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需求驱动和政策鼓励下,我国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国家要求实施互联网医院准入前,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并与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管。作者对河南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架构、功能、监管指标和运行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与介绍。该平台已在河南省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与7家医疗机构完成了对接,可实现5类共186项指标的全省互联网医疗全流程监管,为其他省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建设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河北省“5+3”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基地的全科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构建合格的全科师资队伍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2020年11—12月,在对河北省24个“5+3”全科住培基地进行基地评估过程中,每个基地随机选取3~4名全科师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共调查了79名全科师资,男性21人(26.58%),女性58人(73.42%);年龄多分布于31~40岁,为41人(51.90%);其中来自全科的师资44人(55.70%),来自专科的师资35人(44.30%)。来自全科和专科的师资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是否硕士生导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13、-0.32、-1.83、-1.34、0.19,均 P>0.05);在是否参加转岗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系统培训、参加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形式、掌握教学方法、对全科医生工作内容是否了解、对全科前景看法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8.53、9.69、17.85、-2.40、-3.69、-2.28,均 P<0.05);来自全科的师资教学查房得分高于来自专科的师资[(87.21±5.64)分比(70.88±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65, P<0.05)。访谈结果显示,79名师资(100.00%)均有带教意愿,56名师资(70.89%)认为承担带教工作后压力增大,部分基地带教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结论:河北省全科住培基地师资建设基本完善,但存在专科师资接受全科教育培训不足现象,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三级医院全科师资职业认同感低,其地位和待遇亟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保基金监管政策议题属性、演进趋势与知识生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保基金监管是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作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的首要任务在政策实践中不断得到确认和强化。本研究聚焦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至2024年3月颁布的22份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政策,深度剖析其议题属性,归纳总结政策变迁的演进趋势以及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生产模式。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议题属性使得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存在异质性面向,政策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复合化演进趋势,主要体现在监管体系与监管内容的综合化、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融合化、专项治理与常态监管的并行化以及常规手段与新兴手段的互补化4个方面。另外,贯穿于政策演化之中的知识生产存在4个不同面向,即问题纠偏、规范设定、试点经验和技术吸纳,与议题属性和政策演进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动态而又开放的知识生产系统,持续推动政策的更新迭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印度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现状及借鉴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印度传统医药知识数量丰富,曾因不够重视对传统知识的保护,使得一些传统医药知识被其他国家不当占有或使用,带来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巨大损失。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合理开发传统医药知识的政策,实施了诸多有效措施,如对传统医药知识进行收集归档、制定法律并建立传统医药知识行政监管体制、建立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注册登记和发明专利体系、建立投资基金会、进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目前印度已形成较完善的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总结印度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行政和解理论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合规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建设直接关系医疗服务行业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各医疗机构缺乏对依法执业建设的系统规划,卫生行政部门对违法执业行为大多实行检查与处罚的措施,导致当下医疗机构违法执业行为呈现"查而未改,改而无效"的局面。作者提出将行政和解理论应用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合规管理,通过制度的激励与引导,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依法执业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主题框架分析法的福建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管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医共体)的监管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提供借鉴。方法:2022年3—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的紧密型医共体作为研究现场,对其所属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总医院院长、乡镇卫生院院长和职能科室负责人进行关键人物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紧密医共体监管主体、监管措施与内容、监管效果、监管薄弱环节以及如何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管机制等;利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选取5家紧密型医共体的23人进行关键人物访谈。最终形成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主题框架包括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监管实效和现存问题5个总主题,涵盖14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监管主体以政府部门为主(15次),监管内容聚焦于医疗资源(10次),监管措施围绕具体制度(4次)、具体活动(4次)与考核评价(4次)展开,监管实效表现为当前的监管力度较强(5次),现存问题主要是政府监管存在不足(12次)、社会力量监督困难(11次)和内部治理遇到阻碍(5次)。结论:应通过完善政府监管机制、重视社会力量监督与实现内部有效治理,优化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大型医院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目前大型医院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本研究旨在梳理大型医院IIT中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分析某大型医院管理的实践方法,为IIT中人类遗传资源的规范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大型医院IIT中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分析某大型医院自院人遗办成立以来的管理实践活动,提出大型医院IIT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建议。结果:大型医院IIT人类遗传资源管理问题集中在研究者和管理者对管理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高、过程监管缺乏、遗传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不对等方面。某大型医院通过落实人员和制度建设、强化节点管控、建设培训体系,2021年科技部人遗行政审批、备案项目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52.69%。结论:大型医院应从实际出发,多部门联动共同构建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研究者和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促进IIT高质量、高水平和有序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核医学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监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核医学应用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增多,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是通过热释光剂量计等提供的外照射信息,并未全面开展常规内照射的监测,这可能会低估他们的年有效剂量。全面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核医学内照射的特点,介绍了核素的监测技术和剂量估算方法,列出了几种常用软件,从而全面客观了解和认识当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相关内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及防护要求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省域性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广东省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依托广东省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在广东省各级儿童眼保健服务机构中得以推广使用。该平台实现了广东省儿童眼保健电子档案的标准化,各时期眼保健专科档案的导出与打印,各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阳性个案的随访管理等功能。此外,平台还能够实时统计相关工作指标,为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提供协助。同时,平台还开发了标准接口,实现了与外部异构系统的互联共享信息。该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不仅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按规范进行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对于高质量开展辖区儿童眼保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该平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该平台的建设依据、现状、系统构成、功能模块设置以及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为实现区域性儿童眼保健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徽省淮南市消毒产品行政处罚案由分析及监管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淮南市2018—2023年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数据和行政处罚案件分析,为提高消毒产品监管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8—2023年淮南市消毒产品监督数据和行政处罚案件,比较行业内相关案件违规行为特点,归纳总结淮南市消毒产品案件案由。结果:消毒产品行政处罚案件35起中,在经营单位被发现约占66%,常见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安评报告》)的索证问题,约占51%,该项违规行为行政处罚率约为32%;其次是标签说明书问题,约占20%,该项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率仅约10%。消毒产品法规不完善造成很多违法行为主体难认定,取证复杂,监管部门协调不畅等。结论:消毒产品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产品法规滞后,法规不够完善;为更好规范消毒产品生产经营,须及时修订完善消毒产品法规,方能提高监管实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