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黑龙江省中学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2022年黑龙江省中学生近视情况,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黑龙江省中学生99 114人开展健康危险行为专项调查,使用5米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台式电脑验光仪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测.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总体近视率为72.44%,其中初中生70.50%,高中生76.91%,职高64.47%.城区学生近视率高于郊县;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38,95%CI:1.35~1.43)、经常或总是调换座位(OR=1.20,95%CI:1.15~1.25)、每天放学后读书写字时长(h)≥2(OR=1.11,95%CI:1.07~1.14)、一周参加文化类补习班时长(h)≥2(OR=1.07,95%CI:1.03~1.11)、父母经常或总是提醒注意读写姿势(OR=1.14,95%CI:1.10~1.19)、每天用电脑时间(h)≥2(OR=1.19,95%CI:1.24~1.45)、过去一周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11,95%CI:1.06~1.16)、近距离用眼多长时间休息一次眼睛(h)≥1(OR=1.11,95%CI:1.08~1.15)、平均每天室内静坐时间(h)≥8(OR=1.15,95%CI:1.12~1.19)是近视的危险性因素;郊县(OR=0.95,95%CI:0.92~0.98)、经常根据自身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OR=0.94,95%CI:0.91~0.97)、课间在户外活动(OR=0.91,95%CI:0.89~0.94)、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超过 33 cm(OR=0.84,95%CI:0.81~0.88)、每天看电视时长(h)≥2(OR=0.84,95%CI:0.80~0.88)、每天白天户外活动时间(h)≥2(OR=0.93,95%CI:0.90~0.97)、平均每天睡眠时间(h)≥8(OR=0.80,95%CI:0.78~0.83)为近视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近视与居住地区、性别、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分析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在我院检查的146例学龄期儿童,根据医学验光检测结果分为近视组(26例)与无近视组(120例),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及其家长展开调查.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学龄期儿童发生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参与检验的146名学龄期儿童,其中近视儿童26例,儿童近视率为17.8%(26/1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挑食、看电子产品时间、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无做眼保健操习惯等均属于影响学龄期儿童近视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挑食、电子产品观看时长、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看书写字及昏暗环境看书写字均是导致儿童眼睛近视的高危因素,父母及老师均需对以上因素给予重视,并纠正儿童不良用眼习惯,指导并监督其养成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提高儿童视力保护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联合老视矫正方案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能否治疗老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老视指因年龄增长,眼部的调节力不足以胜任日常近距离视物需求的一种现象。现代社会40岁以上想摆脱老视和屈光不正带来视觉困扰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为临床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涌现出多种可联合的老视矫正技术和方案。然而,联合各种老视矫正方案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能否治疗老视,值得临床加以关注。本文基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及各种老视矫正方案的机制,深入分析联合老视矫正方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目的和效果,提出目前该手术仅可发挥矫正老视的作用,并应以此正确开展手术,希望与眼科同道共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长期视觉质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后中长期视觉质量,并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植入术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08例141眼,根据植入的IOL分为MIOL组55例76眼和SIOL组53例65眼。术后2年对2个组患者术眼裸眼远、中、近视力,矫正远视力,等效球镜进行检查;绘制术眼离焦曲线;采用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测定术眼全眼高阶像差、Strehl比值、调制传递函数(MTF);采用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评估术眼对比敏感度;采用美国《MIOL植入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汉化版对2个组患者视觉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年MIOL组裸眼中、近视力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年平均离焦曲线结果显示MIOL组于0.0 D和-3.0 D处出现2个峰值,且在0.0~-3.0 D之间形成宽平台,下降趋势平缓。5 mm瞳孔直径下,MIOL组全眼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二阶散光值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OL组Strehl比值小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 mm瞳孔直径下,MIOL组在5、10、15、20、25和30 c/d空间频率的MTF值稍小于SIOL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3、6、12和18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在明视、暗视及有、无眩光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OL组55例患者中54例脱镜,占98.18%,SIOL组53例患者中28例脱镜,占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37, P<0.01)。MIOL组55例患者中4例出现眩光、光晕等视觉干扰症状,占7.27%,SIOL组53例患者中1例出现视觉干扰症状,占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6, P=0.382)。MIOL组在近距离、中等距离视物及总体视力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SIOL植入术比较,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术可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全程视力和较好的对比敏感度,且光学干扰现象发生率低,术后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短暂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短暂性近视(NIT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纳入2021年1—6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6~18岁近视儿童青少年144例(144眼)。采用计算机区组随机方法将受检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和空白溶媒滴眼液每晚睡前双眼滴眼1次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用药后1周、2周以及停药后2周测量并记录受检者的初始NITM值、屈光度、瞳孔大小、眼压、滴药后眼部耐受性评价等,并计算初始NITM值较基线的差值百分比,同时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初始NITM值较基线时降低≥60%者判定为有效,较基线时降低<60%者判定为无效。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7例(127眼)受检者,年龄(9.3±1.9)岁,其中研究组62例(62眼),对照组65例(65眼)。对照组、研究组基线初始NITM值分别为(-0.43±0.15)D和(-0.41±0.13)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5, P=0.517)。用药1周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1%,研究组为58.1%,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85, P=0.091);研究组的初始NITM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4, P=0.016)。用药2周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9.2%,研究组为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56, P<0.001);研究组的初始NITM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4±0.20)D vs.(-0.33±0.29)D, t=6.52, P<0.001]。研究期间组间患者在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指标、用药后不适症状、耐受性评分和心率、血压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能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NITM程度,并且安全性较好,可作为近视防控的临床治疗选择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使用远像光屏进行阅读学习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远像光屏进行阅读学习的效果与舒适性。方法:前瞻性交叉试验。于2021年7月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招募成年受试者39人,男性16人,女性23人,年龄(26.4±4.5)岁。按区组随机方法决定先用印刷品阅读(19人)和先用远像光屏阅读(20人),先后阅读打印在纸张上(印刷品)的和显示在远像光屏上的数字校正表,之间休息2 h。记录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及阅读正确率,记录每次阅读前后的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屈光度数、闪光融合频率(CFF)、视疲劳评分、立体式锐度等的变化值。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受试者阅读印刷品的阅读速度、阅读正确率、阅读效率分别为(41.2±11.6)组/min、80.7%±13.3%和(32.4±7.4)组/min,阅读远像光屏的阅读速度、阅读正确率、阅读效率分别为(41.7±11.1)组/min、76.4%±12.6%和(31.1±6.4)组/min,阅读速度( t=-0.462, P=0.648)和阅读效率( t=1.954, P=0.05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阅读正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6, P=0.032)。受试者在阅读印刷品后右眼和左眼视力分别下降0.014±0.032、0.013±0.050,而阅读远像光屏后分别提高0.007±0.033、0.007±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眼 t=2.592, P=0.013;左眼 t=2.154, P=0.038)。阅读印刷品后右眼、左眼近视度数分别增加(0.07±0.29)和(0.06±0.24)D,阅读远像光后则分别增加(0.01±0.29)和(0.02±0.28)D;阅读印刷品后CFF降低(0.1±1.0)Hz,阅读远像光屏后增加(0.3±1.2)Hz;阅读印刷品和远像光屏后视疲劳主观量表评分均增加;但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使用远像光屏进行阅读不影响阅读效率或额外增加视疲劳的程度,能够避免近距离阅读印刷品引起的视力的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常规斜视矫正术的Ⅲ型ACCE患者31例,年龄14~39岁。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双眼的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术中测得的内直肌附着点、术前与术后的斜视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资料,随访时间6~12(7.4±2.6)个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的差异,采用传统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远立体视的变化,采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近立体视锐度的变化。结果::31例Ⅲ型AACE患者中,高度近视3例(10%),中度近视25例(81%),低度近视2例(6%),正视1例(3%)。所有患者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6~10) (7.8±1.1)h,内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的平均距离为(4.9±0.1)mm。术前患者看近(33 c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35 PD,看远(6 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40 P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136, P=0.00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术后患者看近与看远的斜视度的中位数均为0 PD;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斜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Z=-4.865,均 P<0.001)。患者术前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4°,术后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149, P=0.002)。与术前相比,术后有16例(84%)患者恢复了远立体视,19例(95%)患者恢复了近立体视功能,术前与术后的远立体视功能( χ2=14.063, P<0.001)、近立体视功能( χ2=24.000, 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内直肌附着点靠前、中度近视可能是Ⅲ型ACCE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按照常规手术量行斜视矫正术能有效改善Ⅲ型ACCE患者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近立体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年视觉质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三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1年视觉质量。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1例41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三焦点IOL组20例20眼和单焦点IOL组21例21眼,分别植入AT LISA tri 839MP三焦点IOL和603P单焦点IOL。术后随访1年,检测2个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远距离视力(UC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C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远视力矫正下的中距离视力(DCIVA)和远视力矫正下的近距离视力(DCNVA);采用OQAS Ⅱ检测患者点扩散函数(PSF)、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斯特尔比率(SR),以及对比度分别为100%、20%、9%时的OQAS Ⅱ值(OV 100%、OV 20%、OV 9%)及客观散射指数(OSI);采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评估患者的波前像差,包括全眼总像差(TA)、总高阶像差(tHOAs)、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总低阶像差(tLOAs)、离焦、散光,所有像差值用均方根表示;采用综合验光仪检测2个组患者术眼不同调节范围内的视力,并以高于0.5 LogMAR视力绘制离焦曲线图;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以Sellman法量化分析2个组患者IOL区域内后囊膜混浊(PCO)发生程度;采用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对视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后1年,三焦点IOL组患者UCIVA、UCNVA、DCIVA和DCNVA明显优于单焦点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OQAS Ⅱ视觉质量指标显示,三焦点IOL组患者MTF截止频率、SR、OV 100%及OSI值明显高于单焦点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2个组患者各波前像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离焦曲线显示,单焦点IOL组组患者在-1.0、-1.5、-2.0、-2.5、-3.0、-3.5 D时(即相当于1 m、66 cm、50 cm、40 cm、33 cm、29 cm)的LogMAR视力明显高于三焦点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焦点IOL组PCO例数多于单焦点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1.0, P<0.001)。三焦点IOL组的VF-14评分为87.99±1.09,明显高于单焦点IOL组的81.4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01, P<0.001)。 结论:三焦点IOL植入术后1年患者全程视力及主观视觉质量、客观视觉质量均优于单焦点IO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矫正状态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近视儿童青少年在不同矫正状态下的近视进展情况,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研究。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桓台县抽取4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在校学生共4 657例。对其中配戴框架眼镜者根据近视矫正状态分为近视足矫组和近视欠矫组,以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度(SE)变化量和眼轴长度(AL)增长量评估2组儿童青少年随访1年近视进展情况,SE变化量=基线SE-随访SE,AL增长量=随访AL-基线AL。通过PSM对2组儿童青少年的基线特征进行1∶1匹配,得到组间基线均衡的样本。经PSM后,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SE变化量和AL增长量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矫正状态对近视进展的影响。 结果::共纳入近视儿童青少年458例,年龄6~14(10.7±2.0)岁,男生48.9%(224/458)。PSM后,近视足矫组156例,近视欠矫组156例,2组的性别、年龄、基线SE和基线AL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近视足矫组相比,近视欠矫组的SE变化量和AL增长量均较大( Z=-4.91, P<0.001; Z=-6.14, P<0.001)。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基线SE、基线AL、父母近视、室内近距离用眼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后,近视欠矫与SE变化量( β=0.29,95% CI:0.18~0.39, P<0.001)、AL增长量( β=0.17,95% CI:0.13~0.21, P<0.001)均呈正相关。 结论::近视欠矫可能会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加快,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及时对近视儿童青少年进行足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焦点散光IOL植入和双焦点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双焦点散光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和双焦点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抚顺市眼病医院拟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且角膜散光度数为0.75~2.50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7例。患者均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根据自愿原则,其中3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AcrySof IQ ReSTOR Toric IOL作为ART组,35例患者植入AcrySof IQ ReSTOR IOL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s)作为LRIs组。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近视力(UNVA)、对比敏感度和阅读功能等检查,对残余散光进行Alpins矢量分析,并通过视觉质量量表对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阅读功能检查采用Radner-Vissum测试进行。术后视觉质量评估采用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别计算2组多因素校正后视觉质量量表各项分数,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与ART组相比,LRIs组差异向量[(0.52 ±0.45)D vs.(0.79±0.53) D, t=-3.30, P=0.003]、误差值[(-0.17±0.68)D vs.(-0.37±0.74)D, t=5.24, P<0.001]、错位角绝对值[(-3.39±38.62)° vs.(-2.86±24.71)°, t=-2.10, P=0.036]、矫正指数(0.79±0.71 vs. 0.64±0.73, t=2.04, P=0.045)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RT组成功指数(0.47±0.36)小于LRIs组(0.6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 P=0.023)。2组术后对比敏感度(包括明视和暗视)、阅读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RT组患者视远脱镜率得分为87.49±15.56,高于LRIs组患者(78.98±1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2, P=0.048),其余视觉质量亚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RT植入和ReSTOR联合LRIs均能有效地矫正白内障患者散光并解决患者术后视近、视远的脱镜需求。ART植入矫正散光客观效果更好,但2种术式在改善患者主观视觉质量方面,尤其在近距离用眼方面效果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