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大量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应用.在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诗词融入生命科学教育的跨学科育人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科学和人文的统一性,通过构建"诗·思"课堂,打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桥梁,开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搭建五育融合的平台,塑造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达到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科学思维、创新生命教育的育人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口腔卫生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口腔卫生士近10年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2日的口腔卫生士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年度发文量、研究方向、研究类型、国家和机构发文情况、发文作者、出版物、基金资助机构以及引用频次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78篇文章,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口腔外科学、公众环境职业健康、卫生保健服务等;文献类型主要以期刊论文和综述论文为主;发表文献最多的杂志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al Hygiene》;出资最多的是美国卫生部人力服务部。结论:随着全球口腔卫生士数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口腔卫生士的培养,欧美等先进国家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完善教育体制、增强治疗干预能力,向着跨学科合作发展。目前,我国尚处于口腔卫生士理论研究及探索阶段,需提高对口腔卫生士领域研究热点的关注度,建议借鉴先进国家口腔卫生士发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的口腔卫生士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医学高等院校为支撑搭建网络开展全科科研助力学科建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与全科医学科研的进展密切相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全科医学科研的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已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较为局限,研究质量普遍不高等。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部分高校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并从全科医学研究投入、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科研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推动全科科研发展的观点。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全科医学研究网络,引导科研基金资助向全科科研倾斜,加强全科医生科研管理培训,探索有效的全科科研知识迁移模式,加快全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全科科研助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为优化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培养情况、转化医学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科研成果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中,68.1%(216/317)的研究生能够主动了解课题研究领域进展,42.0%(133/317)的研究生具有跨学科合作培养的经历,63.1%(200/317)的研究生能够在导师主导下完成转化医学研究,50.5%(160/317)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和报告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但是,51.4%(163/317)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足,30.9%(98/317)的研究生课题汇报频率低,25.2%(80/317)的研究生需要依赖导师的指导来推进课题,尚有47.3%(150/317)的研究生无跨学科培养的经历。结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落实跨学科合作培养和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科研的两大主角(导师+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培养,将转化医学研究落到实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可行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学教育中跨学科教学方法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医科是教育部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和杰出医学科学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战略,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是新医科的重要建设内涵。本文以医工结合为例探索跨学科医学教学方法,提出了基于临床问题的跨学科知识交叉和基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临床最优解决方案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并对选修医疗仪器的临床应用课程的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5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5.3%(143/15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能更好地帮助学习相关临床医学课程,93.3%(140/150)的学生认为有强分析性,88.7%(133/150)的学生认为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学科交叉教育可促进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专科小组导师制在健康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要求从业医师不仅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能够理解并实施以健康管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健康管理策略。为满足这一需求,传统专科培训模式已不足以支撑健康管理医师在这一新兴领域的成长。因此,对培训模式的探索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创新继续教育模式——专科小组导师制,旨在通过结合专科个体化指导、多学科协作以及团队学习,系统提高健康管理学科从业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跨学科决策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健康管理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外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指标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培养护理人才的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是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对比分析了近十年我国和美国、加拿大、欧盟及澳大利亚在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指标研制及内容的异同点,找出我国在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要求的差距,提出未来在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在跨学科或跨专业合作、促进老年人回归社会、照顾者支持等方面加强能力培养,结合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医学教育新理念,促进政府、高等院校、养老服务机构、专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制订养老照护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数据的太极拳与气功在美国的普及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太极拳及气功(TCQ)因显著的防病治病作用等优点在海外受到欢迎,并成为重要的补充及替代疗法(CAM),普及度不断增长。为深入了解TCQ在美国的普及情况,本研究对美国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2007年、2012年、2017年度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Q成人习练人数在美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为1.0%、气功为0.3%,2012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1.1%、气功0.3%,2017年太极拳练习者占比1.5%、气功0.5%。习练原因前3位为: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82.4%,加强精力64.6%,家人、朋友或同事推荐35.1%。TCQ自身优势、美国民众对CAM的需求及相关科研增加等均为支持这一增长的正面因素,但尚存在科研短板及缺乏完善教学体系等问题。我国作为TCQ发源地及最主要科研地,应优化科研方法,加强TCQ教学体系标准化,鼓励跨学科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并与其他相关产业结合,以助力TCQ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虚拟教研室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可以解决高校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的师资配置不足、科研团队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虚拟教研室快速高质量发展,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地方医学院校建设虚拟教研室存在的问题、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可行性,在突出新医科的医学教育内涵建设、注重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建设、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前沿创新的科研平台建设、开辟产教研融合的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建设、完善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及其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