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度脑室内出血对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轻度脑室内出血(IVH)对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的影响,根据其特点指导干预。方法: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出院,合并一种或多种脑损伤高危因素的高危儿,依据头颅超声是否存在轻度IVH诊断分为轻度IVH组和无IVH组,研究对象排除其他脑损伤疾病。采用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评估运动发育,反映头部控制、对视听觉反应、防御运动、躯干运动、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发育。两组均于生后矫正年龄(CA)16周内完成TIMP测试,比较两组TIMP分值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29例新生儿,轻度IVH组98例,无IVH组231例。轻度IVH组TIMP的Z值低于无IVH组(-0.25 ±0.87 比 0.03 ±0.71, P=0.015)。匹配脑损伤高危因素后进一步比较:CA 2~5周,轻度IVH组TIMP评分(分)总分(74.10 ±12.28比84.24 ±7.71)、观察项目(10.57 ±1.47 比11.24 ±1.29)、引出项目(63.17 ±12.13 比73.00 ±7.36)、坐位(9.14 ±2.90比11.65 ±3.26)、仰卧位(22.07 ±4.73 比 24.79 ±3.55)、俯卧位(10.35 ±3.74比12.82 ±3.15)、侧方位(4.00 ±2.85 比5.48 ±2.13)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P<0.05);CA 6-9周,轻度IVH组坐位(10.44 ±4.01 比12.96 ±3.02)、仰卧位(24.04 ±4.60 比26.83 ±3.53)、侧方位(4.83 ±2.53 比6.25 ±2.6)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P<0.05)。CA 12~15周,轻度IVH组总分(104.00 ±12.98比114.10 ±13.16)、引出项目(92.00 ±12.64 比102.00 ±13.10)、坐位(17.00 ±3.50比19.13 ±3.55)、侧方位(7.35 ±2.14 比9.00 ±2.37)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结论:轻度IVH影响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主要表现为CA 2~5周时头控相关能力落后,且趋势会持续至CA 12~15周。脑损伤高危儿合并轻度IVH时应该进行早期运动能力监测及头控能力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红花黄色素A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红花黄色素A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量表进行损伤程度分级,采取红花黄色素A干预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检测第0、3、6天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分析红花黄色素A对重型颅脑损伤炎症和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与轻度颅脑损伤比较,中度和重度颅脑损伤的IL-6、IL-8、TNF-α表达水平高于轻度颅脑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1, P<0.05)。检测第0、3、6天3个时间点IL-6、IL-8、TNF-α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着损伤时间延长,两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21, 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第3天及第6天时间点的IL-6、IL-8、TNF-α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0, P<0.05)。在干预组中,与疗效差比较,疗效好的炎性因子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低于疗效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40, P<0.05)。 结论:红花黄色素A能抑制促炎因子IL-6、IL-8、TNF-α表达水平,改善重度颅脑损伤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中的监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EEG)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的监测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完成aEEG监测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223例。比较aEEG正常组( n=180)和aEEG异常组( n=43)之间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BE)发生率,分析aEEG对ABE的早期诊断作用以及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和头颅MRI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进行关联性分析。 结果:aEEG异常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536.2±154.6)与(422.1±103.0)μmol/L, t=-5.109, P<0.001]和ABE发生率明显高于aEEG正常组[62.8%(27/43)与9.4%(17/180), χ2=62.366, P<0.001]。aEEG对ABE诊断的灵敏度为61.3%,特异度为91.1%。随着ABE由警告期向痉挛期进展,aEEG电压抑制越严重(Gamma=0.847, P=0.003),睡眠觉醒周期越紊乱(Gamma=0.941, P<0.001),痫性放电越频繁(Gamma=0.976, P<0.001)。223例中148例完成BAEP检查,BAEP异常组aEEG异常率明显高于BAEP正常组[32.7%(33/101)与6.4%(3/47), χ2=12.040, P=0.001],且BAEP重度异常组电压异常率高于BAEP轻度异常组[20.6%(7/34)与2.6%(1/38), χ2=5.858, P=0.016],BAEP重度异常组痫性放电率明显高于BAEP轻度异常组[32.4%(11/34)与2.6%(1/38), χ2=11.413, P=0.001]和BAEP中度异常组[32.4%(11/34)与3.5%(1/29), χ2=8.480, P=0.004]。223例中108例完成MRI检查,胆红素脑损伤特征性影像学改变组aEEG监测痫性放电率明显高于MRI正常组[28.6%(10/35)与2.6%(1/39), χ2=9.864, P=0.002]和其他影像学改变组[28.6%(10/35)与2.9%(1/34), χ2=8.451, P=0.004]。 结论:aEEG监测对于ABE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并且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脑损伤在aEEG监测上主要表现为痫性放电增加且多为频繁放电。aEEG监测与BAEP及MRI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致伤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和预后,探究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为儿童TBI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的6 040例TBI患儿,对其致伤因素和预后做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儿童TBI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6 040例患儿中,男3 681例,女2 359例,1~3岁者占比最高为34.0%(2 056/6 040),以轻度损伤为主占93.2%(5 631/6 040)。儿童TBI主要受伤地点为公路占35.9%(2 167/6 040)、家里占31.1%(1 881/6 040),受伤原因以高处坠落和跌倒为主,分别占34.9%(2 107/6 040)、34.5%(2 085/6 040)。1~3岁儿童在家里受伤占41.9%(861/2 056),主要受伤原因为高处坠落;4~6岁儿童在公路受伤占43.8%(828/1 891),主要受伤原因为跌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居住地、是否存在多发伤及脑损伤部位是儿童TBI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χ2=6.58、138.15、4.25,均 P<0.05)。 结论:1~3岁儿童TBI主要发生在家里,4~6岁儿童TBI主要发生在公路,高处坠落和跌倒是儿童TBI主要受伤原因,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及干预措施。居住地为农村、存在多发伤、脑损伤部位为多处的患儿损伤程度更严重,在救治TBI患儿过程中,可据此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快速预判,提高TBI患儿救治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引导呼气末正压在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肺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与传统呼气末正压(PEEP)-吸入气氧浓度(FiO 2)表法引导PEEP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BI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9~59岁[(42.4±7.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2分[(7.7±2.2)分]。ARDS分级:轻度33例,中度26例,重度21例。均按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行机械通气治疗,42例采用EIT技术引导PEEP(EIT组),38例采用传统PEEP-FiO 2表法引导PEEP(传统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12 h,1、3、5 d的最佳PEEP,以及在各自最佳PEEP下的呼吸力学[驱动压(ΔP)、静态顺应性(C St)、机械能(MP)]、肺气体交换[动脉血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氧合指数(P/F)]、气体分布[不均一性指数(GI)、感兴趣区(ROI)1~4]、血流动力学[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情况[颅内压(ICP)、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分级];治疗结局(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6个月生存率)。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EIT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后12 h,1、3、5 d引导的最佳PEEP分别为(7.4±1.0)cm、(8.2±1.2)cm、(9.8±0.8)cm、(8.4±0.7)cm,均高于传统组的(7.0±1.0)cm、(7.6±1.0)cm、(9.0±0.6)cm、(7.2±0.5)cm( P<0.05或0.01)。在各自最佳PEEP下,治疗后12 h,1、3、5 d EIT组ΔP分别为(7.1±1.3)cmH 2O、(7.7±1.3)cmH 2O、(9.5±1.1)cmH 2O、(6.1±1.3)cmH 2O,均低于传统组的(8.9±1.3)cmH 2O、(10.5±1.3)cmH 2O、(11.2±1.2)cmH 2O、(8.7±1.2)cmH 2O( P<0.05或0.01);EIT组C St分别为(51.5±4.2)ml/cmH 2O、(52.9±4.6)ml/cmH 2O、(55.1±4.3)ml/cmH 2O、(57.5±3.6)ml/cmH 2O,均高于传统组的(46.8±3.9)ml/cmH 2O、(47.6±4.4)ml/cmH 2O、(49.9±4.3)ml/cmH 2O、(53.3±3.6)ml/cmH 2O( P<0.05);EIT组MP分别为(7.9±1.8)J/min、(8.8±1.3)J/min、(10.6±1.3)J/min、(7.8±0.9)J/min,均低于传统组的(8.6±1.5)J/min、(9.5±1.0)J/min、(12.2±1.8)J/min、(8.6±0.9)J/min( P<0.05或0.01);EIT组P/F分别为(207.1±7.1)mmHg、(213.1±6.9)mmHg、(239.3±13.1)mmHg、(255.5±11.8)mmHg,均高于传统组的(179.6±7.2)mmHg、(187.8±9.6)mmHg、(212.8±9.6)mmHg、(228.1±12.3)mmHg( P<0.05或0.01);EIT组GI分别为0.381±0.013、0.387±0.012、0.392±0.010、0.395±0.010,均低于传统组的0.403±0.005、0.406±0.005、0.409±0.005、0.411±0.004( P<0.01);两组动脉血pH值、PaCO 2、ROI1~4、HR、CVP、MAP、ICP及rScO 2 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EIT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8.5±9.0)h,短于传统组的(83.1±7.4)h( P<0.05);EIT组VILI发生率为0.0%(0/42),低于传统组的7.8%(3/38)( 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及6个月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机械通气治疗TBI合并ARDS时,与传统PEEP-FiO 2表法相比,EIT技术引导的最佳PEEP更高,在此最佳PEEP下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和氧供,使局部肺通气更均一,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VILI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脑灌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T-proBNP对小儿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及转归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儿伤后24 h内外周血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浓度水平,探讨其判断TBI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67例于2015年11月至2021年3月收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TBI患儿,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3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检测伤后24 h内的血清NT-proBNP,通过比较不同预后组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绘制预后不良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TBI预后判断的价值。所有患儿根据入院24 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颅脑损伤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分析NT-proBNP对TBI病情程度的判断价值。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肌钙蛋白I值(cardiac troponin I,cTnI)与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伤后24 h内外周血血清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P<0.01),ROC曲线显示NT-proBNP最佳阈值540.85 ng/L(灵敏度48.3%、特异度100%)。重度颅脑损伤组NT-proBNP浓度水平高于轻度、中度颅脑损伤组( 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cTnI与NT-proBNP浓度升高无相关性。 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血清NT-proBNP浓度增高的TBI患儿病情更重,预后更差,NT-proBNP可能可作为小儿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与预测预后的风险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术后聚醚醚酮颅骨修补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去骨瓣术后行聚醚醚酮(PEEK)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85例TBI去骨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28例;年龄7~70岁[(40.8±15.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6~15分[15(13,15)分]。患者均择期行PEEK颅骨修补术。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评估预后情况。排除术前GOSE为8分的33例患者后,针对修补前GOSE<8分的52例患者进行GOSE改善程度分析。术后6个月采用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对PEEK颅骨修补的满意度。观察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7个月[6(6,7)个月]。患者术前GOSE为6(5,8)分,术后3个月为6(5,8)分,术后6个月为7(5,8)分。术后3个月GOSE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6个月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5)。在术后3个月时,10例GOSE较术前轻度改善,42例GOSE未改善;而术后6个月时,4例GOSE较术前明显改善,17例GOSE轻度改善,31例未改善( P<0.05)。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43例,比较满意33例,一般7例,不满意2例。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内,2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其中伤口感染1例,新发癫痫1例,硬膜外出血8例,修补部位皮下积液13例,严重感染、皮下积液和材料外露1例,严重感染、新发癫痫和皮下积液1例。2例因并发多种并发症取出材料。其余患者并发症经治疗后明显好转,未影响日常生活。 结论:TBI去骨瓣术后行PEEK颅骨修补,患者预后得到改善,满意度高,术后感染和材料外露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头部遭受外力后发生的短暂性意识及记忆功能障碍,但神经功能学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正常的一种创伤性疾病。目前,因临床表现轻微致早期识别诊断mTBI患者非常困难,传统的用于伤势较重患者的诊疗评估方式并不太适用于mTBI患者,故对mTBI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现围绕mTBI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其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mTBI提供新的诊疗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疑似颅脑损伤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63例,将60例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新生儿分为轻度脑损伤40例、中度脑损伤10例和重度脑损伤组1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无颅脑损伤的正常新生儿20名作为对照组.对新生儿进行颅内MRI检查(临床诊断)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脑损伤类型的诊断情况;记录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结果 63例颅脑损伤新生儿中,经颅脑超声诊断颅脑损伤阳性58例,阴性5例.临床诊断或MRI诊断和颅脑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损伤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或头颅MRI诊断标准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室出血和脑水肿为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各损伤类型颅脑临床诊断或MRI和超声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颅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72±0.07、5.89±0.08,中度颅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80±0.07、5.40±0.07,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85±0.08、5.04±0.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1±0.05、6.18±0.10),轻度颅脑损伤组、中度颅脑损伤组、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PSV分别为(37.28±3.71)、(34.36±3.52)、(30.12±3.08)c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10±4.06)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均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和中度脑损伤组,PSV均低于轻度脑损伤组和中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超声较临床诊断或MRI诊断阳性检测可通过明确颅脑损伤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确定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此对新生儿颅脑损伤检测更提倡应用颅脑超声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轻度创伤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HIC值等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通过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 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互相验证结合的方法,对轻度颅脑损伤下大鼠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损伤进行头部损伤指标(head injury criterion,HIC)等效转换研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60 只,随机分为 0 m对照组、0.5 m前后向和 0.5 m侧向损伤组、1 m前后向和 1 m侧向损伤组(每组 12 只),对照组不进行打击实验.IHC组在打击致伤后和对照组一起进行过量麻醉取材,制作β-APP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并测定切片的脑干锥体束区域内的阳性细胞面积占比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MEP组分组和IHC组相同,在致伤后和对照组一起进行MEP 波幅检测.结果 随致伤高度的增加,致伤组MEP 下降幅度、阳性细胞面积占比及IOD也明显增大.致伤高度较小时,IHC组比MEP 组的灵敏度更高.损伤程度相同时,侧向HIC小于前后向.HIC相同时,侧向的损伤程度大于前后向.结论 利用MEP和β-APP联合评估可以为颅脑前后向-侧向碰撞损伤HIC等效转换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