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艳辉从脾论治劳淋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郑艳辉教授认为,劳淋发病与脾脏虚损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为脾气亏虚、气血乏源,脾虚湿盛、湿热留恋,脾不统血、瘀血入络,治疗以补脾益气通淋、运脾化湿通淋、健脾祛瘀通淋为特色,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刘启泉应用化浊解毒法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的关键环节,延缓或截断本病的进展对降低胃癌的发生意义重大.刘启泉教授提出"浊毒相干为害"贯穿本病始终,临证时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灵活应用理气化湿、清热活血、健脾运脾、温肾滋阴等法以化浊解毒,同时,对无证可辨、有病可医者,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精准用药,延缓病势,遏制进展,颇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运脾化湿清肺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肠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脾虚型AD患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治疗组给予运脾化湿清肺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ORAD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26/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后两组患儿SCORAD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4周、第8周后治疗组患儿SCORAD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脾化湿清肺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脾虚型AD效果显著,并可降低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的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能量平衡理论论述健运中焦法在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肥胖是全球性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以能量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藏象学说对人体中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分析肥胖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阐述中医藏象学说、健运中焦法在减肥中的作用机制、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探索中、西医学理论认知的相通之处,为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肥胖提供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说和养生观念认为中焦是人体能量代谢的枢纽.通过均衡膳食可以起到运脾化湿之功;健四肢、强筋肉达到疏肝健脾之效;畅情志、利胆胃维持易瘦体质.由此中焦健运,斡旋升降,则痰湿膏脂代谢有度;五脏六腑运转协调,能量代谢稳定平衡,则体质量可控,肥胖得治.在临床方面,也可以通过疏肝健脾,祛湿化痰,和胃利胆的思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结合饮食、锻炼、情志等方面的调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运脾和胃、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虚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
编辑人员丨2024/5/11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以反酸、烧心为主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治疗难度较大.脾虚湿热型作为本病常见的证候类型,病因病机复杂,总体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原因,湿热内蕴为标.发病的病机关键为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日久脾虚,湿热内生.临床上常以中西医结合共治此病,可获得较显著疗效.中医治疗常以调畅气机、运脾和胃、辛开苦降为主,用药大多以补气药、理气药及清热药为主,通补兼施,补而不滞,和法缓治,总体以调畅气机为要,以四君子汤合清胃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本研究从脾虚湿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附验案1则佐证,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TCMNPAS)v1.0 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菊花、金银花、黄芩、土茯苓、白鲜皮、白术、甘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获取AD疾病靶点,并借助jvenn平台得到运脾化湿清肺汤与AD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 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从而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TCMNPAS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运脾化湿清肺汤活性成分 243 个、作用靶点 344 个.AD疾病靶点 145个,两者的交集靶点15 个.针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得到4 个核心靶点,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GO功能分析主要涉及对病毒、细菌、脂多糖的应答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55 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活性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和结合能力.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可能通过三甲氧基黄酮、陈皮素、孕烷醇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CXCL8、MAPK1 等靶点,调控TNF、FoxO、HIF-1 等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AD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朱永康运用"运脾法"治疗外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6
外科腹部手术后由于疾病本身、术前肠道准备、麻醉等多种因素,常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现代医学对此缺乏针对性强且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是创新之举,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是现代医学治疗的有力补充.朱永康教授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实践,认为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障碍属于虚实夹杂之证,病机重点是"滞",治法核心在"运",擅长采用"运脾"之法,并随证予以灵活变化.针对脾气阻滞证,使用理气运脾法,予木香槟榔丸加减;针对湿困气滞证,使用化湿运脾法,予参苓白术散加减;针对食积气滞证,使用和胃运脾法,予保和丸加减;针对脾虚气滞证,使用益气运脾法,予异功散加减.四种运脾法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郭绍举辨证治疗泄泻用药规律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分析郭绍举教授门诊治疗泄泻病例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泄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郭绍举教授于2011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治疗泄泻病例的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用药频次情况.[结果]纳入分析的2632份病例中,共涉及中医证型23种,频次最高的3种证型为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涉及病位证素8个,居前3位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胃;涉及病性证素8个,居前3位的病性证素为湿、寒、热;涉及中药212味,频次较高的依次为白术、茯苓、陈皮等.[结论]郭绍举教授辨治泄泻的思路如下:脾虚湿盛为泄泻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湿邪是促进泄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后期易夹杂阴虚、阳虚、气血两虚等复杂证候表现;治疗以健脾、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常根据病情发展及寒热虚实辨证配伍涩肠药、理气药、健脾药等.郭绍举教授辨治泄泻的用药规律可为岭南地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严光俊从"痞积转化"论治肠息肉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严光俊教授认为,"痞积转化"是肠息肉发生及癌变的重要病机,"痞化为积"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脾虚为"痞积转化"的土壤;湿热、浊毒、痰瘀等病理因素则是"痞积转化"的种子.严教授治疗肠息肉,以通痞消积为治疗原则,"通"最为关键.扶正以补脾、运脾为主要治法,方用四君子汤补健运皆兼顾.若大便干燥用生白术20~30 g,大便溏软者用炒白术12~20g;气虚兼有内寒者,可用黄芪,兼阴虚或气胀,宜用山药;伴有腹胀,舌苔白腻者,用苍术、厚朴、陈皮、白蔻仁等;脾胃虚寒,可用吴茱萸、肉桂、炮姜等以温脾助运;若虚寒气血凝滞,可加白芍养血,赤芍活血散瘀,木香行气止痛.祛邪以行气调中、化痰活血、除湿清热、化浊解毒为法.行气调中,药用紫苏梗、陈皮、木香、香附、枳壳、厚朴、柴胡、郁金等;化痰活血,宜将活血化瘀药当归、川芎、丹参、赤芍、鸡血藤等与三棱、莪术、金刚藤、山慈菇、浙贝母、瓦楞子、夏枯草、半夏等化痰散结药同用;除湿清热,方用三仁汤、半夏泻心汤;化浊解毒,药用白花蛇舌草、白英、半枝莲、半边莲等,以祛湿之功化其"浊",以清热之力解其"毒",同时与芳香化湿之药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程家正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程家正教授以运脾化湿法治疗小儿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虚湿盛是小儿慢性泄泻发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重视运脾化湿是其治本之道,提出健脾养胃为治疗小儿慢性泄泻之大法;同时注重益气养阴、培补肾阳、温补脾肾,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再佐以中药外治.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