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3CL1水平与临床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3CL1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就诊的AD患者44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32例及健康对照组3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CX3CL1水平,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AD患者的认知障碍严重程度,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测量脑萎缩情况。分析AD患者CX3CL1水平与病程、病情轻重、脑萎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D组血清CX3CL1水平低于对照组[(0.45±0.10)ng/ml比(0.51±0.07)ng/ml, P=0.01]及MCI组[(0.45±0.10)ng/ml比(0.57±0.08)ng/ml, P<0.001]。MCI组则高于对照组[(0.57±0.08)ng/ml比(0.51±0.07)ng/ml, P=0.03]。MMSE评分≤10分的AD患者血清CX3CL1水平低于MMSE>10分的患者[(0.40±0.07)ng/ml比(0.47±0.11)ng/ml; t=-2.57, P<0.05]。存在脑萎缩的AD患者血清CX3CL1水平低于无脑萎缩的AD患者[(0.41±0.09)ng/ml比(0.51±0.08)ng/ml, t=-3.79, 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D患者血清CX3CL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 r=0.417, P<0.05)。病程时间及MRI脑容积线性指标哈氏值、第三脑室指数及鞍上池指数与血清CX3CL1水平呈负相关( r=-0.638、-0.335、-0.562、-0.393,均 P<0.05)。而MCI患者血清CX3CL1水平与病程,MMSE评分及脑容积线性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r=-0.120、-0.065、0.129、-0.061、0.035;均 P>0.05)。血清CX3CL1预测AD的ROC下面积为0.83(95% CI:0.73~0.92),最佳诊断界值为0.48 ng/mL,其预测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91%。 结论:AD患者血清CX3CL1降低,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萎缩有关;对MCI患者检测血清CX3CL1对AD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别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过程中的关键通路和基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的关键通路和基因。方法:使用质量浓度为1 μg/ml的脂多糖对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建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使用ELISA法和RT-qPCR检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IL-6和TNF-α水平。对建立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的可视化。使用MCODE应用程序提取蛋白互作网络的模块,使用cytohubba应用程序提取枢纽基因。采用RT-qPCR验证枢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对枢纽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其靶向miRNA,预测可能与其作用的药物。结果:经ELISA和RT-qPCR检验,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建立成功。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3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炎症反应、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调节等条目。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构建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了模块分析和枢纽基因的提取,枢纽基因大部分位于模块1内,模块1的种子基因为 S1pr1,枢纽基因包括 S1pr1、 Cxcr4、 Cx3cl1、 Cx3cr1、 Cxcl10、 Cxcl2、 Ccl4、 Ccl5、 Ccl9、 Fpr1。RT-qPCR结果显示,与培养液组相比,脂多糖组中 S1pr1、 Cxcr4、 Cx3cl1、 Cx3cr1的mRNA表达下调, Cxcl10、 Cxcl2、 Ccl4、 Ccl5、 Ccl9、 Fpr1的mRNA表达上调。枢纽基因的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视紫红质样受体、细胞趋化性等条目。预测了可能和枢纽基因作用的miRNA和药物。 结论:通过对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差异表达基因,提取了枢纽基因和种子基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潜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水平与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急慢性带状疱疹(HZ)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L10)的水平,及其与神经痛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共6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HZ组25例,PHN组35例,分别于入院当天测量病变区域的压力疼痛阈值,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腰椎穿刺收取脑脊液2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脑脊液中相关趋化因子含量。结果:HZ组趋化因子CXCL1、CXCL10分别为(24.84±6.97)ng/L、(107.46±28.29)μg/L,PHN组分别为(20.51±3.16)ng/L、(132.98±30.92)μ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1、-3.26,均 P < 0.05);两组趋化因子CCL2、CX3CL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62、-0.23,均 P > 0.05)。两组CCL2、CXCL1、CX3CL1、CXCL10水平均与压力疼痛阈值呈负相关(HZ组: r=-0.84、-0.78、-0.93、-0.86,PHN组: r=-0.71、-0.78、-0.94、-0.76,均 P < 0.01)。 结论:急慢性HZ患者脑脊液中较高的趋化因子水平会使患者的神经痛更加明显,趋化因子参与的神经免疫炎症可能与急慢性HZ的神经痛疼痛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促进单核来源朗格汉斯细胞亚群局部重建维持慢性皮肤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在慢性皮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二硝基氟苯诱导野生型(wild type,WT)和 Cx3 cr1 GFP/GFP基因缺陷小鼠制备急性和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ACD)模型,HE染色检测小鼠耳朵炎症变化及耳朵肿胀程度,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析小鼠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LC)亚群包括经典LC和单核来源LC(monocyte-derived LC, Mo-LC)比例的变化,同时使用紫外线(ultraviolet, UV)照射诱导小鼠皮肤炎症反应模型进行相应细胞亚群的FCM分析;FCM分析Mo-LC表型及功能变化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MHC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人慢性皮肤炎症组织中CX3CL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a、CD14及CD207表达。 结果:在慢性ACD模型中, Cx3 cr1 GFP/GFP小鼠耳朵炎性程度和肿胀程度比WT小鼠明显减轻,而在急性ACD模型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LC细胞比例在慢性ACD模型及UV照射后期(3周)明显降低。此外,与经典LC比较,Mo-LC表达高水平MHCⅡ分子以及炎性因子TNF-α和iNOS。在人慢性皮肤炎症皮损组织中CX3CL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D14 +单核细胞、CD1a +Langerin -细胞明显增多。 结论:CX3CR1在慢性皮肤炎症中可能通过调控Mo-LC局部重建而维持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症脂肪组织中环状RNA表达水平及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肥胖症内脏脂肪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水平。方法:留取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9月收治患者的内脏脂肪组织,根据体重指数,分肥胖(>32.5 kg/m 2)和正常组(<20.0 kg/m 2),选取10份(肥胖组6份,正常组4份)行全转录组测序,比较circRNA表达水平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功能。以Log2(Fold change>1)且 P<0.05筛选差异化表达的circRNA,以 P<0.05为条件筛选富集的通路和分子功能。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有52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Log2 (Fold change)>1,且 P<0.05],其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和"细胞因子-因子受体通路"等通路( P<0.05),筛选出上述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如趋化因子(CX3CL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受体底物2(ISR2)等,这些基因与慢性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结论:circRNAs可能通过调控慢性炎性反应在肥胖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趋化因子CX3CL1及其受体CX3CR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趋化因子CX3CL1及其受体CX3CR1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文章主要阐述趋化因子CX3CL1及其受体CX3CR1的结构与功能,CX3CL1及其受体CX3CR1与AD的关系,CX3CL1及其受体CX3CR1在A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CX3CL1的受体外途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对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趋化细胞因子组织蛋白酶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对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趋化细胞因子CX3CL1(Fractalkine)、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S)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采用来氟米特+常规治疗(来氟米特组),30例采用硫唑嘌呤+常规治疗(硫唑嘌呤组)。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血清Fractalkine、cathepsin S及尿VCAM-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Fractalkine水平均下降( F=123.029、99.041,均 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Fractalkine水平[(2.34±0.95)μg/L]低于硫唑嘌呤组[(2.97±1.01)μg/L],( t=2.489, P=0.016);两组治疗后血清cathepsin S水平均下降( F=106.733和64.928,均 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和9个月血清cathepsin S水平[(24.31±3.15)、(21.72±2.67)μg/L]低于硫唑嘌呤组[(26.92±4.02)、(23.89±2.75)μg/L]( t=2.799、3.101, P=0.007,0.003);两组治疗后尿VCAM-1水平均下降( F=907.450和858.114,均 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尿VCAM-1水平(74.36±9.17)μg/LCr,低于硫唑嘌呤组(86.91±9.22)μg/L Cr( t=5.286, P=0.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均能有效降低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Fractalkine、cathepsin S及尿VCAM-1水平,提示二者在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基质降解与重塑、血管细胞黏附方面作用相当,但在治疗前期来氟米特的效果要优于硫唑嘌呤,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X3CL1/CX3CR1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X3CL1亦称分形趋化因子,是趋化因子CX3C亚类中的唯一成员,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CX3CR1结合,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对CX3CL1/CX3CR1的具体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就CX3CL1/CX3CR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拓展对CX3CL1/CX3CR1作用机制的认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干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趋化因子CX3C配体1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在pSS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pSS患者共103例[合并ILD 42例(pSS-ILD组),非ILD 61例(pSS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6名(健康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指标、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HRCT)及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CX3CL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3组血清中的水平,分析CX3CL1与pSS-ILD和pSS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Pearson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CX3CL1、KL-6在pSS-ILD组比pSS组、健康对照组高[CX3CL1:9.08(3.97,30.56)ng/ml、8.12(6.16,8.89)ng/ml与7.09(5.86,9.07)ng/ml, H=3.53, P=0.019;KL-6:19.08(8.05,24.72)mU/ml、15.9(4.52,19.26)mU/ml与12.74(8.09,16.23)mU/ml, H=9.85, P=0.008];CX3CL1与KL-6呈正相关性( r=0.82, P<0.001)。②CX3CL1的截断值为:9.07 ng/ml,特异度为86.9%,灵敏度为43.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3。③CX3CL1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r=-0.45, P=0.004)、HRCT评分( r=-0.54, P<0.001)、肺动脉高压( r=0.37, P=0.039)、EULAR关于SS疾病活动指数(ESSDAI)( r=0.36, P=0.049)、胸闷气促( r=0.49, P<0.001)有相关性。 结论:血清CX3CL1与KL-6、肺纤维化病变及肺功能损伤程度成正比,趋化因子CX3CL1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pSS-ILD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患儿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CX3CL1和CD40L及TGF-β1水平与患儿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MP)肺炎诱发哮喘患儿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人驱动蛋白(CX3CL1)、CD40配体(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作为A组,92例重症MP感染未诱发哮喘患儿作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清CX3CL1、CD40L、TGF-β1 水平,不同预后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水平,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及联合检查对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A组ORMDL3基因rs7216389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组(65.00%vs.44.57%;79.38%vs.63.59%);A组ORMDL3基因rs4794820位点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组(60.00%vs.42.39%;77.50%vs.61.41%,P<0.05);相比于 B 组,A 组血清 CX3CL1、CD40L、TGF-β1 水平均更高(P<0.05);相比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CX3CL1、CD40L、TGF-β1水平均更高(P<0.05);血清CX3CL1、CD40L、TGF-β1及联合检查预测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6、0.697、0.721和0.900,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P<0.05).结论 ORMDL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CX3CL1、CD40L、TGF-β1与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密切相关,且CX3CL1、CD40L、TGF-β1对重症MP感染诱发哮喘患儿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查的预测价值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