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耐旱性综合评价及其指标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以4个马铃薯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控水和组培条件下PEG-6000胁迫两种不同的模拟干旱形式进行处理,通过形态与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其耐旱性差异,为马铃薯抗逆栽培及耐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盆栽苗设置正常灌水(CK)和2个干旱胁迫处理:中度干旱(T1,土壤相对湿度指数45%±5%)、轻度干旱(T2,土壤相对湿度55%±5%),组培试管苗设置4个PEG-6000浓度(5%、10%、15%和20%),对干旱胁迫下盆栽马铃薯的单株平均产量、9个形态指标、6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使用3种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供试材料的耐旱性强弱并以组培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两种不同的模拟干旱处理后,筛选出的耐旱种质较为一致,耐旱性较好的品种(系)均为高代品系D1520和"滇薯97",对干旱敏感的品种均为"青薯9号"和"滇薯1418";从15个指标中简化出脱落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数、株高、节数、分支数和叶片夹角7个对干旱胁迫敏感指标;各品种(系)的叶片数指标经组培试验验证后,可作为耐旱评价的重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发掘菜用和观赏甘薯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对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中1000余份资源材料进行鉴定,筛选了96份优异种质.利用30对SSR引物对入选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了这些材料遗传差异;并对入选材料12个表型质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总条带数为27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69条,多态率97.8%;利用DPS软件计算入选材料间的Nei72遗传距离为0.15 ~0.76,平均遗传距离0.66;群体结构分为3个组群,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相似,表明入选材料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表型质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主要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0.50%;利用表型质量性状,可聚为8个组群.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与表型质量性状分析为下一步杂交选育菜用和观赏甘薯新品种提供了亲本选择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液双层"培养法诱导马铃薯'米拉'试管薯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以马铃薯'米拉'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固液双层"的培养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试管苗壮苗生长阶段和试管薯诱导阶段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蔗糖浓度、光照条件和CCC浓度对试管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双层"培养中,'米拉'壮苗培养阶段优化的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硝酸铵为2000 mg·L-1、硝酸钾为2000 mg·L-1)+500 mg·L-1 CCC+0.1% 活性炭+0.1 mg·L-1 DA-6+1 mg·L-16-BA+0.1 mg·L-1 NAA+3%蔗糖+6 g·L-1琼脂,pH 5.8.试管薯诱导及生长阶段优化的培养基为MS1培养基(微量元素和铁盐的用量为MS培养基的2倍)+1.5% 活性炭+4 mg·L-16-BA+8%蔗糖.在试管薯诱导阶段,弱光4 h·d-1培养诱导的试管薯,结薯指数、大薯率、薯块重量均优于暗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在组织培养室内就可以大量繁殖'米拉'试管薯,并且能增加原种的数量,这种方法也能用于马铃薯其他栽培品种试管薯的诱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铁皮石斛同源四倍体工厂化快繁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实验室前期诱导的铁皮石斛四倍体为研究材料,利用气孔、叶绿体、染色体计数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铁皮石斛同源四倍体株系的纯合性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利用茎段扩繁和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两种方案比较增殖效率,并对原球茎的倍性稳定性进行再鉴定.结果表明:(1)实验室的‘花自-2'株系为纯合同源四倍体.(2)茎段扩繁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15%香蕉汁,茎段诱导原球茎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NAA+0.2 mg/L KT,诱导率达到76.66%;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 mg/L NAA+15%马铃薯提取液,原球茎分化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 mg/L6-BA+20%马铃薯提取液,原球茎分化率达到85.70%;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15%香蕉汁,生根率达到92.77%.(3)原球茎根尖鉴定结果表明,诱导的倍性可以稳定遗传.(4)瓶苗移栽的最佳炼苗时间为5d,移栽成活率达92.30%.该试验建立了铁皮石斛同源四倍体株系新的快繁技术体系,为四倍体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和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番薯藤提取物抗痤疮丙酸杆菌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番薯藤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对其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固体平板法、试管2倍比稀释法测定番薯藤水、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番薯藤醇提物进行梯度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5个不同极性部位,并确定其有效部位及相应的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 番薯藤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MIC为50 mg·mL-1.其中石油醚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MIC为12.5 mg·mL-1,MBC为25 mg·mL-1;其次为正丁醇部位,MIC为25 mg·mL-1,MBC为100mg·mL-1.结论 番薯藤醇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存在体外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铃薯DRO1基因的克隆和逆境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深根基因DRO1的转录表达特性与功能,本研究克隆了该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挑选了3个抗逆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At1)、C119和C16,进行模拟干旱、高盐、低氮、低磷以及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6个不同处理,测定了试管苗的表型和生理指标以及StDR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6个不同处理下StDRO1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有升高,其中在干旱、生长素和低磷处理下的相对升高量较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到,干旱胁迫下的StDRO1基因相对升高量与SOD活性的相对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低磷处理下的StDRO1基因相对升高量与SOD的相对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叶片数的相对变化显著负相关(P<0.05);生长素处理下的StDRO1基因相对升高量与根长的相对变化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StDRO1基因强烈响应生长素以及干旱和低磷的逆境胁迫,并参与调控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459例试管婴儿备孕期高龄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试管婴儿备孕期高龄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现状.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拟行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的高龄备孕女性459例,利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分析每日膳食蛋白质、氨基酸摄入量以及蛋白质膳食来源.结果 被调查的459例备孕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中位数为61.73 g/d,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占65.14%,其中居住地来源于城镇和农村的备孕女性蛋白质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62.76 g/d和60.35 g/d,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城镇备孕女性膳食蛋白质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70.56%,高于农村备孕女性(5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59例备孕女性蛋白质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63.08%,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供给量的33.66%;来源于谷薯类食物的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备孕女性高于城镇备孕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来源于畜禽肉、鱼虾、奶类食物的蛋白质摄入量城镇备孕女性高于农村备孕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在0.97~1.83.结论 被调查的459例试管婴儿备孕期高龄女性膳食蛋白质摄入量适宜,蛋白质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必需氨基酸模式与WHO/FAO推荐模式接近;但部分人群存在蛋白质摄入不合理的情况,农村备孕女性动物蛋白摄入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性评价及其指标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快速鉴定二倍体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本研究以17份二倍体马铃薯无性系试管苗为供试材料,测定5个形态指标和8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对17个无性系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5个形态指标简化为1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将8个生理生化指标简化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17个无性系被聚类分析为3种耐盐类型,其中耐盐无性系包括A038、A002和A024;利用形态指标建立了耐盐性评价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离体快速鉴定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性的指标为芽长、芽干重、根鲜重、根干重、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本研究可为马铃薯离体耐盐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马铃薯耐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金钗石斛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筛选提高金钗石斛种子萌发率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时间,为简化金钗石斛工厂化育苗流程、节约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钗石斛的种子为外植体,分别对基本培养基种类、NAA、6-BA浓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曲面法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筛选出金钗石斛原球茎发生的最优条件;并对一步成苗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金钗石斛原球茎发生最佳液体培养基为:N6+0.31 mg/L NAA+0.93 mg/L 6-BA,培养时间31d;一步成苗最佳固体培养基为:MS+5%香蕉汁+10%马铃薯汁+0.4 mg/L NAA,培养时间210 d,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金钗石斛优良试管苗.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原球茎液体培养和点播接种技术方案可行,培育的试管苗品质优良,可为金钗石斛工厂化高效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种质圃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策略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苹果、梨、柑橘、香蕉等果树作物,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薯类作物,以及橡胶、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需通过植株、块根、块茎、鳞茎、种茎等繁殖体在种质圃进行种植保存,这类作物统称为"种质圃保存作物"或"圃位保存作物".近40年以来,通过建设良好保存设施,构建规范化保存技术和实施资源复份保存,创建了种质圃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策略.随着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的试管苗和超低温保存设施的投入使用,我国初步建成了以种质圃为主,集种质圃、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原生境保护点为一体的保护设施体系,为实现圃位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完整性、安全性的保存和持续利用奠定了可靠保障.至2021年12月,我国43个国家种质圃共收集保存种质资源69,504份,隶属1,469个物种(含亚种),是世界上种质圃保存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阐述了种质圃保存作物的繁殖特性,植株安全保存影响因素与技术策略,实践应用及展望等,以期对我国种质圃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起到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