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AS急性期住院患者 9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8 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 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酉时雷火灸及通督推拿法.治疗两周后评估疗效.治疗前、治疗 2 周比较两组中医主症评分,根据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综合评估患者脊柱功能,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时两组中医主症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枕墙距小于治疗前,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ESR、CRP、MMP-3、IL-6、IL-1β、TNF-α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AS寒湿痹阻证急性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脊柱功能,降低急性炎症反应,且安全性有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调督通脉正脊法"分节段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与常规针灸和常规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相比,研究调督通脉正脊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颈心综合征提供选择方案.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老年医学科门诊临床诊断为颈心综合征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调督通脉正脊"组、常规推拿组和常规针灸组,每组15例."调督通脉正脊"组采用3种方法:针刺、推拿和整脊疗法.常规推拿组采用交感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案,常规针刺组采用颈椎病、心悸篇治疗方案.每周治疗3次,持续4周.1个月后,从主症、次症、后续随访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在减轻颈心综合征患者包括心悸、胸闷与胸痛的主症方面,调督通脉正脊治疗优于常规推拿治疗(P<0.05),而常规推拿治疗优于常规针灸治疗(P<0.05).针刺法、推拿法与调督通脉正脊治疗均能改善颈心综合征患者的次症即颈项肩胛疼痛,但在减轻患者颈项肩胛疼痛效果方面,调督通脉正脊治疗要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与推拿治疗(P<0.01),而针刺治疗与推拿治疗无差别(P>0.05).在改善颈心综合征的焦虑情绪方面,针刺法要优于调督通脉正脊,而调督通脉正脊要优于推拿(P<0.05).针刺法与推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同,而调督通脉正脊治疗的总有效率要优于针刺法与推拿治疗(P<0.05).结论 调督通脉正脊法是在临床中总结经验得出一套可行的方法,突出以手法整复作用于脊椎及其小关节经络腧穴,以期达到平衡阴阳、疏经通络、理筋整复、调理气血,恢复肌肉力学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平衡.调督通脉正脊法在缓解颈心综合征患者心悸、胸闷、胸痛、颈肩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总有效率也是要优于推拿法、针刺法,调督通脉正脊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调督通脉正脊法"分节段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通过与常规针灸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相比,研究调督通脉正脊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临床诊断为颈心综合征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每周治疗三次,连续治疗四周后,从主症、次症、后续随访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调督通脉整脊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综合疗效更佳显著.结论 调督通脉正脊法在缓解颈心综合征患者心悸、胸闷、胸痛、颈肩痛方面有明显优势,总有效率优于推拿法、针刺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通督扶正推拿法对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客观评价通督扶正推拿法(以下简称“推拿组”)、常规干预法(以下简称“对照组”)对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中扭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异常运动数量的影响,判断早期应用中医特色推拿手法对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按1:1比例收集120例早产儿,推拿组与对照组各60例,于出生后第7天开始治疗,连续2周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进行第二疗程,以此类推直至纠正胎龄至55周,完成早产儿GMs中扭动运动、不安运动阶段异常结数量评价.结果:推拿组与对照组在正常扭动运动数量增加和异常扭动运动数量减少方面均P<0.01,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推拿组与对照组在正常不安运动数量增加和不安运动缺乏数量减少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督扶正推拿法早期干预可减少早产儿GMs异常扭动运动、不安运动缺乏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的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建仲通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建仲教授为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教授与贺振中教授在王中衡教授“通督推拿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推拿技术与西方整脊疗法相融合,创立了富有中医特色的整脊推拿疗法“通督正脊术”.在此基础上,李教授结合中医内治法,提出以通达任督气血为中心的“通督辨治法”,丰富和发展了通督正脊流派的中医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疏经通督推拿法对后循环缺血病人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疏经通督推拿法对后循环缺血病人TCD检查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后循环缺血病人按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西医药组和推拿法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方案相同,西医药组和推拿法组病人均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3次/日,1片/次,共2周)治疗,在基础疾病稳定后推拿法组给予疏经通督推拿法(1次/日,连续5次后间隔2日,共2周).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TCD检查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推拿法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西医药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5);推拿法组治疗2周后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峰流速、收缩期峰流速、TCD搏动指数、TCD阻力指数等TCD检查指标低于西医药组(P<0.05);推拿法组治疗2周后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高于西医药组(P<0.05).结论 疏经通督推拿法在后循环缺血病人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改善后循环缺血病人TCD指标和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督调神推拿法对儿童抽动障碍影响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推拿法对儿童抽动障碍(TD)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T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行为干预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推拿法.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最终完成试验者121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YGT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YGT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推拿法治疗TD的临床疗效较佳,且符合患儿与家长的亲子互动需求,患儿依从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通推拿法配合温经通督针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三通推拿法配合温经通督针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0例,根据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三通推拿法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三通推拿法+温经通督针刺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随着时间延长ODI、JOA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周的ODI、JOA评分相同时间节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随着时间延长疼痛VAS评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周的疼痛VAS评分相同时间节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通推拿法配合温经通督针刺的治疗方式可避免患者机体手术创伤,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而加速患者恢复进程,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推拿治疗失眠的手法及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近20年来治疗失眠的手法及腧穴的选取,为推拿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并整理2001年1月—2021年12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类文献,通过筛选后建立推拿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SPSS Modeler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92篇,涉及7大类26种推拿手法、腧穴194个,其中按法频次最高,揉法次之;腧穴中频次前3位的有百会穴、印堂穴、太阳穴;关联程度网络图显示,腧穴中太阳、印堂、百会、神庭具有强链接,手法以按法、摩法、拿法间关联性强;在配伍中,多以按法配伍摩法与其他手法,太阳、印堂、百会为主配伍其他腧穴来治疗失眠.通过聚类分析,腧穴及手法分别获取3个聚类群.结论 推拿治疗失眠以挤压类手法为主,辅以摩擦类手法,遵循头腹结合、神脏同调的治疗原则;以选取近部腧穴为主,配合任督二脉的腧穴.按法、摩法、太阳、百会、印堂、中脘、气海、关元可作为新的核心处方.发挥手法和腧穴的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