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XCR4拮抗剂AMD3100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大鼠痫性活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影响癫痫发作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每组12只。癫痫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构建癫痫模型,剂量为40 mg/kg;AMD3100处理组大鼠侧脑室注射5 μL(5 mg/mL) AMD3100 20 min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PTZ;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cine分级评估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并记录其癫痫发作潜伏期,采用脑电图(EEG)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 GABAAR α1) mRNA水平。(2)细胞实验:另取SD大鼠鼠婴(1日龄)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7 d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癫痫组神经元采用无镁外液诱导的方法构建癫痫细胞模型;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在含有10 nmol/L AMD3100的无镁外液中培养3 h,随后换为Neurobasal继续培养;对照组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常规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灌流AMD3100(10 nmol/L)后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 结果:(1)动物实验:AMD3100处理组大鼠发作潜伏期较癫痫组大鼠明显缩短[分别为(663.30±74.84) s、(164.40±17.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90, P<0.001);AMD3100处理组大鼠4级以上发作次数较癫痫组大鼠明显减少[分别为(3.75±0.39)次、(9.00±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0, P<0.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GAB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7.85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qRT-PCR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 GABAAR α1 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40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EG结果显示,与癫痫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放电频率有所降低。3组大鼠EEG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0, P=0.062),但与癫痫组、对照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EEG功率有所降低。(2)细胞实验:膜片钳技术检测结果显示,3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670, P<0.001; F=10.920, P<0.001)。与对照组、癫痫组比较,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XCR4拮抗剂AMD3100可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降低癫痫发作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CX3CR1)与肥胖型(OB)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OB诊断标准将其分为OB组(100例)和非OB组(100例),比较两组血清MMP12、CX3CR1水平.比较不同肺功能分度、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MMP12、CX3CR1水平与肺功能分度、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OB组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分度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功能分度的加重,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MP12水平与肺功能分度、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02、0.517,P<0.05);血清CX3CR1与肺功能分度、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96、0.511,P<0.05).结论 OB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MP12、CX3CR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通路参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恢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 1(CX3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 1(CX3CR1)通路调控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 2 部分.第 1 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0.5 h组,模型-1.5 h组,模型-3h组,每组 10 只,模型组之间失血性休克时间存在差异.第 2部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CX3CL1 组,每组 10 只.CX3CL1 组大鼠脑室注射CX3CL1 蛋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模型制作前开展Morris水迷宫训练,模型制作后 4d,开展水迷宫测试.完成后,取全脑组织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脑脊液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取脑组织进行Real-time 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减少,且HE染色中显示神经元状态受损.此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 1(Iba1)表达升高,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升高,M1 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 含量升高.与此同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X3CL1、CX3CR1 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核因子 κB(p-NF-κB)与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 3(NLRP3)蛋白表达升高.然而,与模型组相比,CX3CL1 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增加,且神经元状态恢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X3CL1 组大鼠脑组织中 Iba1 表达降低,脑脊液中 TNF-α与IL-6 含量降低,M1 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iNOS mRNA含量降低,M2 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20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酶 1(Arg1)、几丁质酶 3 样蛋白 1(Ym1)mRNA含量升高.结论 CX3CL1 有助于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 型极化,抑制M1 型极化,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发的记忆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病(BD)的分子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甘草泻心汤中七味药材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并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作用靶点基因加以注释和整合.通过GeneCard、PharmGkb、TTD、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BD疾病靶点,并与药物作用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用Cytoscape 3.8.0 软件进行分析;使用R×64 4.0.5 软件和脚本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 AutoDock Tools对核心靶点及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甘草泻心汤 236 个成分、3480 个靶点,986 个BD疾病靶点,63 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筛选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黄芩甙元、富马碱、汉黄芩素7 个核心成分,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白细胞介素18(IL-18)、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CXC 趋化因子配体 8(CXCL8)7 个核心靶点.共得到1804个GO条目,106 条KEGG通路,包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核心成分与疾病核心靶点之间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甘草泻心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B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模型小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60只12 月龄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10 只)与TBI模型组(50 只),根据模型构建时间将TBI模型小鼠分组为,模型1d组、3d组、7d组、14d组和 28d组,共 5 个亚组,每组 10 只.实验第 29 天分别开展神经功能评分,跳台测试.测完后处死取材,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炎性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在第 7 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然而,各个时期,模型组小鼠跳台错误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跳台错误次数高于对照组,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阶段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 1(IBA1)、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 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 1(CX3CR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磷酸化核因子(p-NF)-κB表达明显增加,在第 7 天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降低.与此同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先升高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降低.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β淀粉样蛋白(Aβ)、p-Tau蛋白表达持续增加.结论 TBI致模型鼠小胶质细胞持续活化,与炎症反应一同先升高,再降低,导致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到达峰值后降低.此外,炎症反应可能作为Aβ沉积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启动子,导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抑制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趋化因子结合蛋白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对肺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肺腺癌A549细胞株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形成后每3d1次在瘤体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DARC蛋白(1、10和100 n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0 μL)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以及肿瘤组织中癌栓和微血管密度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DARC配体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C-X-C基元配体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2,CXCL2]和CXCL8浓度的改变情况.结果:局部注射DARC蛋白能明显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接种后的第39天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95.3±34.2)、(272.4±58.3)、(308.6±132.6)和(670.8±185.7) mm3,与对照组相比各DARC蛋白治疗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值均< 0.05).不同剂量的DARC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存在癌栓的脉管数和微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肿瘤组织中CXCL8的浓度明显减少(P值均< 0.05),而CCL2和CXCL2的浓度没有明显改变(P值均>0.05).结论:DARC蛋白通过减少其配体CXCL8浓度来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新生血管的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IL-21和趋化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和趋化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AIH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1及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0(CCL20)、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6(CCR6)、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3(CXCR3)水平,常规行肝活检.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血清IL-21水平预测AIH患者病情和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的效能.结果 5例重症AIH患者血清ALB、ALT、AST、INR、TBIL、CCL20、CCR6和IL-21水平分别为(2.6±0.2)g/dL、(716.8±363.2)U/L、(632.6±334.9)U/L、(1.4±0.7)、(96.1±4.2)μmol/L、(263.2±123.8)pg/mL、(162.4±70.3)pg/mL和(400.2±102.3)pg/mL,与16例轻中症组[分别为(3.7±0.4)g/dL、(384.5±143.7)U/L、(327.1±98.6)U/L、(1.2±0.3)、(25.8±4.3)μmol/L、(147.5±63.7)pg/mL、(63.8±25.3)pg/mL和(256.3±122.6)pg/mL]比,差异显著(均P<0.05),而外周血PLT计数为(110.4±2.8)×109/L,显著低于轻中症组的(170.4±5.3)×109/L(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7例肝组织G3~4级患者上述指标与14例G1~2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血清CXCL9、CXCR3和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IL-21水平大于380 pg/mL为截断点,预测AIH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的AUC为0.900(95%CI:0.690~0.987),其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100.0%;以血清IL-21水平>405.7 pg/mL为截断点,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S3的AUC为0.857(95%CI:0.605~0.976),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1≥405.7 ng/mL为判断AIH患者肝组织重度炎症活动的独立因子(OR为5.673,95%CI为2.952~9.118,P=0.000).结论 检测血清IL-21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AIH患者病情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对评估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痛觉功能和脊髓背角CX3CL1/CX3CR1表达的调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观察脊髓背角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CX3CL1)/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CX3CR1)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探讨"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痛觉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方法 7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假手术组(n=24)、模型组(n=25)和三法三穴组(n=13).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制作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三法三穴组造模后第7天起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按摩殷门、承山、阳陵泉三穴.分别于造模后7 d、干预20 d进行光热耐痛阈测定;造模后7d、干预10d、干预20d进行累积疼痛评分测定;并于造模后7d和干预20d取材,对脊髓背角CX3CL1/CX3CR1表达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干预20 d对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荧光观察.结果 造模后7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光热耐痛阈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累积疼痛评分升高(P<0.05);干预10 d后,三法三穴组累积疼痛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20 d后,三法三穴组光热耐痛阈和累积疼痛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7 d和干预20 d后,各组CX3CL1/CX3CR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20 d后模型组小胶质细胞呈部分活化或完全活化状态,三法三穴组呈未活化或部分活化状态.结论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痛觉功能有改善,可能是通过CX3CL1/CX3CR1以外的途径调节小胶质细胞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CX3CL1-CX3CR1信号通路对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改善作用.方法 60只SPF级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阳性对照组大鼠于术前3 d给予布洛芬混悬液35 mg/kg,ig给药,8 h/次,连续3 d;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实施肝部分切除术,右美托咪定组和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术前30 min均以40μg/kg右美托咪定ip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予以ip等剂量生理盐水.肝脏切除后,CX3CL1抗体+右美托咪定组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CX3CL1中和抗体1 pmol,单次给药.新异臂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认知功能;Niss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损伤;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新异臂移动距离与停留时间占比下降,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海马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经右美托咪定干预后POCD大鼠新异臂移动距离与停留时间占比显著增加,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提高,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海马组织炎症因子水平下降(P<0.05),海马区CX3CL1、CX3CR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POCD,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X3CL1-CX3CR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胆汁中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和可溶性CD40配体在肝移植术后肝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胆汁中细胞因子联合临床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肝移植患者.按术后第1天ALT水平分为轻度肝损伤(ALT<500 U/L,10例)和重度肝损伤(ALT>500 U/L,6例).采集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的胆汁,应用MILLIPLEX?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17种细胞因子水平.运用R软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和临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进行GO富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临床指标与胆汁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估胆汁中细胞因子及临床相关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轻度肝损伤组相比,重度肝损伤组胆汁中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Fractalkine)(Z=-2.828,P=0.003)、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Z=-2.850,P=0.008)、IL-4(Z=-2.398,P=0.017)、趋化因子CXCL10(Z=-2.475,P=0.023)和巨细胞炎性蛋白-1α(Z=-1.844,P=0.043)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第1天,AST、ALT和LDH与胆汁中多个细胞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Fractalkine、sCD40L、AS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12~1.000)、0.833(0.589~1.000)、0.917(0.779~1.000),提示术后第1天AST及胆汁中Fractalkine和sCD40L水平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有明显预测价值.PCA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第1天胆汁中细胞因子结合临床指标可以将肝移植术后轻度与重度肝损伤患者较好地进行区分.GO分析结果显示,胆汁中细胞因子与外部刺激的正反馈调节、细胞趋化性、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有关.结论 胆汁中Fractalkine和sCD40L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