、HPAC)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中chr14∶101402109-101464448C的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其表达差异,分别构建chr14∶101402109-101464448C过表达组、对照组(pEX-NC组)的PANC-1细胞株及敲减组、对照组(si-NC组)的BxPC-3细胞株,RT-qPCR检测转染情况;噻唑蓝(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LSD- 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在胰腺癌组织及血清中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健康者血清(12.88±0.29比1.01±0.20,9.79±0.11比0.9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组织=27.38, t血清=64.84,均 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学类型、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 χ年龄2=0.221, χ性别2=0.009, χ病理类型2=0.044, χ肿瘤部位2=0.192,均 P>0.05),但与肿瘤大小、CA19-9水平、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χ肿瘤大小2=4.706, χCA19-92=9.706, χ分化程度2=6.899, χ淋巴结转移2=4.252,均 P<0.05)。chr14∶101402109-101464448C检测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8.3%(47/60)、70.0%(42/60)及81.7%(49/60),均高于CA19-9(均 P<0.05),其作为诊断胰腺癌分子生物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可信区间( CI):0.893~0.985, P<0.01]。各胰腺癌细胞株中chr14∶101402109-101464448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PDE细胞株(5.97±0.12、5.77±0.20、5.08±0.14、5.71±0.09、5.70±0.10比1.00±0.06, FBxPC-3=3.009, FCapan-1=7.786, FPANC-1=4.115, FAsPC-1=1.072, FHPAC=2.566,均 P<0.05)。成功构建过表达的PANC-1细胞株(pEX-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及敲减表达的BxPC-3细胞株(si-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前者的细胞增殖、克隆、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pEX-NC组(均 P<0.05),而后者却较si-NC组均显著降低(均 P<0.05)。 结论: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沉默chr14∶101402109-101464448C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西他赛+卡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卡铂联合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间96例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化疗+手术组。手术组直接进行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化疗+手术组于术前进行多西他赛+卡铂辅助化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Th1/Th2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6]表达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并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S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 P<0.05),其中化疗+手术组显著低于手术组( P<0.05)。治疗后手术组和化疗+手术组IFN- γ分别为20.58±3.52和25.69±3.61,相比治疗前的11.75±2.59和12.15±2.65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的IL-2分别为24.68±4.46和29.53±5.28,相比治疗前的17.26±3.96和17.52±4.23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的IL-4分别为17.65±4.12和13.59±4.23,相比于治疗前的22.56±4.74和23.13±4.86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的IL-6分别为24.59±3.85和31.76±4.42,相比于治疗前的41.78±4.71和42.35±5.59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血清CEA分别为(33.89±5.51)ng/L和(30.46±4.86)ng/L,相比于治疗前的(44.34±5.62)ng/L和(44.71±5.75)ng/L,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CA125分别为(51.96±5.85)μg/L和(47.23±5.46)μg/L,相比于治疗前的(64.81±6.71)μg/L和(65.43±6.62)μg/L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CA19-9分别为(42.21±5.23)U/mL和(37.56±5.61)U/mL,相比于治疗前的(51.46±5.71)和(52.13±6.20)U/mL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SCC分别为(1.12±0.12)μg/mL和(0.96±0.15)μg/mL,相比于治疗前的(1.22±0.17)μg/mL和(1.24±0.18)μg/mL均明显降低。化疗+手术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组( P<0.05),两组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多西他赛+卡铂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高脂血症及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女,9岁,以“多饮、多尿、精神欠佳2个月,加重半天”于2021年9月10日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约2 500 mL,尿7~8次/d,每次尿量约400~500 mL,食欲增加,体质量较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睡眠增多,双下肢浮肿,无昏迷、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无腹痛,曾就诊当地中医诊所,诊断为“脾胃虚、气血不足”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6 h前患儿精神反应差,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深大呼吸,全身乏力明显,就诊于我院急诊。急查血糖:31.3 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隐血(++);血气分析:pH 7.06,二氧化碳分压(PCO 2)6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 2)143 mmHg,血清钠(Na +)127 mmol/L,血清钾(K +)2. 5 mmol/L,血清钙(Ca 2+)1.31 mmol/L,碳酸氢盐(HCO 3-)< 3 mmol/L,剩余碱(BE)未测出。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20 mL/kg)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患儿自发病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近2 d无大便,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史:2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未特殊处理、未规律复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过敏、手术及外伤史。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呼吸32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4/56 mmHg,体质量18 kg,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口周略苍白,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拒按,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内分泌科后给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等治疗。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 7.01,PCO 2 9 mmHg,PO 2 140 mmHg,Na + 132 mmol/L,K + 1.8 mmol/L,HCO 3- < 3 mmol/L,BE未测出,监测血糖28 mmol/L,入院治疗1 h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张口呼吸,不能平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格拉斯哥评分10分,病情危重,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评分8分,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腹膨隆,叩诊鼓音,拒按,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复查血糖27 mmol/L,甘油三酯162 mmol/L,胆固醇21.6 mmol/L,凝血因乳糜血测不出。转入后予无创辅助通气,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遂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同时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900 mL)治疗,10 h后该患儿血糖降至19 mmol/L,仍呈嗜睡状,轻度脱水貌,无明显深大呼吸,面色口唇欠红润,四肢末梢稍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继续补液及胰岛素泵入治疗;但1 h后,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呈昏睡状,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四肢发绀,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血压波动于50/30 mmHg~60/40 mmHg,血气分析pH 6.81,HCO 3- 2.3 mmol/L,BE-32.8 mmol/L,酸中毒无好转,考虑存在脓毒性休克,肠穿孔可能,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胃肠减压引出黄绿色含粪汁液体,急查腹部B超提示肠淤张;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考虑肠管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20 cm肠管及距离曲氏韧带有约10 cm肠管颜色尚可,其余肠管均已发黑伴多处穿孔,切除坏死肠管,予空肠造瘘,肠腔置16号橡胶引流管,术后禁饮食,引流管及瘘口可引出大量墨绿色分泌物,术后继续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于术后第2天行第2次血浆置换(置换量900 mL),术后第5天撤离有创呼吸机。患儿静脉用胰岛素静泵下血糖控制尚可,5 d后开始间断予温水鼻饲,逐渐过渡为配方奶。住院第11天患儿诉下腹胀、伤口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0 ℃,且易反复,查体下腹部皮肤可有握雪感,考虑皮下积气。第12天,腹部皮下积气减少,左侧腹壁出现红肿热痛,考虑腹壁感染,予拔除肠腔引流管,腹壁缝线拆除,造瘘袋贴于腹壁切口周围皮肤,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治疗上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小剂量胰岛素,补液,静脉营养,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动态监测血糖、血脂,均正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逐渐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转,于住院第20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静脉营养治疗,住院70 d后,患儿腹部切口愈合好,行造瘘口闭合术,术后肠道恢复良好,逐渐过度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住院90 d,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儿精神反应好,营养状态中等,持续静脉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中。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探讨术前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 21-1)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应用。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RC患者456例。收集研究对象术前CYFRA 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数据及病理资料,根据X-tile确定CYFRA 21-1的cut-off值,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在不同CYFRA 21-1水平组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CYFRA 21-1、CEA、CA19-9的CRC患者5年OS、DFS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YFRA21-1用于CRC预后的预测效能,绘制nomogram列线图预测1、3、5年生存率。结果显示血清CYFRA 21-1、CEA和CA19-9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4.9 ng/ml、29.2 ng/ml和72.8 U/ml。不同性别、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在CYFRA 21-1高、低值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18、<0.001、<0.001、<0.001、0.002、0.001、0.003。CYFRA 21-1(≥4.9 ng/ml)既是CRC患者5年OS( HR:4.008,95% CI:2.309~6.958, P<0.001)也是DFS( HR:3.75,95% CI:2.227~6.314, 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CYFRA 21-1预测5年OS和DFS的AUC分别为0.725和0.720,联合CEA、CA19-9后的AUC为0.804和0.827。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OS和DFS的列线图,C指数分别是0.799和0.803。综上,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YFRA 21-1结合CEA、CA19-9和TNM分期等建立的预后模型,可能为预防CRC的复发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