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第一掌骨基底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我们对26例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关节面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后纠正不平关节面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功能: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指腹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指腹缺损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8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19例,均为单指受伤.示指7例,中指8例,环指3例,小指1例.结果 所有的皮瓣以及植皮区域均有色素沉着.15例患者对皮瓣修复满意,2例一般,2例不满意.均无寒冷不耐受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伤指远指间关节周径,伤指近、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对比健侧同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评定S3有7例,S3+有12例.结论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指腹缺损的修复选择之一,具有血运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虽然随访时感觉恢复略差,但可以接受.术后需要加强功能锻炼以解决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如何解决色素沉着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游离第二足趾移植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手功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并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重建手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们应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并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残存创面重建手功能9例,其中拇指缺损伴创面存留1例,第2~5指缺损伴创面存留6例,第3~5指缺损伴创面存留1例,示环小指缺损伴创面存留1例,手部残存创面大小为9.0 cm × 6.0 cm~18.0 cm × 10.0 cm.术后观察再造指体及皮瓣存活情况,定期随访再造指体活动度、力量、感觉及手使用情况,皮瓣外形、感觉及供区功能、外形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9例再造指体及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8个月,再造指体及皮瓣血运良好,再造指体感觉恢复S3~S4,外形满意;皮瓣质地良好,2例外形稍臃肿,7例外形满意,感觉恢复S2~S3.足部及大腿供区遗留线性瘢痕,下肢行走功能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5例,可1例.结论 应用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残存创面重建手功能,可恢复手部抓捏握持功能,效果满意,是一种手毁损伤理想的修复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总结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提取归纳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证据共34条,汇总9个主题,分别为康复目的、制定康复计划、康复原则、支具固定、运动时间及内容、运动频率,运动监督、疼痛控制、健康教育.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指引,在证据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充分评估每条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完全清醒技术在肘管综合征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止血麻醉技术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 年3 月~2023 年3 月弋矶山医院采用完全清醒技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患者21 例,均为单侧,评估麻醉、术中和术后的疼痛和焦虑情况及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观察麻醉不良反应和术区皮肤愈合情况,采用顾玉东肘管综合征评定标准对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21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1.0~425.0(264.00±71.88)d.术中患者无疼痛及焦虑,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0 分,术野清晰,无血肿及皮缘坏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9 例,良10 例,可1 例,差1 例,总体优良率90.5%.结论:完全清醒技术治疗肘管综合征安全有效,方法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艾灸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研究及对疲劳状态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不同频次艾灸对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肝肾亏虚型RA患者随机分为高频艾灸组(45例,脱落3例)、低频艾灸组(4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45例,脱落2例,中止1例).西药组予来氟米特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20 mg.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高频艾灸组和低频艾灸组均予艾灸阿是穴和双侧肾俞、三阴交,每次15 min.高频艾灸组每日艾灸1次,每周5次;低频艾灸组隔日艾灸1次,每周3次.3 组均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3组患者28 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中医证候积分、双手平均握力(GS)、30 s坐立起身测试(STS)、起立-行走时间测试(TUG)、20 m步行测试(20MWT)、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 1、3 个月随访观察 3 组患者疲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疲劳数值评定量表(BRAF-NRS)评分、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疲劳多维度问卷(BRAF-MDQ)评分,于治疗后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50/70标准评定病情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3 组患者DAS28 评分、ESR、CRP、RF、中医证候积分、TUG、20MWT、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双手平均 GS、STS 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治疗后,高频艾灸组患者DAS28评分、ESR、CRP、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及低频艾灸组(P<0.01,P<0.05),双手平均GS、STS高于西药组及低频艾灸组(P<0.01,P<0.05),TUG、20MWT低于西药组(P<0.01,P<0.05);低频艾灸组DAS28评分、ESR、CRP、中医证候积分、TUG、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P<0.01),双手平均GS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各时点,3组患者疲劳VAS、BRAF-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高频艾灸组和低频艾灸组患者BRAF-MD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西药组患者BRAF-MD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高频艾灸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疲劳VAS、BRAF-NRS及BRAF-MDQ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结束后 1 个月随访疲劳VAS、BRAF-NRS评分及治疗后BRAF-MDQ评分低于低频艾灸组(P<0.01,P<0.05);低频艾灸组治疗后各时点疲劳VAS、BRAF-NRS及BRAF-MDQ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P<0.05).治疗后,高频艾灸组及低频艾灸组患者 ACR20、ACR50 比例均高于西药组(P<0.01);高频艾灸组患者ACR70比例高于低频艾灸组及西药组(P<0.05,P<0.01);低频艾灸组ACR70比例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艾灸可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RA患者疾病活动度,改善疲劳状态,其疗效与灸频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吞咽训练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吞咽训练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吞咽训练,联合组行NMES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血清甘油三酯(TG)、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等营养状况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评分及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TG、PA及ALB水平,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NMES、吞咽训练可增强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SWAL-QOL评分,改善营养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应用情况及现状,为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8年 1 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28日收录的针刺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提取、归纳和分析相关结局指标,整理针刺治疗PCOS的指标域.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涉及123个结局指标.结局指标以理化检测(65.79%)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症状/体征(23.37%)、安全性事件(4.02%)、中医病证(3.10%)、生活质量(1.86%)、远期预后(1.86%),所有文献均未纳入经济学评估指标.结局指标现状存在无主次要结局指标之分、种类繁多、疗效评定标准不一、忽视生活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等问题.结论:针刺治疗 PCOS 的 RCT结局指标的现状不利于将不同研究数据及结果进行汇总和比较.建议构建符合中医治疗特色的核心指标集,以提高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证据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部损伤功能重建应用异体肌腱的长期随访结果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术后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我科应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患者共36例57指,男26例,女10例;年龄6~64岁,平均40.7岁。拇指9例,示指15例,中指10例,环指12例,小指11例。屈肌腱29例46指,伸肌腱7例11指。患者均为二期修复重建,受伤至二期手术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为急诊修复骨折及覆盖创面,其中屈肌腱多根缺损采用硅胶管道占位,术后逐渐加强锻炼强度。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因锻炼不当出现移植肌腱断裂,再次手术缝合;8例13指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术。结果:术后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优28指,良20指,可6指,差3指,优良率84.2%。结论:利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重建手部功能避免了自体肌腱移植,效果满意,值得应用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合理的营养管理是肿瘤康复期患者长期随诊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有助于降低代谢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信念及行为实践,促进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及营养膳食,从而积极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长期预后。为改善中国肿瘤康复期患者的长期管理,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最大限度地改善临床获益及患者预后,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该共识。内容主要根据我国肿瘤患者管理及营养诊疗现状、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营养等领域的专家经验和意见,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分级标准,围绕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诊断)、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及医学膳食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制订推荐意见,旨在为肿瘤患者康复期的规范化营养管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