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常态化医院管理考核体系。方法:把企业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以零缺陷管理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各系列的多种质量考核细则,建立一套“医院缺陷管理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它涵盖医疗、医技、药事、护理、医院感染、科研、教学、行风、党建、后勤及科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解决全院管理中常见的、突出的缺陷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的应用实践,检验其可行性及优势。结果:通过4个月的运行,医院缺陷明显降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得以提升。结论: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完全可行的,考核系统在量化、操作及全面性等方面都优于现行的多个分散的考核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使创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国家卫健委关于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笔者所在医院迅速行动落实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并于2019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的[ 2018 ]477号函,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江西省随即成立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办公室,制定江西省1、2、3级创伤急救中心评审细则 [1],本院严格按照江西省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要求进行改建,新设外科诊查室1间、清创缝合室1间、留观病床10张、抢救床8张、外科病床25张,EICU病床8张、急诊专用手术室(2间),建立直升机停机坪,同时按功能区添置所有相应医疗设备。另外医院成立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委员会,院领导担任创伤急救中心主任,本人担任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工作27年),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急诊外科医生12名,含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等专业,配备急诊科护士56名,医院同时成立急诊科党支部,通过党建全面引领创伤急救中心工作。主要救治流程包括:安装紫云系统,运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 [2],创伤急救中心优先分诊,并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建立以实体化的急诊外科团队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团队,实行团队化救治 [3]。患者到达时,第一时间按照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要求的ABCDE原则进行快速评估和复苏 [4],创伤救治团队快速决策,将患者直接送急诊手术室、急诊EICU或创伤病房。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将患者从预检分诊到离开急诊科过程中的各个诊疗时间节点进行实时记录 [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关联规则的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数据挖掘及管理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医院评审评价结果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医院管理的启示与线索。方法:利用R软件中arules包的apriori函数进行关联规则提取,对2017年至2019年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及实施细则》为依据的56家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评价结果做关联规则分析,探索各条款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结果:所有条款共产生6 566 138条规则,核心条款共产生247条规则,选择提升度排名前10的规则作为为强关联规则,其中所有条款和核心条款最小提升度分别为1.41和1.53。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与医院制定落实相关制度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患者知情权、首诉负责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定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开展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结论:本研究提示医院管理中应重视建立制度与配齐人员之间、指标体系与监测反馈体系之间以及诊疗流程中不同环节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可作为管理线索和启示在医院管理中予以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等级医院评审中病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0月发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新版评审标准将整个评审主要分为医疗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评审和现场检查评审.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病理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现场检查评审中的重点科室[2].本院于2023-03接受了三甲医院复审并顺利通过,现结合医院迎评工作经验,对评审中关于病理科院感部分的内容,包括制度培训、人员管理、空间布局、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医废处理、应急预案等重点评审细节进行总结,以期对规范病理科感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电子病历六级评审和等级医院评审的智能化输血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构建智能化的闭环输血系统,满足国家电子病历六级和等级医院评审细则要求,提升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分析现有系统的缺陷,以输血知识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为媒介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利用集成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手麻系统及输血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的一键上报功能,实现输血管理从申请、配血、用血及用血后效果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比较系统上线前后的输血质量及终末病历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成效评价.结果 系统上线后,输血申请合理率、标本正确率、未超时输注率和输血不良反馈率较上线前显著提高(P<0.01),输血终末病历较上线前更加规范化、标准化(P<0.01).结论 智能化的闭环输血管理系统在临床用血的关键环节设置质控提醒,建立安全、合理、规范的用血模式,有效降低了输血风险,提高了医院用血的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等级医院评审的医学装备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医学装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江西省实施细则》中的医学装备管理要点,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从医疗设备配置论证管理、大型设备使用评价以及医疗器械质量与使用安全等方面总结了医学装备管理经验,为医学装备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了解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现状,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为持续加强和改进评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复习法比较分析国家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细则与省级能力标准评审细则异同,对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云南省 146 所妇幼保健机构中有136 所(93.15%)已定级.通过等级评审或能力达标评审的省、州(市)、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分别是1 所(100.00%)、10 所(62.50%)和 94 所(72.87%);其中,三级甲等 9 所(6.19%)、三级乙等 2所(1.37%),二级甲等50 所(34.25%)、二级乙等6 所(4.11%),能力达标 38 所(26.03%).2019 年省、州(市)两级通过三级评审达到高峰、2022 年县(市、区)级通过二级及省级能力达标评审达到高峰.预计2023 年底省州县各级通过妇幼保健机构等级或能力达标评审的分别是 1 所(100.00%)、11 所(68.75%)和114 所(93.02%).[结论]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进展顺利,云南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能力标准评审助推等级评审,可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浅析综合医院评审中病理科室内质控的细节与应对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院病理质量管理的最终体现是病理诊断的质量,其高低主要表现为病理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启动以来,从学习评审细则到严格按照标准白查,科室先后多次赴省级医院学习先进质控经验并结合科室实际工作,逐步探索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整个病理科的质控流程的细节可以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PDCA循环在三甲肿瘤医院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2年6月,原卫生部发布《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讨论修改,《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终于在2012年11月正式出台.医院自2012年9月正式启动三甲复评工作,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于2013年4月顺利迎接三甲复评检查.在复评准备工作中,总结出以SPDCA循环指导三甲肿瘤医院复评工作的经验,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文章对SPDCA循环进行详细说明,以供其他医院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JCI与我国医院评审标准中药事管理方面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我国医院评审标准中药事管理方面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深入研究和比较《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6版)》(简称“《JCI标准(第6版)》”)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涉及药事管理方面内容的异同,分析我国《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结果:《JCI标准(第6版)》涉及药事管理的评审项目、标准及要点的数量分别为8、22、89,《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数量分别为11、39、280.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药事管理应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人员要求,药品采购、储备、贮存及召回,药品调剂与制剂,特殊药品管理,处方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用药监测及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的大部分内容上.《JCI标准(第6版)》特有的规定涉及药物管理系统文档回顾、在夜间或药房关闭时药品的获取、药品目录审查、对比患者入院前用药清单与首次医嘱等方面;《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特有的规定涉及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临床药师制建设等方面.结论:我国《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临床药师制建设等方面有明确规定,较为符合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但相比《JCI标准(第6版)》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版本更新速度、患者自带药品的管理、患者身份确认的安全管理、评审标准的可衡量性等.故我国《标准实施细则》在药事管理方面应通过定期更新版本、加强细节管理、增加评审标准的可衡量性、加强对药学部以外部门的药品管理、强化药品的供应管理等措施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