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培酮联合地西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地西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限定选取病例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将6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时单一给予地西泮,研究组在治疗时给予利培酮联合地西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25, 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总评分)分别为(26.07±3.70)分比(16.38±2.04)分、(24.04±2.98)分比(13.86±1.84)分、(44.06±5.28)分比(31.83±4.04)分、(91.84±9.76)分比(40.84±6.26)分;研究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别为(25.84±3.82)分比(10.30±1.17)分、(24.48±3.26)分比(7.48±0.82)分、(43.28±5.21)分比(21.06±3.72)分、(92.06±9.85)分比(68.27±7.02)分;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14.16、17.34、10.74、15.97,均 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12.64±2.50)分比(13.87±2.16)分、(12.47±2.12)分比(13.28±2.18)分、(9.54±2.16)分比(14.20±1.27)分、(10.97±1.84)分比(12.78±2.42)分;研究组分别为(12.68±2.53)分比(15.37±2.07)分、(12.49±2.14)分比(14.90±2.20)分、(9.37±2.14)分比(15.03±1.27)分、(10.94±1.81)分比(13.86±2.18)分;研究组治疗后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2.74、2.86、2.50、2.81,均 P < 0.001)。两组治疗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9, P=0.022)。 结论:利培酮联合地西泮有利于促使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性格色彩分析学护理结合护理标识改良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护理标识改良基础上联合性格色彩分析学护理对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护理标识改良干预)与观察组(51例,采用性格色彩分析学+护理标识改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SAS评分、SDS评分)与躯体状态(BPRS评分、SDSS评分)变化,以及干预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认知障碍检查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状态与躯体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BPRS评分、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BPRS评分、SDS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障碍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护理标识改良基础上联合性格色彩分析学护理能够改善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患者躯体症状有积极作用,有利于降低认知障碍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用于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及戒酒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用于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对心理状态及戒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戴庄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绘画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干预,绘画组患者实施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并进行电话随访。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量表(SCS)〕、营养情况〔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者戒酒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PG-SG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绘画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两组患者SCS、GQOLI-74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绘画组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干预期间,绘画组患者戒酒情况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用于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及戒酒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二维应变参数结合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左心功能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二维应变及应变率结合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55 例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多普勒资料,同时选择同期 110 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心脏形态、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及心肌应变、应变率等相关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腔增大以左心房、左心房室为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E峰与 A 峰比值(E/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室间隔处、二尖瓣环侧壁处射血时间(ET)均低于对照组,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 GLS及各节段心肌 S、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二维心肌应变参数结合组织多普勒 Tei 指数对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早期心脏超声监测,可及早发现心功能异常,在心肌损害早期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应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奥沙西泮替代酒精依赖所致成瘾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7岁,因“长期大量使用奥沙西泮2年,停服后出现心慌、心急半年”为主诉于2017年10月29日人住新疆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病房.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学会饮酒,当时饮酒量及饮酒次数均不多,家人也未在意.于12年前,患者开始大量饮酒,几乎每日都要饮,每日饮酒量约为500ml(52°)白酒,停止饮酒后逐渐出现心慌、心急、坐立不安、全身大汗淋漓等情况,饮酒后上述情况明显缓解.2年前,患者自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就诊于当地的医疗机构,诊断“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依赖综合征,戒断状态”.在治疗上给予苯二氮革类药物奥沙西泮,30 mg,4次/d替代治疗.住院治疗2月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一直坚持戒酒,并未停止也未减少使用奥沙西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酒精依赖所致震颤谵妄误诊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摘要患者, 男性, 29岁, 因"意识不清、言行紊乱、大喊大叫1周"为主诉于2018年2月21日入住新疆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患者于1周前坐火车由四川老家来疆务工, 刚上火车时患者并无不适主诉.火车行驶1日后, 患者逐渐出现心慌、心急、坐立不安、全身大汗淋漓, 不停地在车厢里来回走动等情况, 同行人员也未在意.2日后患者下火车, 在出站大厅给同行人员说"大厅里不安全, 有人跟着自己, 有人要害自己", 并且拿出电话报警, 要求警察保护自己, 并且在出站大厅里大喊大叫.当地民警接警后赶到现场, 发现其言行紊乱, 胡言乱语, 在车站大厅脱光衣服到处乱跑, 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疗机构, 诊断"急性而短暂的精神障碍".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及口服氯氮平片50 mg, 每晚一次.住院2天后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并出现意识不清, 不认识家人, 双手凭空乱抓, 有时大喊大叫, 有时喃喃自语, 白天情况稍好, 晚间情况严重.家人自觉治疗效果欠佳, 要求转入我院进行进一步指导诊治.患者来我院就诊时, 询问患者既往平素体健, 无高热、惊厥、昏迷、抽搐史、自杀、自伤等病史;反复追问患者家属, 既往是否出现类似情况, 家属均予以否认;既往有长期饮酒病史, 每日饮酒量为白酒 (50°) 300-400 ml, 几乎每日都饮酒, 从未间断;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7.9℃, 脉搏120次/分, 血压172/124 mm Hg, 呼吸17次/分;心率120次/分, 律齐, 未问及病理性杂音;肺腹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四肢肌张力亢进,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暂未引出.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 (时间、地点、人物) 定向力欠完整, 自我定向力完整, 无自知力;被约束于床上, 双手不停地做搓丸动作;面部表情紧张害怕;在精神检查中, 不时地大喊大叫, 故精神检查无法深入进行.入院时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20次/分;脑电图出现高幅锐波及棘波, 提示异常脑电图;酒精戒断症状评估量表CIWA (修订版) 评分17分, 属于重度戒断状态.由于患者既往存在长期大量饮酒史, 在停酒后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结合病史及目前精神状况检查, 修订患者目前诊断"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谵妄的戒断状态".在治疗上给予地西泮注射液30 mg, 1次/日静脉滴注及口服奥氮平片5 mg, 1次/晚控制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治疗1周后患者谵妄状态消失, 停用地西泮注射液, 一直口服奥氮平片5 mg, 1次/晚治疗;待患者意识完全清晰时, 询问患者发病时情况, 患者呈现片段记忆, 对于很多细节问题, 无法准确回答.住院4周后, 患者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停服奥氮平, 获临床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行为,并分析其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其危险行为的预测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危险行为,根据患者是否具有攻击行为分为两组,其中61例具有攻击行为(MOAS总分≥4分)者纳入观察组,39例无危险攻击行为(MOAS总分<4分)纳入对照组.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及饮酒情况、社会环境、生物学特征、病史以及危险行为史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是否单独居住、精神认知状况(妄想、思维障碍、睡眠障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小学文化以下(55.73%vs 25.64%)、城镇人口(29.51%vs 53.85%)、单亲家庭(29.51%vs 89.74%)、儿童时具有不良经历(47.54%vs 20.51%)、既往危险行为史(34.42%vs 12.82%)、合并其他疾病(47.54%vs 25.64%)以及易激怒(62.30%vs 38.46%)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文化以下、儿童期具有不良经历、既往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疾病、易激怒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危险行为的危险性评估以及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的诊治与干预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1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相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I-74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负性情绪,强化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行为,对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酗酒者癫痫发作的亚急性脑病(SESA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酗酒者癫痫发作的亚急性脑病( subacute encephalopathy with seizures in alcoholics syndrome,SESA综合征)于1981 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为慢性酒精滥用所致[1,2].SESA综合征多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脑电图偏侧周期性放电等.多数患者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3].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SESA综合征报道如下,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酒精相关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饮酒者超过20亿,其中7630万人可以被诊断为酒精使用所致障碍,而有害使用酒精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5%以上 [1],酒滥用和酒依赖已然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而在我国,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酒精使用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为1.8%,终生患病率为4.4% [2],人均酒精消费量自2005年至2016年从4.1L升至7.2L,增幅76%,而终生戒酒率却自50.9%降至42.1% [1].2020年Lancet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中提示饮酒是25~49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2019年有近250万人因饮酒导致死亡,其中有超过200万为男性 [3].酒精带来的任何健康益处或许都会被其毒性作用所掩盖 [4],它不仅危害个人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本文就酒精相关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做一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