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阿哌沙班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阿哌沙班.方法 采用乙腈沉淀蛋白预处理血浆样品,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50mm×2.1 mm,3.5 μm)进行分离,以5%乙腈(A)和95%乙腈(B)的含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柱温40℃,进样量2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460.3→443.3(阿哌沙班)、m/z 464.4→447.3(13C阿哌沙班-d3内标).结果 0.5~400 ng·mL-1阿哌沙班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定量下限为0.5 ng·mL-1,提取回收率≥99.22%,质控样品的批内、批间RSD均≤4.53%;全血样品和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哌沙班的浓度,可用于其在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的蜜制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正交试验优选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的蜜制工艺,并对蜜五味子炮制品进行质量标准评价.方法 研究收集10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共10批生北五味子,采用蜜蒸法炮制蜜五味子,以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蜜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研究对蜜五味子进行性状、水分、总灰分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蜜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蜜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正交试验得出蜜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闷润时间1 h,炼蜜量为每100 kg五味子,用10 kg炼蜜,蜜水比例为1∶2,蒸煮时间为40 min.所得10批蜜五味子均性状较佳;该品含水量为12.95%,总灰分为3.36%,均未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16.0%和7.0%;薄层色谱显示10批蜜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醇甲均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HPLC色谱检测得出10批蜜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0.48%~0.70%,平均值为0.59%,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含量限度0.40%.结论 研究所得北五味子的蜜制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质控标准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蜜五味子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种用于即时血糖检测的人源全血质控物研制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血糖即时检测(POCT)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及基质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将临床验后静脉全血样本分离、固定、洗涤、过滤和分装后,制备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制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在POCT血糖检测系统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4-A3中的Deming回归对其基质效应进行评价;质控物应用于室内质量控制,并计算其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 CV)。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 t检验法对检验中的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3个浓度水平质控物的均匀性良好[ F< F0.05(9,20)];在2~8 ℃条件下,质控物开瓶后可稳定10 d,未开瓶15 d内的短期稳定性良好,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质控物适用于10款POCT血糖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室内质控结果显示高、中、低3个浓度 CV分别为0.63%、0.66%和1.65%,均小于7.5%。 结论:该自制人源全血质控物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和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对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质控品的制备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质控品,并应用于HCV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以评估实验室HCV RNA检测的能力,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方法:收集HCV RNA阴性及阳性人源血浆样本,使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RNA定量检测,制备5支/套能力验证质控品(编号197101~197105),每套中3支HCV RNA阳性样品、2支HCV RNA阴性样品;每编号质控品随机抽取10管进行均一性评价,每编号质控品在37 ℃下放置1~7 d后进行稳定性评价;将能力验证质控品应用于14家临床实验室的能力验证中,收集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各实验室HCV RNA检测能力。结果:均一性评价结果显示,编号197102及197104阴性质控品均未检出HCV RNA,编号197101、197103、197105阳性质控品RNA定量值(log10)CV%分别为8.59%、9.58%、9.95%;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37 ℃放置1~7 d后,编号197102及197104阴性质控品均未检出HCV RNA,编号197101、197103、197105阳性质控品RNA定量值(log10)CV%分别为8.26%、6.09%、6.12%;参加能力验证的14家实验室对5支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定性判定均与预期结果一致,得分均为100分;14家实验室对编号197101、197103、197105检测的标准差I分别为-0.99~2.05,-1.16~1.84,-1.78~2.3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HCV RNA能力验证质控品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通过HCV RNA能力验证质控品的应用,反映出个别实验室存在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过硫酸铵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尿砷含量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用过硫酸铵作为消解试剂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尿砷含量的方法(以下称本方法)。方法:将待测尿样经过硫酸铵在管式电热自控恒温消解仪(60孔)上加热消解后,以5%盐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和载流,1.5%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用四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含量。制备0~10 μg/L的砷标准溶液测定本方法的标准曲线,从检出限、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精密度、尿砷质控样品检测、加标回收实验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尿中砷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WS/T 474-2015,简称标准法)做比对实验。结果:尿样取样量为1 ml时,本方法(1.5 mol/L过硫酸铵1.0 ml消解)最低检出限为0.03 μg/L;在0~10 μg/L砷含量范围内,砷含量与荧光强度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均为0.999 9。3份不同浓度尿样的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1.00%、0.89%、0.49%。对尿砷质控样品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均在公议值范围内;总平均回收率为102.29%,回收率范围为92.10%~108.15%。本方法与标准法对20份尿样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 0.40, P > 0.05)。 结论:以过硫酸铵为消解试剂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尿砷含量,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取样量和消解试剂用量较少,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有害气体产生少,适用于大批量尿样砷含量的快速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采集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血浆样本。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 A色谱柱(2.0 mm×50 mm,4 μm),柱温30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API 4000Qtrap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伐地那非和内标监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489.3(Q1通道)/151.2(Q3通道)和466.4(Q1通道)/234.2(Q3通道);西沙必利为内标,检测大鼠血浆中添加的伐地那非浓度。然后评估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浓度的专属性、线性及定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伐地那非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和2.80 min,峰形良好。该方法在0.2~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的批内精密度(%CV)和准确度(%DEV)分别在1.5%~9.7%和-6.8%~6.6%之间。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3.1%~8.4%和-3.7%~4.6%之间。均在要求的范围内。本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的提取回收率在88.2%~104.6%之间,符合提取回收率的考察要求。该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各质控浓度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因子(MF)分别为1.04、0.85、1.04,变异系数(%CV)在1.7%~10.7%之间,符合基质效应的考察要求。伐地那非的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4次冻融循环稳定性的偏差都在±15%以内,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检测大鼠血浆伐地那非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6 - 2020年青海省县级实验室水氟外质控考核结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青海省县(市、区)级(简称县级)实验室水氟检测能力。方法:"十三五"期间(2016 -2020年),青海省分别组织4、4、4、43、43个县级实验室参加全国水氟外质控考核,通过Z比评分法评价考核结果。结果:2019年县级实验室反馈率为86.05%(37/43),其余年份均为100.00%。2016 - 2018年县级实验室合格率均为100.00%;2019、2020年为考核全覆盖,合格率分别为81.40%(35/43)和95.35%(41/43)。2020年反馈率和合格率较2019年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6.450、4.074, P均< 0.05)。5年中,各实验室2个考核样品│Z│ < 1最常见,但仍有部分合格实验室2个考核样品│Z│在2 ~ < 3。 结论:青海省部分县级实验室水氟测定的一致性不是很理想,仍需加强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qPCR的两种试剂在HIV-1病毒载量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两种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IV-1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以及性能参数。方法:两种检测试剂各采用3个批号对系列稀释的定值质控品检测,分析两种检测试剂的检测线性度和精密度。再用两种试剂对166例HIV抗体阳性样品和27例阴性样品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TaqMan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系列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为 R2=0.978,Xpert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与系列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决定系数为 R2=0.987;对不同浓度定值质控品检测结果的不同批号间和总变异系数均<7%。两种试剂不同批号检测定值质控品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试剂对血浆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对阴性样品检测的符合率为100%,在40 cps/mL的临界值处的观察一致性为50%,在其量化下限附近缺乏一致性,线性范围内检测结果之间的决定系数为 R2=0.946。Bland-Altman分析显示,偏差均值为0.41 log10(IU/mL)。 结论:两种试剂检测性能均良好,在HIV-1病毒载量检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1年尿碘外质控考核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定尿碘外质控考核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采集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于2021年发放的冻干人尿考核样品2份,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根据《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的操作步骤检测尿碘,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并合成总不确定度。结果:2份考核样品中尿碘浓度检测结果分别为(64.6 ± 4.7)、(227 ± 16)μg/L,考核合格,其中用移液枪移取标准品、样品和试剂溶液,加标回收实验及拟合标准曲线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变量为5% ~ 36%。结论:选用精度高的玻璃器皿和检定合格的移液枪,增加测定标准系列和样品的测定次数,可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标准曲线较好的相关性和回收率的精确度,达到降低不确定度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1年青海省氟、砷外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青海省各级实验室氟、砷检测质量及外质控考核情况。方法:利用Z分值法对2021年青海省参加水氟、砖茶氟外质控考核的1个省级、8个市级和43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以及参加水砷、尿砷外质控考核的1个省级、1个市级和2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并计算各考核实验室的外质控反馈率和合格率。结果:2021年青海省省、市级实验室水氟、砖茶氟、水砷、尿砷外质控反馈率均为100.00%;除水氟合格率为7/9外,其他项目外质控合格率均为100.00%。县级实验室水氟、砖茶氟、水砷、尿砷外质控反馈率均为100.00%;除水氟合格率为86.05%(37/43)外,其他项目外质控合格率均为100.00%。实验室具体考核结果中,1个省级、1个市级和2个县级实验室水氟样品FS20210101及1个县级实验室水氟样品FS20210102考核结果为可疑;3个县级实验室水氟样品FS20210101考核结果为不满意;其余实验室的各氟、砷样品考核结果均为满意。结论:青海省各级实验室氟、砷外质控考核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个别县级实验室水氟考核结果不满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验室水氟检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