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模型小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60只12 月龄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10 只)与TBI模型组(50 只),根据模型构建时间将TBI模型小鼠分组为,模型1d组、3d组、7d组、14d组和 28d组,共 5 个亚组,每组 10 只.实验第 29 天分别开展神经功能评分,跳台测试.测完后处死取材,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炎性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在第 7 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然而,各个时期,模型组小鼠跳台错误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跳台错误次数高于对照组,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阶段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 1(IBA1)、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 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 1(CX3CR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磷酸化核因子(p-NF)-κB表达明显增加,在第 7 天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降低.与此同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先升高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降低.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β淀粉样蛋白(Aβ)、p-Tau蛋白表达持续增加.结论 TBI致模型鼠小胶质细胞持续活化,与炎症反应一同先升高,再降低,导致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到达峰值后降低.此外,炎症反应可能作为Aβ沉积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启动子,导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抑制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趋化因子结合蛋白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对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肺腺癌A549细胞株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形成后每3d1次在瘤体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DARC蛋白(1、10和100 n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0 μL)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以及肿瘤组织中癌栓和微血管密度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DARC配体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C-X-C基元配体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2,CXCL2]和CXCL8浓度的改变情况.结果:局部注射DARC蛋白能明显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接种后的第39天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95.3±34.2)、(272.4±58.3)、(308.6±132.6)和(670.8±185.7) mm3,与对照组相比各DARC蛋白治疗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值均< 0.05).不同剂量的DARC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存在癌栓的脉管数和微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肿瘤组织中CXCL8的浓度明显减少(P值均< 0.05),而CCL2和CXCL2的浓度没有明显改变(P值均>0.05).结论:DARC蛋白通过减少其配体CXCL8浓度来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新生血管的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趋化因子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迄今发现的52个趋化因子中,19个趋化因子是与心脏疾病相关的,并参与心血管损伤反应的所有阶段.其中某些趋化因子,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CCL4)、CXC趋化因子8(促炎性趋化因子,CXCL8)、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CX3CL1)与心律失常相关,最近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可通过调节中枢迷走神经核团神经元活性,引起外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节重塑,本文综述趋化因子在心律失常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中潜在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IL-21和趋化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和趋化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AIH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1及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0(CCL20)、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6(CCR6)、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3(CXCR3)水平,常规行肝活检.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血清IL-21水平预测AIH患者病情和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的效能.结果 5例重症AIH患者血清ALB、ALT、AST、INR、TBIL、CCL20、CCR6和IL-21水平分别为(2.6±0.2)g/dL、(716.8±363.2)U/L、(632.6±334.9)U/L、(1.4±0.7)、(96.1±4.2)μmol/L、(263.2±123.8)pg/mL、(162.4±70.3)pg/mL和(400.2±102.3)pg/mL,与16例轻中症组[分别为(3.7±0.4)g/dL、(384.5±143.7)U/L、(327.1±98.6)U/L、(1.2±0.3)、(25.8±4.3)μmol/L、(147.5±63.7)pg/mL、(63.8±25.3)pg/mL和(256.3±122.6)pg/mL]比,差异显著(均P<0.05),而外周血PLT计数为(110.4±2.8)×109/L,显著低于轻中症组的(170.4±5.3)×109/L(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7例肝组织G3~4级患者上述指标与14例G1~2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血清CXCL9、CXCR3和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IL-21水平大于380 pg/mL为截断点,预测AIH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的AUC为0.900(95%CI:0.690~0.987),其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100.0%;以血清IL-21水平>405.7 pg/mL为截断点,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S3的AUC为0.857(95%CI:0.605~0.976),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1≥405.7 ng/mL为判断AIH患者肝组织重度炎症活动的独立因子(OR为5.673,95%CI为2.952~9.118,P=0.000).结论 检测血清IL-21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AIH患者病情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对评估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方法 60只SPF级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于术前3 d给予布洛芬混悬液35 mg/kg,ig给药,8 h/次,连续3 d;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实施肝部分切除术,右美托咪定组和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术前30 min均以40μg/kg右美托咪定ip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予以ip等剂量生理盐水.肝脏切除后,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CX3CL1中和抗体1 pmol,单次给药.新异臂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认知功能;Niss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损伤;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新异臂移动距离与停留时间占比下降,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海马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经右美托咪定干预后POCD大鼠新异臂移动距离与停留时间占比显著增加,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提高,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海马组织炎症因子水平下降(P<0.05),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POCD,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X3CL1-CX3CR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COPD患者血清Cav-1及CXCL12水平检测与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血清小窝蛋白-1(caveolave-1,Cav-1)及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hemokine C-X-C ligand 12,CXCL1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并发PH分为非PH组(NPH组,70例)和PH组(45例).另选取4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av-1和CXCL12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测,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治疗前的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predicted value,FEV1/Pre),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百分比(FEV1/FVC).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所有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B型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COPD并发PH的相关性.结果 在对照组,NPH组和PH组中,血清Cav-1和CXCL12水平分别为10.37±2.28,7.23±1.72,4.81±0.90μg/L和65.74±12.27,175.36±26.19,270.33±43.79pg/ml,与对照组比较,NPH组和PH组的CXCL12水平明显增高,且PH组增高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NPH组和PH组的Cav-1水平则明显降低,且PH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3.71~130.67,均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NPH组和PH组的血清Cav-1及CXCL12水平分别呈负相关性(r=-0.813,-0.827,均P<0.01),NPH组的CXCL12水平分别与PCO2,PASP,IL-6及BNP水平呈正相关性,而与FEV1/Pre,FEV1/FVC及PO2呈负相关性.NPH组的Cav-1分别与PCO2,PASP,IL-6及BNP水平呈负相关性,而与FEV1/Pre,FEV1/FVC及PO2呈正相关性(rCXCL12=0.845,0.810,0.807,0.783,-0.799,-0.775和-0.793,均P<0.01;rCav-1=-0.853,-0.828,-0.816,-0.792,0.763,0.803,0.822,均P<0.01).PH组的CXCL12水平分别与PCO2,PASP,IL-6及BNP水平呈正相关性,而与FEV1/Pre,FEV1/FVC及PO2呈负相关性.PH组的Cav-1水平分别与PCO2,PASP,IL-6及BNP水平呈负相关性,而与FEV1/Pre,FEV1/FVC及PO2呈正相关性(rCXCL12=0.839,0.816,0.817,0.806,-0.782,-0.785,-0.809,均P<0.01;rCav-1=-0.862,-0.821,-0.819,-0.797,0.782,0.811,0.829,均P<0.01).结论 血清Cav-1及CXCL12水平的差异性变化可能与COPD患者PH的形成有关,调节Cav-1及CXCL12水平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COPD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CX3CL1介导的炎症反应研究淫羊藿苷对缺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小鼠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改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作用与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chemokine C-X3-C motif ligand 1,CX3CL1)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40只C57BL/6J雄性野生型(wide type,WT)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T模型组和WT+淫羊藿苷(10、20mg/kg)组,20只雄性CX3CL1-/-小鼠分为CX3CL1-/-模型组和CX3CL1-/-+淫羊藿苷(20mg/kg)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于含氧量为10%的低氧环境中连续饲养21 d,于低氧饲养7d后ig淫羊藿苷2周.采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小鼠肺动脉血流速度和右心室血流动力学,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小动脉重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CX3CL1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WT模型组小鼠肺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5),RVHI显著增大(P<0.05),右心室收缩末期直径、收缩末期容积和每博输出量升高(P<0.05),右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降低(P<0.05),肺小动脉重构明显.与WT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能够增加WT小鼠肺动脉血流速度(P<0.05),降低RVHI、右心室收缩末期直径、收缩末期容积和每博输出量(P<0.05),升高右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P<0.05),肺小动脉重构明显改善,同时,淫羊藿苷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以及肺组织CX3CL1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WT模型组相比,CX3CL1-/-模型组小鼠肺动脉血流速度、肺小动脉重构、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P<0.05),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5).敲除CX3CL1-/-后,淫羊藿苷(20 mg/kg)对HPH小鼠的改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结论 淫羊藿苷能够通过抑制CX3CL1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小鼠HP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对宫颈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在宫颈癌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13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另选择同期75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女性分别作为CIN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CIN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宫颈癌患者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较手术前降低(P<0.05).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转移、血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组织分化程度和是否绝经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复发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CX-CL12、CXCR4、CXCR7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高于CXCL12、CXCR4、CXCR7单独检测的0.791、0.804、0.856(Z=2.977、2.955、2.437,P<0.05).结论 CXCL12及其受体 CXCR4、CXCR7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玉屏风散联合右归丸加减对肺肾两虚型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联合右归丸加减对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江西省抚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处于COPD缓解期且中医证型属于肺肾两虚型的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18μg/吸,每日1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玉屏风散汤剂联合右归丸加减(每日煎煮1剂,每次滤汁300 mL,上、下午各服用150 mL),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纤维化指标、T细胞亚群及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观察组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3+、CD4+/CD8+、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皮疹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与对照组(1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噻托溴铵基础上使用玉屏风散联合右归丸加减可减轻肺肾两虚型COPD缓解期患者的气道炎症,提高其免疫力,改善其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干旱环境中大鼠泪腺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初探"燥伤清窍"机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筛选干旱环境中大鼠泪腺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与"燥伤清窍"病机相关的蛋白质或信号通路,从分子水平认识外燥证的本质.方法 20只SD雌鼠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为在常温常湿环境中饲养的对照组(CG),以及采用人工气候箱和砂尘试验箱模拟干旱环境(西北燥证的主要病因)干预的干旱风沙组(DD),均饲养48 d.随后摘取大鼠左侧泪腺,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1)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DD组大鼠泪腺中差异表达蛋白共505个,其中上调蛋白有210个,下调蛋白有295个.(2)基因本论(GO)功能注释: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影响细胞过程和单生物过程,主要定位在细胞和细胞器,分子层面主要影响蛋白的结合和催化活性.(3)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上调蛋白多与免疫功能相关,主要富集在抗原加工呈递通路;下调蛋白多与离子的转运和肌肉的收缩相关,主要富集在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通路.(4)候选靶标蛋白: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α-1-酸性糖蛋白(AGP1)、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CX3CL1)、髓过氧化物酶(MPO)、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铰链蛋白(UQCRH)、T-激肽原1(KNT1)、蛋白酶体亚基β-8(PSMB8)、前列腺素D合酶(PGDS)、免疫球蛋白G(IgG)、热休克蛋白27(HSP27)、血清转铁蛋白(TF)、酪蛋白激酶Ⅱα'亚基(CSNK2A2)、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3(UCHL3)为探索"燥伤清窍"微观机制的候选靶标蛋白.结论 基于眼部症状,或可立足免疫功能(尤指炎症反应与变态反应)和细胞凋亡,选择相应的信号通路探索"燥伤清窍"的微观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