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硫酸铵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尿砷含量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用过硫酸铵作为消解试剂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尿砷含量的方法(以下称本方法)。方法:将待测尿样经过硫酸铵在管式电热自控恒温消解仪(60孔)上加热消解后,以5%盐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和载流,1.5%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用四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含量。制备0~10 μg/L的砷标准溶液测定本方法的标准曲线,从检出限、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精密度、尿砷质控样品检测、加标回收实验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尿中砷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WS/T 474-2015,简称标准法)做比对实验。结果:尿样取样量为1 ml时,本方法(1.5 mol/L过硫酸铵1.0 ml消解)最低检出限为0.03 μg/L;在0~10 μg/L砷含量范围内,砷含量与荧光强度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均为0.999 9。3份不同浓度尿样的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1.00%、0.89%、0.49%。对尿砷质控样品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均在公议值范围内;总平均回收率为102.29%,回收率范围为92.10%~108.15%。本方法与标准法对20份尿样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 0.40, P > 0.05)。 结论:以过硫酸铵为消解试剂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尿砷含量,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取样量和消解试剂用量较少,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有害气体产生少,适用于大批量尿样砷含量的快速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尿中甲基异丁基酮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尿液中甲基异丁基酮(MIBK)。方法:采用自动顶空进样技术,通过对顶空条件(顶空瓶加热温度、平衡时间)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取5 ml样品于20 ml顶空瓶中,加3.0 g硫酸铵,经60 ℃加热30 min后,吸取100 μl顶空瓶上部气体,注入气相色谱经HP-5MS UI(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检测样品中MIBK含量。结果:本方法测定MIBK的线性范围为20.0~1 000.0 μg/L,线性方程为 y=62.9 x-652.5,相关系数 r=0.999 8。方法检出限为5.0 μg/L,定量下限为16.0 μg/L。在低(50.0 μg/L)、中(200.0 μg/L)、高(500.0 μg/L)三个添加浓度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3%~100.2%;批内精密度为1.7%~3.8%( n=6),批间精密度为1.2%~4.0%( n=6)。该方法测定尿液中MIBK稳定性良好,样本在-20 ℃及以下冰箱至少可以保存14 d。 结论:本法简单实用,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MIBK职业接触人群的生物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羔羊胃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羔羊胃维生素B12胶囊原料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0.9%氯化钠溶液提取,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采用二乙基氨乙基纤维素52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离、纯化凝乳酶和胃蛋白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HPLC分析原料药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依次用水、磷酸盐缓冲液和碳酸氢钠完全提取原料药,并进行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消除活性测定。利用热水提法提取原料药中的糖蛋白,测定其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的促生长活性,分别用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和单糖组成。结果:纯化得到2种不同离子强度的凝乳酶F6-2、F7-2和胃蛋白酶F7-1的酶活力分别为27 557.10、17 532.60和17 728.15 U/g;SDS-PAGE分析显示3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似,为35 000~40 000。原料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3.03%。当样品浓度为5 g/L时,3种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37.80±0.45)%、(23.20±0.78)%、(62.80±0.74)%; 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57.87±0.55)%、(5.03±0.25)%和(26.67±3.10)%。糖蛋白提取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均有促生长作用,其中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粪肠球菌的促进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糖蛋白的蛋白质链由15种氨基酸组成,多糖链由葡萄糖和乳糖2种单糖组成。 结论: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羔羊胃原料药中分离、分析到至少2种凝乳酶和1种胃蛋白酶成分;原料药富含抗氧化活性成分;羔羊胃中糖蛋白成分具有体外促益生菌生长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招远市8 ~ 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招远市8 ~ 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2021年,采用普查的方法采集招远市全部724个村(居委会)饮用水水样;2018、2022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居民日人均食用盐摄入量;2017 - 2022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集8 ~ 10岁儿童、孕妇家庭食用盐盐样及尿样,其中2017、2019、2020、2022年对抽取的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检查,2019 - 2022年对抽取的孕妇进行补碘情况调查。水碘含量测定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碘酸钾盐碘含量测定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碘的测定》(GB/T 13025.7-2012)中直接滴定法,其他强化碘盐、不合格碘盐以及无碘盐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复测;尿碘含量测定采用《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使用DP-2200Plus全数字便携式超声仪和75L38EB超声探头对儿童甲状腺进行检查并计算肿大率。结果:2008、2021年招远市水碘中位数分别为5.71、1.30 μg/L;2018、2022年居民日人均食用盐摄入量分别为9.36、7.83 g,推算2018年人均碘摄入量为(180.64 ± 71.00)μg/d,2022年为(124.25 ± 72.23)μg/d。2017 - 2022年,儿童和孕妇家庭合格碘盐食用率均< 90%;2018 - 2022年,碘盐覆盖率均< 95%。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4.00 μg/L,处于适宜水平,不同年份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77.39, P < 0.001);2017 - 2022年,孕妇尿碘中位数均处于100 ~ 150 μg/L,不同年份孕妇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 5.33, P = 0.208)。2017、2019、2020、2022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00%(24/800),不同年份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1.000)。共抽取400名孕妇调查补碘情况,补碘率为90.50%(362/400)。 结论:招远市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部分孕妇存在碘缺乏风险;需持续监测和关注孕妇碘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例FGA IVS2+1G>T杂合突变导致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对临床发现的1例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2月17日因"右肾积水,术前凝血功能异常"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的男性先证者作为研究对象.PCR扩增该患者FGA、FGB、FGG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双向测序,明确突变位点.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进行纤维蛋白原聚集率、凝固率、SDS-PAGE分析;构建包含1-4号外显子的野生型与突变型小基因的pcDNA3.1-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TRIzol法抽提总mRNA,经过RT-PCR、巢氏PCR、q-PCR验证突变对剪接体功能的影响.结果:先证者Aα链2号内含子IVS2+1G>T(c.180+1G>T)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先证者纤维蛋白原的聚集最大速率(t=443.069,P<0.001)、吸光度值差值(t=112.317,P<0.001)与凝固率(t=65.147,P<0.001)显著降低,SDS-PAGE发现血浆中出现FGA纤维蛋白突变链;构建小基因载体瞬时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经RT-PCR、巢氏PCR与q-PCR发现突变会影响FGA基因mRNA的正常剪接,导致FGA2号外显子序列126bp在翻译过程中缺失.结论: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突变评级相关指南,判定FGA IVS2+1G>T突变变异评级为致病突变.FGA IVS2+1G>T突变导致有42个氨基酸缺失的异常FGA释放入血,但不影响纤维蛋白原的组装与分泌,表现为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两种湿消解法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总砷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比较硝酸、硫酸、高氯酸混酸与过硫酸铵两种消解法-原子荧光测定尿中总砷的方法.方法 前处理分别用硝酸、高氯酸、硫酸混酸在 310℃下对尿样消解 1h后加硫脲-抗坏血酸还原样品和用饱和过硫酸铵溶液在 310℃下对尿样消解 1h后加入硫脲-抗坏血酸还原,进入原子荧光仪检测.结果 在 1.00~20.00 μg/L砷含量范围内,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06.587x-11.979,相关系数优于 0.999 0,混酸消解法的精密度 2.06%~3.03%,平均加标回收率 101.2%~104.3%,检出限0.012 μg/L;饱和过硫酸铵消解法的精密度 3.31%~4.05%,平均加标回收率 97.9%~101.6%,检出限 0.006 μg/L.结论 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卫生标准《尿中砷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WS/T 474-2015)的要求,适于大批量尿中总砷含量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激活鼠FcγRⅡb对天然免疫因子产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了解FcγRⅡb对小鼠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及抗病毒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鼠源FcγRⅡb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cγRⅡb,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抗体特异性,高免血清经饱和硫酸铵溶液粗纯和ProteinG Sapharose精纯获得兔抗鼠FcγRⅡb多克隆抗体.以该抗体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FcγRⅡb,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HV感染上述细胞后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单独激活FcγRⅡb 12~48 h时巨噬细胞中TLR3、IRF3、IFN-α、IFN-β、IFN-γ、TNF-α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免疫抑制因子TGF-β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此外,在MH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2~48 h时,与未激活组相比,FcγRⅡb激活后可上调细胞中 TLR3、IRF3、IFN-α、IFN-β、IFN-γ、TNF-α 和 IL-1β 的 mRNA 转录水平,下调 TGF-β 的 mRNA 转录水平,且其病毒拷贝数及病毒滴度低于未激活组.结论:研究证明FcγRⅡb的活化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因子产生,同时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探究FcγRⅡb在MH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一株链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格尔德霉素的发酵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对链霉菌Streptomyce sp.FIM18-0592 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胞外格尔德霉素产量进行发酵工艺优化,旨在提高产量并降低发酵成本.[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合 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一步使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的含量.[结果]通过对链霉菌FIM18-0592 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培养观察发现,其在ISP2 等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气生菌丝旺盛,产黑色素.结合 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格尔德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geldanamycininus).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以及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宜菌株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转速 140 r/min、装液量 12%(体积分数)、接种量 7%(体积分数)、培养时间 144 h.最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黄豆饼粉和硫酸铵.采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其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 10.42%、黄豆饼粉 1.68%、硫酸铵 0.3%、乳酸 0.3%、甘油 4%、硫酸镁 0.1%、碳酸钙 0.4%,在此条件下,格尔德霉素的发酵效价达到 2 887 μg/mL,较原始发酵工艺效价提高了 66%.[结论]链霉菌FIM18-0592 为格尔德霉素链霉菌,通过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显著提高格尔德霉素的产量,为格尔德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响应面法优化褐藻胶降解菌Cobetia sp.20发酵培养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为了提高褐藻胶降解菌株Cobetia sp.20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首先利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发酵培养基中的不同碳源、碳源添加量、不同氮源、氮源添加量以及氯化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硫酸镁添加量和pH进行探究,研究各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Cobetia sp.20发酵培养基中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Cobetia sp.20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褐藻胶15.00 g/L、硫酸铵7.50 g/L、氯化钠15.00 g/L、硫酸镁0.50 g/L、磷酸二氢钾5.30 g/L、硫酸亚铁0.01 g/L、pH值7.58.优化后酶活为142.7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 26.36%.褐藻胶裂解酶活的提高,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PDEA-PAM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制备N,N-二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DEA-PAM)温敏水凝胶,将硫酸庆大霉素负载其中,并对其体外抗菌性能和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diethylacrylamide,DEA)和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单体,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S)为引发剂,可降解的甲基丙烯酸酯化透明质酸(methacrylate-hyaluronic acid,HAMA)为交联剂,制备PDEA-PAM温敏水凝胶.以低临界溶液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变量法优化处方,并对平衡溶胀率、消溶胀率、温敏性等性能进行表征,以硫酸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负载硫酸庆大霉素的PDEA-PAM温敏水凝胶,对其体外抗菌性能、体外体内生物相容性进行考察.结果 PDEA-PAM温敏水凝胶的LCST为37℃,平衡溶胀率为58.32%,消溶胀率为21.01%,扫描电镜直观展示了PDEA-PAM温敏水凝胶分别在25、37、45℃下的网络结构变化,温敏性分析实验同样证明PDEA-PAM具有温度响应性.该水凝胶对硫酸庆大霉素的载药量为3.6%,载药水凝胶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细胞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内器官毒性考察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在实现体外抗菌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结论 PDEA-PAM水凝胶实现了硫酸庆大霉素的局部使用,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细菌增殖且体外和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