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与已有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比较——脏象术语部分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基础.因此在本研究中,探讨了2022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WHO22)与已有的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ISNTCM)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西太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ISTTM)在脏象术语的异同,希望通过本研究能进一步完善中医术语的英译标准.方法 收集已有的术语标准的电子版,提取脏象部分术语,转换为Excel表格;提取2022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中的脏象术语,做同样的处理.比较WHO22与ISNTCM、ISTTM的异同.结果 WHO22标准中,脏腑术语共有170条.ISTTM中共收录脏象术语83条,ISNTCM收录了215条.ISTTM与WHO2022在常用的脏象术语上一致,但WHO22未单独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各个脏器的名称列为单独的术语.在ISNTCM与WHO22的比较中,两个标准的脏象术语基本上一致,很多术语的英译也只是稍有差异.结论 WHO在2022年所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体现了中医英译标准的最新的成果,是中外学者共同探讨和合作的成果.但由于该标准没有明确其翻译原则或选词原则,使得在术语翻译中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此外也未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用新的技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黄帝内经》两种译本语法隐喻理论下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作为中医经典蕴涵丰富的医学文化及语言文化,译者在翻译时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以《内经》两译本比较为例,从概念、语气和情态三方面入手分析译文表达模式,即一致式和非一致式(隐喻式),并利用语料库软件通过人工注表,将译文与原文进行对照,统计并讨论一致式和隐喻式的使用情况,据此找出相应的翻译技巧,以期促进《内经》及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和对外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文献语料库自动分词中的新词发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中医古汉语自动分词工具发现中医古文献中的新词.方法:把人名前后语境特征纳入中医古文献的人名自动处理过程,以语言学、中医学知识主导程序设计.结果:人名后语境要素能够显著提高中医古文献中人名的分词准确率.结论:如果能够把前后语境表、姓氏表、停字表中的要素进一步优化,使其中的项目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那么,这种方法就有可能应用到整个中医古文献的分词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型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中医英语语料库已成为中医英语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的开发不仅为中医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口语语料资源,也为中医英语外向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与研究平台.本文指出构建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口语语料库的构建步骤从语料库的整体设计、语料的采集与整理、语料的转写与标注以及语料的检索与应用等方面探讨了自建小型中医英语口语语料库的具体方法,并提出将其应用于中医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匮要略》九痛丸文献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宋校《金匮要略》《外台秘要》,以及《千金要方》宋校本、新雕本相关文献的考证,参考《医心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九痛丸的文字记载,结合该方的功效主治、方源年代、病因病机等,提出九痛丸为《千金要方》载方,九痛丸中的"狼牙"应为"狼毒",载为狼牙可能因后世辗转抄误所致.对重要方剂关键信息的确认,应当建立在对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切忌局限于个别文本而以偏概全;有必要汇集传世名著方剂文献的异文,建立异文动态语料库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综合运用文献学、传统语言学、中医学等知识,对异文材料展开共时性、历时性两个维度的考释,辨别正误,澄清模糊认识,补正各书文本的讹脱衍倒,最大程度增加其完整性与正确性,为临床实践及古方开发利用提供文献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宋校《金匮要略》方剂异文的研究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考察宋校《金匮要略》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伤寒论》等书文本中相应方剂的异文,结合宋人校书特点提出:第一,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传世名著方剂的运用需要进行文献考订、医理推敲,不可盲从;第二,有必要汇集宋校医书方剂文献异文建立动态语料库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综合运用文献学、传统语言学、中医学等知识,对异文材料展开共时性、历时性两个维度全面考释辨别,补正各书文本的讹脱衍倒,最大程度地增加其完整性与正确性;第三,深入挖掘宋校医书方剂异文的学术价值,把握辨证要点,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医英语语料库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SNTCM)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WHO西太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ISTTM)两大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在论文发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两大标准的原始资料并转换为Excel和TXT格式,统计各自的词组和单词数量.收集《中医杂志》英文版和《美洲中国医学杂志》自创刊以来至2019年9月发表的中医药论文共计202篇,建成小型的中医英语语料库,检索两大标准的词组和单词在语料库中的词频.结果 两大标准的共有单词超过了各自的特有单词,提示其核心词素基本一致,但是由于搭配的不同导致各自的特有词组多于共有词组.检索两大标准在语料库中的词频发现,同一中文术语所对应的英译,ISNTCM的词频一般高于ISTTM的词频,提示ISNTCM在中医药论文发表实践中的被接受程度高于ISTTM.结论 中医术语英译标准既要符合中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语言规约性,又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以语料库为工具,检验已有标准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证据支持,是解决理论层面争议的有效手段.此外本研究也表明可以尝试语料库技术建立中医术语英译词典或英译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帝内经》论"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整理研究《黄帝内经》中"肉"字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方法: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肉"字进行计数、整理、分析,定量研究"肉"字的频数分布、类型含义等方面的内容.结果:《黄帝内经》中"肉"字共见370次,涉及篇章95篇,单字概念表达了人体肌肉、供食用的动物肉、果肉和肥胖多肉4种意义;双字词及多字词概念共39个,主要表达了肌肉类型、肌肉形态、肌肉疾病等意义.结论:"肉"字在《黄帝内经》中普遍表达肌肉一义,大多数与现代解剖概念中骨骼肌对应,此外还涵盖了一些皮下组织、脂肪及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网膜等肉质组织.对"肉"字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医基础概念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