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荧光引导下手术在重建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荧光引导下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是应用荧光造影剂可视化目标组织,并提供实时动态的图像,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应用方式等优于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主要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重建外科手术常涉及血管、淋巴和神经的定位及辨别.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概述FGS在皮瓣外科、淋巴重建和神经重建等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荧光造影剂及成像系统的开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3年 1月—2024年 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94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 7 d,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能减轻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锥形束CT在下颌下腺结石精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X线片、超声、CT、锥形束CT(CBCT)对不同位置下颌下腺结石的检出率,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下颌下腺结石诊疗中的辅助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1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13例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X线片、超声、CT、CBCT检查资料,比较4种成像方法对不同位置结石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利用Mimics 19.0软件和CBCT数据对结石进行3D重建,从可视化角度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目.结果 CBCT和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111/113)vs 95.6%(108/113),P>0.05],但均高于X线片(65.5%,74/113)和超声(73.5%,83/113)的总检出率.超声对导管前、中段结石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 63.6%(21/33)、72.2%(26/36)],与 CBCT[分别为 97.0%(32/33)、100.0%(36/36)]、CT[分别为93.9%(31/33)、97.2%(35/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对导管后段结石的检出率低于超声、CBCT、CT[40.9%(18/44)vs 81.8%(36/44)、97.7%(43/44)、95.5%(42/44),均P<0.01].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后,成功地对不同大小、形态及数目的下颌下腺结石进行了可视化重建,重建图像清晰,结石与下颌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显示直观.结论 CBCT对下颌下腺结石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CT进行涎石病诊断.对于双手双合诊未查及但超声提示的导管后段结石,可直接行CBCT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对于导管前、中段结石,可考虑X线片和CBCT检查.可视化技术有助于临床患者宣教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 例ccRCC患者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高级别组(25 例)和低级别组(68 例).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列线图展示,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5 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大径、血流丰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为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的AUC为0.925(0.868~0.982),预测效能优于各单变量(P<0.05).5 折交叉验证AUC为0.941,与列线图基本符合,具有临床获益.结论: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能将预测结果可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超声导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的靶器官为肺部,导致肺部渗出、实变,并可累及心血管、凝血等多个系统。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呼吸驱动过度增强加重肺部损伤,甚至出现气胸;部分患者因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这些并发症均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肺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重症超声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心、肺及其他器官的流程化评估,快速筛查低氧血症原因。此外,COVID-19患者出现"沉默型低氧血症",导致不能在早期及时发现重症患者的呼吸代偿程度。重症超声通过对膈肌活动的评估,可早期发现呼吸驱动增强,为早期发现重症患者提供可视化诊疗依据,并在诊治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部超声凸阵探头可视化下加压推离胎臀提高无麻醉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凸阵探头可视化下加压推离胎臀提高无麻醉下足月及近足月臀位外倒转术(ECV)成功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0例妊娠36~39 +4周、单胎臀位行ECV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腹部超声凸阵探头可视化下加压(即探头加压法)推离胎臀分为加压组(81例,其中初产妇61例、经产妇20例)及未加压组(109例,其中初产妇72例、经产妇37例)。分析比较加压组与未加压组孕妇的临床特点、ECV成功率、并发症及分娩结局。 结果:(1)总体ECV成功率为64.2%(122/190),其中,加压组与未加压组孕妇的ECV成功率分别为69.1%(56/81)与60.6%(66/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490, P=0.222)。ECV成功后阴道分娩率为81.1%(99/122),其中,经产妇与初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7.8%(45/46)、71.1%(54/76)。(2)加压组初产妇的ECV成功率高于未加压组初产妇[分别为70.5%(43/61)、45.8%(33/72)],且加压组初产妇的身高更高、行ECV时孕周更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加压组经产妇的ECV成功率(65.0%,13/20)低于未加压组经产妇(89.2%,33/3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初产妇ECV成功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探头加压法( OR=2.601,95% CI为1.113~6.075; P=0.027)、羊水指数( OR=1.010,95% CI为1.001~1.020; P=0.028)均是初产妇ECV成功的影响因素。(4)ECV的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胎心率减慢(8.9%,17/190),其中,加压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加压组[分别为14.8%(12/81)、4.6%(5/109); χ2=5.967, P=0.015]。其他并发症在ECV成功与失败孕妇中、加压组与未加压组孕妇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所有孕产妇及新生儿未发生与ECV相关的不良母儿结局。 结论:采用探头加压法可明显提高初产妇的ECV成功率,且不增加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初产妇ECV成功率受操作方法和羊水量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超声在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课程为例,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方法:梳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框架及流程,对多来源学习者数据进行收集及预处理。利用Python 3.9编程语言进行统计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聚类分析,并以可视化技术呈现,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从学习背景、兴趣偏好和行为效果3个维度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学习背景画像揭示了学习者基本信息、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兴趣偏好画像分析了学习目的与其他选课信息,根据内容关注程度、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出3类不同的学习者群体。行为效果画像通过构建4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课程考试成绩的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朴素贝叶斯算法效果最佳,准确率为0.80、F1分数为0.79,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 P=0.035),与其他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画像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团队、学习效果预测提供了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超声5G远程互动线上培训与传统线下培训方式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5G远程互动可视化重症超声线上培训与传统的重症超声线下培训的教学效果和学员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参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超声培训的10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以参加5G远程互动可视化模拟与实践超声系统进行培训的50名学员作为试验组,以参加传统线下学习班授课形式进行培训的50名学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培训前后所有学员的重症超声考核总成绩;比较培训后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学员对各自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结果:所有学员培训后的总成绩高于培训前[(86.2±7.3)分比(41.9±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培训后总成绩分别为(86.9±7.8)分和(85.6±6.8)分,对各自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5±2.5)分和(42.4±3.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5G远程互动可视化重症超声线上培训方式的实施效果与传统线下培训相当,学员满意度较高,可以为重症超声培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增强超声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尿量减少和肌酐等代谢产物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KI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早期诊断并干预AKI刻不容缓,而现有生物标志物仍存在局限性。随着增强超声技术的发展,肾脏血流灌注的可视化程度逐渐提高,可以达到微循环层面。AKI早期即出现了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内皮功能的异常,应用增强超声动态可实时监测微循环评价肾脏灌注并预测其结局,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将探讨增强超声在AKI肾脏灌注评价及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