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探究不同类别与护理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阶段多层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青岛市341名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积极老龄化量表、老年人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被识别为3个类别,包括低积极老龄化型(38.1%)、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51.6%)、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1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月收入、护理需求是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自我发展与贡献需求低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低积极老龄化型";生活照料与居住环境需求高(OR=3.268,P=0.011)、精神与心理支持需求高(OR=1.972,P=0.025)、人际沟通与健康知识需求高(OR=3.433,P<0.001)、保护与安全需求低(OR=0.446,P=0.012)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健康监测需求低(OR=0.297,P=0.029)、专科护理需求高(OR=3.019,P=0.033)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结论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以3种类型分布.社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低积极老龄化型"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老年人,根据不同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精准满足其护理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0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处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陕西省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探讨疫情处置情况。结果: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13起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陕北地区报告3起,关中地区报告10起,涉及65例人间布病确诊病例。性别分布:男性47例,女性18例;职业分布:农民35例,养殖人员13例,学生8例,散居儿童6例,工人2例,幼托儿童1例;年龄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 ~ 69岁年龄段(30例);时间分布:13起事件发生时间集中在4 - 8月份,高峰期为5月份;感染途径:11起事件由职业接触感染,1起事件由饮生羊奶感染,1起事件由接触被病羊感染的放养犬只感染。13起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包括事件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筛查、病原学培养、畜间疫情处置、消毒及宣传教育等。结论:陕西省陕北地区老疫区和关中地区新疫区布病疫情活跃,应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做好人间布病精准化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智慧树+腾讯课堂"的人体解剖学线上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合临床"5+3"一体化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运用智慧树与腾讯课堂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高效、精准、互动的线上翻转智慧课堂。将ARCS[注意力(a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模型引入教学设计中,助力翻转课堂的有效进行。课前通过智慧树发布教学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应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内容,答疑讨论;课后应用智慧树发布习题测试与作业。实践表明,该模式的线上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实施多元化形成性考核;为疫情之后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进行范围综述,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提出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指导,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检索有关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收集、总结并报告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疲乏水平、焦虑抑郁、营养状况、受教育程度、化疗次数、运动锻炼等。结论: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问题普遍存在,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开发肿瘤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的风险筛查表,及时对筛查出的有认知障碍风险的肿瘤患者实施精准化的预防诊疗方案,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后期生存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浙江省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4软件进行时空聚集区扫描分析,ArcGIS 10.2软件完成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结果:浙江省2005-2020年共报告7 724例HFRS病例,其中死亡25例。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6月(春末夏初)和11月至次年1月(冬季)。累计病例在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宁波市24.27%(1 875/7 724)、台州市21.25%(1 642/7 724)和绍兴市14.54%(1 123/7 724)。男女性别比为2.73∶1(5 656∶2 068)。病例主要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病例占60.95%。职业主要是农民,占69.89%(5 398/7 724)。大多数年份HFRS的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回顾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21个县(市、区),其中宁波市、绍兴市和金华市各有4个县(市、区)、台州市8个县(市、区)和丽水市1个县( RR=13.69, LLR=5 522.60, P<0.001);二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西部地区丽水市的龙泉市和庆元县( RR=31.20, LLR=1 232.46, P<0.001);三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北部地区湖州市的长兴县和安吉县( RR=3.42, LLR=23.93, P<0.001)。 结论:2005-2020年浙江省HFRS病例以中老年、男性和农民为主,在春末夏初和冬季的东部地区疫情高发,建议重点地区在流行季节来临前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32~74岁。85例病人中,45例使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40例使用Habib-4X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Habib-4X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并发症和30 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术中情况:新型内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肝实质横切过程手术时间、平均面积横切速度、凝固组织宽度、针道出血、电极针头炭化分别为(55±16)min、(4.8±1.2)cm 2/min、(1.4±0.2)cm、6例、10例,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15)min、(3.6±1.0)cm 2/min、(1.8±0.2)cm、14例、25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665、4.973、9.204, χ2=5.525、14.184, P<0.05)。(2)术后情况: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0±12)μmol/L、(25±12)μmol/L、(20±1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4±2.2)s、(14.2±2.1)s、(12.7±0.8)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88±248)IU/L、(132±61)IU/L、(67±32)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79±114)IU/L、(50±22)IU/L、(30±13)IU/L;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15)μmol/L、(23±10)μmol/L、(19±8)μmol/L,(15.8±2.8)s、(14.3±2.0)s、(13.6±1.3)s,(369±269)IU/L、(133±99)IU/L、(54±30)IU/L,(345±125)IU/L、(60±36)IU/L、(32±11)IU/L,两组PT、ALT、AST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8.364,23.020,93.786, P<0.05)。TBil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PT、ALT、AST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421、1.424、0.522,1.593、0.312,0.121、0.267,1.027、0.600, P>0.05)。(3)随访情况:8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Habib-4X组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人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92, P>0.05)。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和Habib-4X组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应用于开腹肝切除术安全、有效,肝实质横切速度更快、电极针尖端炭化率更低、凝固范围更加精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循证为先,精准实用:ESC 2021心脏起搏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1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2021版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对相关的临床证据和临床诊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起搏电生理医生的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本文针对此次ESC新指南的更新进行重点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此次ESC指南的主要进展及其与上一版相比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维超声融合成像可视化技术在引导肝细胞癌热消融精准布针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索三维超声融合成像(3DUS FI)可视化技术在引导肝细胞癌(HCC)热消融术中精准布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3DUS FI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56例HCC患者(59个病灶)。术前采集患者三维超声容积图像并与实时二维超声图像融合配准,将肿瘤及5 mm安全边界分割标记出来后在三维可视化下进行术前规划并实时引导热消融。术后1个月行增强CT/MRI评估病灶是否消融完全并测量消融边界,分析消融边界与局部肿瘤进展(LT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所有病灶术中均可成功配准并三维显示。术后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达到完全消融。共有37个病灶可依据术后1个月增强CT/MRI评估消融效果和消融边界,其中32个(86.5%)病灶达到完全消融且消融边界≥ 5 mm。随访期间,4个病灶发生LTP,其中3个发生在消融边界<5 mm处,所有病灶1年和2年的累积LTP率均为7.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热消融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事件。结论:3DUS FI可视化技术引导HCC热消融术中精准布针是可行并且安全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临床诊断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引入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临床诊断的优化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3年5至12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招募130名存在语文成绩明显落后临床表现且筛查性量表筛查阳性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筛查性量表采用中国小学生阅读障碍行为筛查量表(CDSBC),以儿童汉语阅读障碍筛查量表作为辅助。参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诊断与干预的专家意见”的标准流程,对研究对象使用现代汉语发展性读写障碍评估工具(DDSSM)进行读写相关认知能力评价及诊断性评估,分为学习落后表现组和DD组。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对比两组在智力、读写能力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布方面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DDSSM中各项认知能力得分与CDSBC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130名研究对象中男90名,年龄(8.3±1.0)岁;女40名,年龄(8.1±0.9)岁。最终诊断DD 59例,其中男41例。学习落后表现组与DD组的操作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15比100±15, t=0.53, P>0.05),DDSSM中字词读写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比21±4, t=11.56, P<0.001)。学习落后表现组(71名)和DD组注意缺陷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名(25.4%)比16例(27.1%), χ2=0.05, P>0.05]。DDSSM中口语词汇量、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与CDSBC总分均负相关( r=-0.42、-0.32、-0.35,均 P<0.01),但视觉空间知觉和快速自动化命名与CDSBC总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r=-0.09、-0.20,均 P>0.05)。 结论:针对读写相关认知能力,CDSBC的评估作用不足,因此引入标准化DDSSM是对汉语DD临床诊断的优化,对实现精准诊断和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靶向药物及其用于疾病显像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90%以上的上皮性肿瘤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高丰度表达,具有特异性和广谱性,是肿瘤微环境靶向显像和治疗的研究热点。FAP靶向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和多肽作为配体,通过偶联核素以及荧光探针用于肿瘤靶向显像、治疗、精准手术导航,并通过二聚体化以及新剂型构建(如白蛋白、纳米递送系统等)优化FAP靶向药物的生物分布,进而增加其在肿瘤内的滞留时间和增强生物学作用,推动其用于肿瘤靶向内放射性治疗和光热治疗。除了肿瘤,FAP也可为炎性疾病的显像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靶点。笔者就近年来FAP在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中的显像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