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生菌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日至2022月3月20日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VLBWI 446例,依据喂养方式和是否接受早期益生菌补充分为母乳组(119例)、母乳+益生菌组(108例)、配方奶组(115例)和配方奶+益生菌组(104例)。各组喂养方案参照2013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进行,益生菌补充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用药剂量0.25 g/次,2次/d,共2周,鼻饲或奶瓶给药。观察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并比较出生28 d各组体质量、头围、身长等早期生长发育指标平均增加情况。结果:母乳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组[40.3%比47.8%、(13.2±2.4)比(14.9±1.9)d、(26.5±7.5)比(29.8±9.6)d],出生28 d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平均增加值也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组[(15.4±2.7)比(17.7±3.7)g/d、(5.8±1.0)比(6.2±1.0)mm/周、(6.8±0.7)比(7.3±0.8)mm/周],但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高于配方奶组[(6.2±1.2)比(5.3±1.4)d](均 P<0.05)。母乳+益生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母乳组[34.3%比40.3%、(5.4±1.2)比(6.2±1.2)d、(10.4±1.9)比(13.2±2.4)d、(22.9±5.6)比(26.5±7.5)d],出生28 d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平均增加值均显著高于母乳组[(17.2±3.5)比(15.4±2.7)g/d、(6.2±1.0)比(5.8±1.0)mm/周、(7.2±0.8)比(6.8±0.7)mm/周](均 P<0.05)。母乳+益生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益生菌组[34.3%比47.1%、(10.4±1.9)比(15.3±2.0)d、(22.9±5.6)比(30.4±8.2)d](均 P<0.05),但两组间早期生长发育指标平均增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配方奶+益生菌组与配方奶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改善母乳喂养VLBWI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结局和促进早期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200 例 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治疗 2 周,对比各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统计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血清IL-6、TNF-α、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 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升高(P<0.05),3 个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 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在治疗小儿FD中均取得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药熏蒸联合温阳止泻汤治疗ICU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温阳止泻汤内服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脾肾阳虚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ICU患者脾肾阳虚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药熏蒸腹部神阙、气海、关元三穴配合口服自拟温阳止泻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腹泻持续时间,每日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以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便杆球比例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有效率为5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形状、肠鸣音及腹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粪便的次数、性状及腹泻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粪便细菌总数及杆球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粪便细菌总数及杆球比例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熏蒸联合温阳止泻汤治疗ICU患者脾肾阳虚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调节肠道菌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方法 将13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常规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n=64)和联合组(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n=66).连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记录两组治疗后3、5、7 d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测定(RV)情况,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实施观察.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中医症状的各项积分均较常规组更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3、5、7 d的RV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健脾止泻汤与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可实现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能显著降低其中医症状积分,有助于RV尽早转阴,且联合用药未增加额外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儿科门诊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了解医院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合理性与安全性现状,为儿童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检索2022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含微生态制剂的门诊处方,并根据处方审核建议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含微生态制剂的处方236 604张,包含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7种微生态制剂.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处方共61 549张,占26.01%;非常规剂量用药处方共103 666张,占46.94%,其中剂量过大处方数占81.10%,剂量不足处方数仅占18.90%;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为幼儿期群体开具的处方有2084张,占总处方数的0.88%;临床应用中有重复用药的情况,但处方数所占比例不足1%.结论 微生态制剂在儿童中超适应证用药的发生率较高,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均较低.用药规范程度有待提升,无论是在用药剂量还是用药剂型的选择上.微生态制剂在儿童疾病的扩大应用研究需更多更可靠的研究证据,且应尽可能规范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1260 mg,tid,连续服用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动素(GAS)、胃泌素(MTL)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显著降低,GAS、MTL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能有效缓解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炎症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们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以我院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收治的 15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 75 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益生菌制剂联合美沙拉秦口服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布拉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01至2016-12收治的160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对照组、1个治疗组,每组40例.每个对照组口服2种益生菌制剂(组间不全相同)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组口服3种益生菌制剂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yo活动指数评分、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值、结肠镜下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ayo活动指数评分下降为1.43±0.86,FC值下降为135.33±95.53,结肠镜下评分下降为2.17±1.21,GIQLI升高为114.33±13.51,治疗组与任何一个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每个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布拉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治疗轻、中度UC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将73例慢性腹泻患者分为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48%和67.7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全身过敏反应、荨麻疹、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其疗效优于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便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通便汤对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92例老年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便汤)和对照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分别药物干预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粪便性状评分、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CA-QOL评分)、临床疗效、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和酪酸含量,并观察停药后4周和8周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通便汤可显著提升SCFA和酪酸的含量(P<0.01),改善粪便性状积分、每次排便时间积分、排便间隔时间积分、排便困难程度积分以及PAC-QOL评分(P<0.01),且临床总有效率达91.4%.停药4周和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汤对老年STC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