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性质结节在超声造影灌注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性质结节在超声造影灌注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及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技术对不同性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结节数量183枚),患者均接受穿刺活检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不同性质结节超声造影特征,记录不同灌注时相局部血流量(RBF)、局部血容量(RBV),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诊断不同性质结节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增生结节三期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等回声-等回声-等回声的增强方式,不典型增生结节主要表现为高回声或低回声-等回声-等回声的增强方式,微小肝细胞癌主要表现为高回声-等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的增强方式,其超声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结节三期增强扫描的 RBF 分别为(38.95±13.73)、(104.82±31.59)、(42.93±11.39)mL/s,RBV 分别为(1281.46±422.08)、(1347.25±416.98)、(729.61±218.36)mL,不典型增生结节三期增强扫描的 RBF 分别为(42.92±12.36)、(27.26±6.52)、(25.17±7.36)mL/s,RBV 分别为(1498.63±472.56)、(1984.63±315.09)、(603.94±96.83)mL,微小肝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的 RBF 分别为(63.19±10.58)、(28.33±5.96)、(18.24±5.13)mL/s,RBV分别为(3385.26±517.94)、(1205.94±256.37)、(372.19±74.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93个结节中增生结节128个、不典型增生结节16个、微小肝细胞癌39个,超声造影检查显示,183个结节中增生结节120个、不典型增生结节25个、微小肝细胞癌38个,超声造影诊断增生结节的灵敏度为0.922、特异度为0.964、准确率为0.934,Kappa值为0.850,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的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922、准确率为0.907,Kappa值为0.536,诊断微小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0.846、特异度为0.965、准确率为0.940,Kappa值为0.819.结论 经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微小肝细胞癌的增强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灌注时相的RBF、RBV也存在差异,采用超声造影诊断不同性质结节、预防微小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例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岁4个月,年龄范围为3岁8个月至5岁1个月;均为因腹痛就诊检查发现肾积水,既往无泌尿系感染史,病变均为左侧。术前均完善B型超声、磁共振尿路成像和(或)增强CT、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同位素肾图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除1例在术前经上述检查未提示存在明确的重复肾征象,其他3例经上述检查后考虑诊断为重复肾;3例患儿于术前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2例为不完全性重复肾),1例术前未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术前同位素肾图检查均提示患侧分肾功能明显受损,告知家长病情后,要求保留受累半肾,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均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采用经典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未增加辅助孔。结果:术中发现上肾UPJO 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下肾UPJO 3例,均为不完全性重复肾,其中1例合并马蹄肾;1例UPJO为扭曲折叠,1例为单纯狭窄,1例为高位输尿管,1例为血管压迫。术中均留置DJ管,腹腔内操作的平均时间为105 min,平均吻合时间为44 min。所有患儿在术中均无中转开放,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d。术后6~8周拔除DJ管,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范围为26~60个月,术后肾盂分离程度均较术前降低,患肾分肾功能与术前相比,1例略有改善,3例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超声内镜及其相关成像和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造影增强(谐波)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pNENs诊断中的作用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染料或金标植入、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或聚桂醇消融和射频消融在pNENs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犬前列腺经会阴激光消融后影像学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不同医学影像技术评估犬前列腺内经会阴激光消融(transperineal laser ablation,TPLA)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比格犬6只,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通过TPLA分别对犬前列腺左右两侧叶各消融一个灶区(3 W/600 J和3 W/1 200 J)。消融当天、消融后1周和1个月采用TRUS、经直肠超声造影(transrect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TR-CEUS)以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pMRI)评估消融灶,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测量消融灶体积,对比不同医学影像技术评估激光消融灶的价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US可以清晰引导和观察TPLA的穿刺和消融过程。消融当天、消融后1周及1个月,采用TR-CEUS和增强MRI测量消融灶体积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P>0.05)。消融后1个月,TR-CEUS、增强MRI及病理测量的消融灶体积分别为(1.69±0.51)ml对(1.73±0.36)ml对(1.52±0.41)ml(3 W/600 J),(2.23±0.54)ml对(2.34±0.29)ml对(2.19±0.34)ml(3 W/1 200 J),三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P>0.05)。 结论:TRUS可清晰引导和监视TPLA操作的穿刺和消融过程。TR-CEUS和mpMRI均可用于TPLA的术后评估和随访,前者具有实时及价廉等优势,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在胆道肿瘤术前精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在胆道肿瘤术前精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9例应用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内镜检查胆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为64(35~75)岁。术前行腹部增强CT薄层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同时行超声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联合应用胆管腔内超声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SpyGlass等内镜技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三维重建、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制订手术实施方案。观察指标:(1)三维重建情况。(2)超声内镜检查情况。(3)术前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对比。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 结果:(1)三维重建情况。19例胆道肿瘤患者三维重建图像均可立体显示肝脏、胆管、胰腺、血管及十二指肠形态,其中肝门部胆管肿瘤4例,胆总管中下段肿瘤14例,肝内胆管肿瘤1例。19例患者三维重建准确率为18/19。(2)超声内镜检查情况。19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7例行内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均为异常增生或恶性肿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率为7/19,灵敏度为7/7。19例患者中,2例超声内镜检查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可能,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清扫淋巴结均为阴性;其余17例超声内镜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术中腹腔镜探查腹壁多发转移瘤。(3)术前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对比。19例患者中,18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改行胆管引流治疗;术前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18/19。18例根治性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36(50~1 500)mL;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内镜检查,可以精准测绘胆道恶性肿瘤大小、部位、侵犯胆管范围、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术前精准评估和手术规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与CT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与CT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西溪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邻近膈顶肝癌经皮热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组(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辅助技术包括超声造影、融合成像和人工腹水。统计消融术中及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对比两种引导方式的安全性,术后1个月行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以评估近期疗效。结果:最终纳入52例患者,其中39例为初治患者,13例为复发患者(7例有手术切除史,6例有热消融史)。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38.0~76.0(57.3±10.0)岁,肿瘤大小12.0~46.0(30.7±8.8)mm。超声引导组患者34例,年龄38.0~73.0(56.6±10.2)岁,肿瘤大小17.0~46.0(30.6±8.7)mm; CT引导组患者18例,年龄39.0~76.0(58.1±9.8)岁,肿瘤大小12.0~45.0(30.9±9.2)mm。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热消融术中及术后1周内,超声引导组有3例出现胸腔积液,CT引导组有8例出现胸腔积液、7例出现气胸,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均于2周内痊愈。热消融后1个月,超声引导组完全消融率91.2%(31/34),CT引导组完全消融率88.9%(1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消融治疗邻近膈顶的肝癌,两种引导方式有相似的近期疗效,但超声引导联合辅助技术较CT引导明显降低了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维超声融合成像可视化技术在引导肝细胞癌热消融精准布针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索三维超声融合成像(3DUS FI)可视化技术在引导肝细胞癌(HCC)热消融术中精准布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3DUS FI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56例HCC患者(59个病灶)。术前采集患者三维超声容积图像并与实时二维超声图像融合配准,将肿瘤及5 mm安全边界分割标记出来后在三维可视化下进行术前规划并实时引导热消融。术后1个月行增强CT/MRI评估病灶是否消融完全并测量消融边界,分析消融边界与局部肿瘤进展(LT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所有病灶术中均可成功配准并三维显示。术后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达到完全消融。共有37个病灶可依据术后1个月增强CT/MRI评估消融效果和消融边界,其中32个(86.5%)病灶达到完全消融且消融边界≥ 5 mm。随访期间,4个病灶发生LTP,其中3个发生在消融边界<5 mm处,所有病灶1年和2年的累积LTP率均为7.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热消融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事件。结论:3DUS FI可视化技术引导HCC热消融术中精准布针是可行并且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目标穿刺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目标穿刺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983例患者。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提示存在前列腺癌可疑病灶,定义为前列腺内局部早增强、高增强或境界不清的低增强病灶。前列腺穿刺采用超声造影目标穿刺联合12点系统穿刺。以Epstein标准为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比较系统穿刺、超声造影目标穿刺及联合穿刺对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983例患者经超声造影目标穿刺联合12点系统穿刺共诊断为前列腺癌502例,其中临床显著前列腺癌445例,临床非显著前列腺癌57例。系统穿刺、超声造影目标穿刺及联合穿刺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36.8%(362/983)、41.9%(412/983)及45.3%(445/983),超声造影目标穿刺及联合穿刺的临床显著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系统穿刺(均 P<0.001)。与系统穿刺相比,目标穿刺额外诊断了83例临床显著前列腺癌,包括61例系统穿刺漏诊的病例和22例系统穿刺低估的病例。 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癌可疑病灶,联合应用超声造影目标穿刺与系统穿刺可提高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造影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小肾肿瘤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在小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小肾肿瘤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CEUS动态图像绘制肿瘤时间-强度曲线(TIC),并获取造影剂到达肿瘤病灶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增强速率、消退时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EUS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VTQ检查获得肿瘤及周围背景肾组织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分析VTQ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分析CEUS联合VTQ鉴别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79例小肾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27例,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肾嗜酸性细胞瘤9例;恶性肿瘤52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31例、肾乳头型细胞癌14例、肾嫌色细胞癌7例;CEUS联合VTQ诊断小肾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6.90%,特异度为1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95% CI为0.855~0.977。 结论:CEUS联合VTQ能应用于小肾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