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活血贴在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贴在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受试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老年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1例因皮肤破损终止试验)和对照组50例(3例转科终止试验)。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10 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贴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10 d,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记分及总体的证候积分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记分[口干咽燥(0.06±0.24)分比(0.30±0.68)分]、自觉劳累[(0.49±0.76)分比(0.98±1.02)分]、自汗或动则汗出[(0.08±0.27)分比(0.32±0.69)分]、肢体麻木[(0.49±0.64)分比(0.83±0.93)分]、小便不畅[(0.20±0.53)分比(0.55±0.92)分]和总证候积分[(1.65±2.06)分比(3.36±2.5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慢性肾脏病A2期观察组(20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有效率的平均Ridit值为0.595,高于对照组(20例)的0.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补肾活血贴可改善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可能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关于网络药理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近年来,国内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成井喷之势,特别是聚焦在中药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这类研究大多是通过整合中药成分与靶点数据库的信息,从"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的框架去预测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由于这类研究后续大多缺乏严谨的药理学实验验证,加上其研究对象仅限于特定方剂作用于特定疾病,导致其研究结论可信度较低,缺乏实际科学价值,研究结果与阐明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相距甚远.笔者从事网络药理学研究多年,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针对网络药理学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以下两点个人的建议.(一)聚焦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治疗疾病,比如清热解毒法是中医抗癌的重要法则,补肾法是中医抗老年痴呆的普遍治法.这意味着具有清热解毒、或具有补肾疗效的中药与复方,能够普遍地作用于西医肿瘤及老年痴呆.即清热解毒法、补肾法分别与西医肿瘤及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具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而这些具体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可以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来预测与指导.笔者结合前期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基础,提出基于网络距离法探讨补肾法调控内质网应激防治AD的科学假说,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资助(82074278).近期本团队从基于网络药理学方面预测了补肾方剂补肾益智方中两个天然产物蛇床子素及五味子醇甲B具有协同抗AD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预测结果在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上得到了验证(Phyto-medicine,2023,已录用).笔者呼吁更多的网络药理学从业者能够聚焦于更具普适性的中医药理论防治疾病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及其对中药发掘的指导价值研究.(二)拓展网络药理学应用领域,关注老药新用.国际上对网络药理学的关注一直是聚焦在药物重定位领域,但是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药物重定位研究在国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2020年受邀Med Res Rev杂志撰写了网络药理学方法在AD药物重定位方面的长篇综述,提出了整合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临床电子病历深度挖掘的老年痴呆药物发现框架,即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已上市药物潜在的抗老年痴呆活性,并基于大规模电子病历的队列回顾性研究验证预测药物与AD发病率之间的关系[Med Res Rev,2020,40(6):2386-2426].该研究框架已在多个研究案例中成功实现[Nat Aging,2021,1(12):1175-1188;Alzheimers Res Ther,2022,14(1):7].2022年,笔者整合了大规模的A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框架预测AD的风险基因,并基于这些潜在靶标开展AD药物重定位研究,网络距离法预测结合大规模电子病历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抗2型糖尿病老药吡格列酮(pioglitazone)与AD疾病风险降低有关,网络分析结合体外人源小胶质细胞模型验证了吡格列酮的抗AD分子机制[Alzheimers Res Ther,2022,14(1):7].该研究思路通过进一步的学科交叉,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在大规模的临床数据中寻找证据,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也加速了药物的发现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例SA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6).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且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中的IFN-γmRNA和IL-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髓增生较前活跃,且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于SAA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外周血象恢复快,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调经方和逍遥丸对小鼠子宫HOXA10表达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补肾法、疏肝法对小鼠子宫HOXA1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补肾高、低剂量组,疏肝高、低剂量组,控制性超促排卵组(COH)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各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第 9 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注射 PMSG,48 h 后注射 HCG,空白对照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与雄鼠按 1:1 合笼,次晨观察妊娠情况后给药.补肾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液(5.4 和 2.7 g/ml),疏肝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逍遥丸混悬液(0.6 和 0.3 g/ml), COH 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 4 d.处死小鼠并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和 RT-PCR 方法分别测定小鼠子宫同源框基因 10(HOXA10)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各组雌、孕激素表达水平.结果 各治疗组血清雌二醇和孕酮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 COH 组(P < 0.05),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OXA10 基因在 COH 组表达降低(P <0.05);与 COH 组比较,补肾高剂量组和疏肝高剂量组表达增加(P < 0.05);补肾高剂量组与疏肝高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补肾调经方、逍遥丸可上调超促排卵小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提高子宫 HOXA10 的表达,从而改善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中药通过调控Notch1蛋白的表达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建立后,每日给予正常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灌胃12 w进行治疗.末次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应用双能X射线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采取血清样品通过ELISA法测量碱性磷酸酶、骨钙素、TRAP破骨标志物等指标含量,对股骨样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 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治疗组在骨折端的成骨细胞数量较多,破骨细胞数量较少,提示补肾中药具有促进骨性愈合的效果.经补肾中药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显著回升.研究发现,strACP经过补肾中药治疗后,治疗组中的碱性磷酸酶与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骨钙素含量明显提升,上述指标在高剂量治疗组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另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显示,Notch1蛋白的表达在模型组中受到显著抑制(与正常组相比,P<0.01),而补肾中药具有调节Notch1蛋白表达的作用,成明显剂量相关性,且高剂量治疗组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补肾中药能够通过调节Notch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清中破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和TRAP的水平,并提高骨钙素的含量来刺激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密度,对大鼠股骨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方剂联合离子导入在高尿酸、痛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T N F-α、IL-1和IL-6水平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药物联合组(n=90).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药物联合组采用中药汤剂温服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疗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6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 T N F-α、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调冲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阿仑膦酸钠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西药之一,但不良反应较多.传统中药复方-补肾调冲方的主要成分为淫羊藿,药理研究显示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防止骨量丢失和提高骨结构性能,在治疗绝经后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确切疗效.目的:试验假设补肾调冲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较单独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可靠.方法:将绝经后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10 mg/d和碳酸钙D3咀嚼片0.6 g/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补肾调冲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变化;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腰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腰椎L2-4骨密度、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6 水平变化,治疗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试验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审批号:QHY1703F).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于2018年1月开始进行患者招募,样本及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结果指标分析时间为2019年3月,于2019年4月完成试验.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IOR-17013947),方案版本号1.0.讨论:希望通过此试验,证实与单独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相比,补肾调冲方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 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有所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管侵占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祛风固肾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CKD1~3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固肾汤,比较两组疗效,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倦怠乏力、水肿、气短懒言、腰膝酸软、泡沫尿积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UN、24hU-pro、SCr、eGFR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 Alb、H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hs-CRP、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祛风固肾汤联合西药对 CKD 1-3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Hb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叶酸片和天然维生素E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 .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2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继发不孕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早孕期的孕酮、β-HCG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早孕期先兆流产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在观察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