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对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衡水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首次行PPCI术治疗的235例STEMI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6 h、24 h、48~72 h的血清HMGB1、胱抑素C(CysC)、肌酐(SCr)水平差异性.对术后CIN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PPCI术后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33例发生CIN,发生率14.04%.与非CIN组比较,CIN组患者入院时血糖(A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造影剂使用剂量均明显升高[(9.66±3.49)mmol/L 比(7.85±2.35)mmol/L、(15.08±4.33)%比(13.10±5.12)%、(124.03±13.87)ml 比(118.81±11.74)m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既往肾病及心力衰竭病史占比也较高(均P<0.05).CIN组术前、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血清HMGB1、CysC水平均高于非CIN组.术后24 h和48~72 h的血清SCr水平也高于非CIN组(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6 h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G、术前和术后6h较高水平的HMGB1、CysC是PPCI术后CIN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预测CIN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是术后6 h和术前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0.974(95%CI 0.947~1.000)、0.964(95%CI 0.934~0.995),术后 6 h 血清 HMGB1 特异度最高.结论 STEMI 患者PPCI术后6 h和术前HMGB1对预测术后CIN的发生均具有良好预测价值,术后6 h HMGB1水平变化预测价值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迟发性血肿周围脑水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后迟发性血肿周围脑水肿(delayed perihematomal edema, dPH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sICH患者。在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MMP-9水平、外周血细胞计数并计算NLR。dPHE定义为sICH发病后10~21 d绝对水肿体积较5~9 d时增加3 ml。比较dPHE组与非dPHE组人口统计学以及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应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PHE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MMP-9和NLR对dPHE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95例sICH患者,年龄(61.88±10.60)岁,男性148例(75.9%);dPHE组53例(27.2%),非dPHE组142例(72.8%)。单变量分析显示,dPHE组年龄、基线血肿体积、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MMP-9、中性粒细胞计数、NLR以及不规则血肿比例均显著高于非dPHE组(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MMP-9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4.2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041~6.590; P=0.007]和NLR较高( OR 2.530,95% CI 1.157~4.022; P=0.011)均为dPHE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预测dPHE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 0.756~0.884; P<0.001),最佳截断值为164.0 μg/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9%和66.90%;NLR预测dPHE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95% CI 0.719~0.856; P<0.001),最佳截断值为5.683,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6%和71.13%。 结论:基线MMP-9和NLR较高的sICH患者更易发生dPHE,入院后早期检测外周血MMP-9和NLR可预测dPH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新冠肺炎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符合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处理指南推荐标准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COVID-19)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三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6例sCOVID-19患者和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收治的135例sCAP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诊断及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及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案、预后及结局。比较sCOVID-19与sCAP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二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sCOVID-19与sCAP患者的28 d病死率分别为50.9%(59/116)和37.0%(50/135);sCOVID-19患者氧合指数(PaO 2/FiO 2)≤250 mmHg(1 mmHg≈0.133 kPa)的比例显著高于sCAP患者〔62.1%(72/116)比34.8%(47/135), P<0.01〕,可能的原因是sCOVID-19患者双肺多发肺叶浸润的比例明显高于sCAP患者〔94.0%(109/116)比40.0%(54/135), P<0.01〕,但sCOVID-19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却低于sCAP患者〔45.7%(53/116)比60.0%(81/135), P<0.05〕。进一步分析与患者死亡相关的临床指标发现,对于sCOVID-19患者,PaO 2/FiO 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比例(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Ca 2+、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接受机械通气、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及液体复苏的比例也较存活组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需要机械通气、NLR>10、TBil>10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250 U/L是sCOVID-19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sCAP患者,年龄、BUN、ALB、血糖(GLU)、Ca 2+及D-二聚体等指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方面未见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7.14 mmol/L,ALB<30 g/L是sCAP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sCOVID-19患者的氧合功能较sCAP患者更差,可能是由于病变累及双肺的比例高导致。sCOVID-19和sCAP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存在差别的指标相类似,提示两种疾病对肾功能、营养状态以及凝血功能等影响具有相似性;但两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仍存在差异,考虑sCOVID-19对肺的氧合功能、炎症瀑布反应、肝功能影响更大,而sCAP对肾功能、营养状态影响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早期炎症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炎症因子水平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自妊娠早期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妊娠中期(24~28周)确诊为GDM的孕妇97例为GDM组,随机选择同期糖耐量正常孕妇1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相关指标预测GDM的效力。结果:(1)GDM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早期WBC[分别为(8.7±1.9)、(7.9±1.7)×10 9/L]、NEU[分别为(6.3±1.7)、(5.5±1.5)×10 9/L]、NLR[分别为4.66(2.90~3.56)、3.12(2.49~3.89)]、CRP[分别为3.00 mg/L(1.65~5.10 mg/L)、2.35 mg/L(0.83~3.58 mg/L)]、IL-6[分别为3.60 ng/L(1.60~6.30 ng/L)、3.48 ng/L(0.70~1.40 ng/L)]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2)妊娠早期WBC、NEU、NLR、CRP、IL-6水平对GDM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P均<0.01)。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NEU、IL-6、CRP水平是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2.643、6.843、2.267; P均<0.05)。 结论:妊娠早期WBC、NEU、NLR及CRP、IL-6水平可能与GDM的发生相关,尚需进一步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岛叶受累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岛叶受累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和转归情况。首先探讨岛叶受累与转归的关联,进而采用bootstrap法明确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共纳入45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岛叶受累者79例(17.6%),左侧岛叶受累者41例(9.1%);111例(24.7%)转归不良,其中5例(1.1 %)死亡。与岛叶未受累组相比,岛叶受累组心房颤动患者构成比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且转归不良患者构成比更高( P均<0.05)。此外,左侧岛叶受累患者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年龄更小、基线NIHSS评分更高、轻度卒中(NIHSS评分≤8分)患者的构成比更低且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 P均<0.05)。相较于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构成比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血糖、NLR和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岛叶受累患者构成比更高( P均<0.05)。中介分析提示,梗死体积在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置信区间0.033~0.230; P=0.008)。 结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岛叶受累与转归不良有关,该关联可能通过梗死体积中介。左侧岛叶受累患者可能较右侧岛叶受累患者症状更重,但转归无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LADA的患病率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的患病率,分析LADA的临床特征,研究LADA与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20例,根据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结果,将其分为LADA组和T2DM组,其中LADA组21例[根据抗GAD滴度分为LADA1组(≥180 Units/ml高滴度)和LADA2组(<180 Units/ml低滴度)],T2DM组399例。调查LADA患者的患病率。检测并比较LADA组和T2DM组间BMI、LDL-C、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0例LADA及年龄病程相匹配的20例T2DM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8 +T细胞亚群比值。观察LADA患者与T2DM患者临床生化特征及细胞免疫层面的差异。 结果:⑴新诊断T2DM患者中的LADA检出率为5.0%(21/420),汉族与少数民族的LAD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和4.4%)( P>0.05);⑵LADA组患者的C肽水平(FCP和2 h-CP)低于T2DM组( P均<0.05);LADA1组的FCP及2 h-CP水平较LADA2组更低( P<0.05)。T2DM组的BMI、LDL-C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组血清中的Cys C、Hc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⑶LADA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 +/CD8 +T细胞比值高于T2DM组( P<0.05)。 结论:⑴新诊断汉族及少数民族T2DM患者中均存在相似比例的LADA患者。抗体高滴度LADA较低滴度LADA及T2DM患者体型偏瘦,胰岛功能更差。但较LADA患者,T2DM患者与代谢紊乱更相关,其大血管并发症风险更高。⑵LADA组较T2DM组患者存在更严重的T细胞免疫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89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分)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回归模型对重型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出院后6个月预后良好患者182例(46.8%),预后不良患者207例(53.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较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较低,伴硬膜下血肿(SDH)、脑疝、脑梗死、脑膨出者比例较高,血糖较高,白蛋白较低,K +、Ca 2+较低,CO 2较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反应蛋白(CRP)较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较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高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者占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045,95% CI:1.025~1.066, P<0.001)、GCS评分( OR=0.487,95% CI:0.388~0.612, P<0.001)、脑疝( OR=3.471,95% CI:1.604~7.511, P=0.002)、血糖( OR=1.109,95% CI:1.010~1.218, P=0.030)、INR( OR=8.073,95% CI:1.199~54.354, P=0.032)、高SII( OR=8.311,95% CI:4.089~16.892, P<0.001)是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该回归模型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 CI:0.905~0.957, P<0.001),敏感度88.89%,特异度85.16%。 结论:年龄较大,GCS评分较低,伴脑疝,血糖、INR、SII较高的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糖/淋巴细胞比值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糖/淋巴细胞比值(GLR)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选择年龄≥18岁的SA-AKI患者。根据GLR三分位数将SA-AKI患者分为GLR1组(GLR≤4.97×10 -9 mmol)、GLR2组(4.97×10 -9 mmo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回顾分析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12家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危重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2例、黑龙江省医院5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9例、解放军第924医院12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例、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统计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以及伤后入院时间。根据伤后28 d内的存活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89例)与死亡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与伤情(同前总体临床特征);伤后第1个24 h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伤后第1个24 h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伤后第1个24 h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血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电解质指标(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血镁及血磷)、尿酸、肌红蛋白、脑钠肽;伤后第1个24 h感染及血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pH值、氧合指数、碱剩余、乳酸;治疗情况,包括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否行抗凝治疗、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及液体复苏情况。筛选影响危重烧伤老年患者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男82例、女42例,年龄60~97岁,体重指数23.44(21.09,25.95)kg/m 2,烧伤总面积54.00%(42.00%,75.0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25.00%(10.00%,40.00%)TBSA,主要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以火焰烧伤者为主,合并基础疾病者43例,以伤后入院时间≤8 h者为主。2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第1个24 h PT、APTT、D-二聚体、FDP、INR、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血肌酐、血糖、血钠、尿酸、肌红蛋白、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2.37、5.49、5.26、5.97、2.18、1.95、2.68、2.68、2.51、2.82、2.14、3.40、5.31、3.41、2.35、3.81、2.16、-3.82, P<0.05);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9.44、28.50, P<0.05)。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个24 h血肌酐、伤后第1个24 h APTT均为危重烧伤老年患者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7、1.10、1.10、1.09、1.2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3~1.40、1.04~1.21、1.05~1.19、1.05~1.17、1.07~1.69, P<0.05)。 结论:危重烧伤老年患者多为火焰烧伤,常伴随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常伴有炎症反应增强、血糖升高、纤溶激活、脏器功能损害等,这与其预后相关。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个24 h血肌酐和APTT是该群体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γ-谷氨酰转移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G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致病风险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94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 n=527)和non-冠心病组( n=167),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生化检测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等血液学指标,计算患者的GHR、NLR及Gensin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GHR、NLR等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GHR、NLR对T2DM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GHR、NLR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冠心病组GHR、NLR分别为32.59(21.05,48.24)、3.53(2.18,8.46)均明显高于non-冠心病组16.56(10.07,25.21)、2.20(1.45,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11.094、9.055,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HR、NLR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5和0.732( P<0.05),当GHR、NLR分别取临界值19.805、2.678时,诊断冠心病效能最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30%、62.90%和63.80%、68.30%,GGT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628,临界值为19.500时,敏感度为80.50%,特异度为39.50%;GHR的AUC>GGT的AUC( Z=12.973,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 OR=2.887,95% CI:1.850~4.505, P<0.05)、高血压( OR=2.009,95% CI:1.311~3.080, P<0.05)、空腹血糖( OR=1.109,95% CI:1.034~1.189, P<0.05)、年龄≥60岁( OR=1.567,95% CI:1.179~2.415, P<0.05)、NLR≥2.687( OR=3.152,95% CI:2.066~4.808, P<0.05)、GHR≥19.805( OR=4.768,95% CI:3.131~7.262, P<0.05)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逐步校正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年龄≥60岁和NLR≥2.687后,GHR≥19.805仍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OR、95% CI分别为4.620(3.049~7.000)、4.768(3.131~7.262)、6.567(4.408~9.810)、4.768(3.131~7.262)、4.768(3.131~7.262), 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GHR、NL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 r=0.312、0.394, P均<0.05)。 结论:GHR、N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诊断冠心病具有提示意义,NLR≥2.687、GHR≥19.805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GHR对冠心病诊断价值优于单一的GGT和HDL-C,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