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影响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为完善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分别面向公立医院纪委、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3个主体的调查问卷,针对公立医院纪委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对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和医院配套政策制定情况等;针对口腔种植医生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集采政策的认知情况、与经销企业交往情况及廉洁意识情况等;针对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其种植体进入集采目录情况、后续经营策略调整情况等。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2—6月对浙江省公立医院纪委、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以及浙江省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有效回收由浙江省内公立医院纪委负责人填写的16份问卷,其中11家公立医院的纪委负责人认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能降低公立医院现有的廉政风险,1家认为会产生新增廉政风险,4家认为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均存在;12家认为该政策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挤压种植体价格、降低遴选采购等风险和减少收送红包回扣方面。有效回收来自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的270份问卷,对于集采政策的实施,187人认为将抑制口腔种植行业的发展,148人预期个人薪资将降低,78人会更多参与企业组织的讲课和培训,39人会向患者推荐集采目录外的种植体系统;140人未能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全部内容;仅202人认为与经销企业的合规接触只能是听取经销企业对种植体系统的介绍。有效回收来自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23份,其中22家将在集采政策实施后减少维系与临床医生关系的支出,14家将缩减销售岗位支出,所有经销企业均认为集采政策实施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和回扣的现象将减少或消失。结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公立医院现有廉政风险,但若监管不力将在政策实施初期产生新的廉政风险。公立医院应通过健全种植牙耗材集采配套制度和规范集采目录外种植牙耗材采购流程,以及强化集采监督检查和抓实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风险防控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科研单位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来优化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同时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方法:本文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例,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在建立健全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目录化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制度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上级政策模糊地带,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建议以"制度化"取代"惯性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劳务费管理办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发放范围,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发放资格,根据当地年鉴制定出更加适当的发放标准;探索基础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以期弥补财务助理工资低、聘期短、工作不稳定的缺点;建立目录化的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出入库制度,建议借助信息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对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结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激发科研活力,而且能够加快科研学术诚信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对低值医用耗材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构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低值医用耗材采购、入库、出库、科室使用和计费之间联动统一.方法:分析低值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现状,采用物资编码、价表编码和医保编码对照统一的方法,设置出入库管理、采购管理、查询统计及智能监控等模块,构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以科室出库联动计价规范低值医用耗材收费.选取2022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的3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前后低值医用耗材请领准确性、目录管理标准化、计价与出库对照准确性、库存管理便捷性和数据监管精确性的评分差异性.结果: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低值医用耗材采购、入库、出库、科室出库和计价之间的联动统一.系统应用后的请领准确性、目录管理标准化、计价与出库对照准确性、库存管理便捷性和数据监管精确性平均评分分别为(4.12±0.67)分、(4.78±0.52)分、(4.48±0.63)分、(4.78±0.33)分和(4.66±0.52)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22、5.12、8.12、7.56,P<0.05).结论:基于多码对照的物资管理系统应用能够实现低值医用耗材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提高耗材使用效率,规范低值医用耗材收费,降低耗材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多格列艾汀、二甲双胍与利格列汀的药品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对多格列艾汀、二甲双胍和利格列汀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遴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属性方面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提出推荐意见.结果 多格列艾汀、二甲双胍和利格列汀最终得分分别为77.0、72.3、76.2分,均强推荐进入医疗机构采购目录或保留使用.3种药物均是口服降糖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各有优势,二甲双胍是经典药物,在许多指南中受到一级推荐;多格列艾汀作为新药,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有优势,在降糖的同时可改善患者β细胞功能;利格列汀作为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推荐药物,无需依据患者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结论 多格列艾汀、二甲双胍和利格列汀在不同属性中各有优势,本次药品遴选可为医疗机构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日本医用耗材医保目录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分析日本医用耗材医保目录管理经验,为国内规范医保耗材支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流程剖析日本医用耗材目录管理政策.结果:为提高管理效率,日本按通用名管理耗材目录,并引入分类准入理念,将耗材分为已有功能产品和新功能产品分别设计准入程序;同时,采用类似功能比较法、会计成本法、成本效益评估法测算医保支付标准.结论:建议国内采用通用名模式管理医保目录,并基于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结合耗材特征结构制定医保通用名;探索分类准入,对已纳入省级目录品种、国家带量采购品种与新上市品种差异化设计医保审评程序;以类似功能比较法为主、成本效益评估法为辅,测算耗材医保支付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淮南地区5家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情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为新医改政策下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推广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方法 对5家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采购金额占比、系统分类情况以及国家医保谈判(以下简称国谈)药品、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以下简称国家集采)的采购情况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5家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平均品种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43.15%、39.12%,其中中成药品种和金额仅占20.9%、20.35%;从系统分类来看,中成药及儿科、眼科用药和抗寄生虫药配备比低下;国谈涉及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和采购金额平均占比分别为14.63%、26.77%,且逐年减少;2020年第一批国家集采涉及的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数量较上一周期增长32.3%,采购金额下降73.88%,占同期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总额的19.28%,品种数和采购金额占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医院中成药、儿科用药及抗寄生虫药等品种配备不足,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国谈品种大量落地等原因导致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和金额占比降低.建议完善儿科用药 目录,将中成药纳入国家集采以提高基本药物比例,医院应完善儿科、眼科等科室基本药物品种,加强短缺药品预警和储备等措施,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带量采购政策对我院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对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为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医院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前后4种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使用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药品供应目录、药品价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后,4种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总消耗量增加了 73.34%,销售总金额下降了 96.49%,总DDDs增加了 46.15%,未中选的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DDC下降比例达10.45%~42.12%.结论 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机构药品费用支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显著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国家医保医用耗材编码的医用耗材全流程监管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介绍了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及贯标情况,提出了基于医保医用耗材编码进行目录分类遴选、需求上报及计划采购、验收入出库管理及使用监管、使用情况监测和分析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方法,有效提高了医疗机构各部门对于医用耗材临床使用监管的效率,规范了医用耗材全流程管理的手段,为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集采背景下我国儿童药品采购现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分析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简称"集采")背景下儿童药品使用现状,为后续儿童药品集采规则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集采中选结果和儿童药品实际使用现状、儿童药品差比价和挂网价,分析儿童药品在集采和临床使用供应中的问题,并对儿童药品集采和定价规则的优化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我国儿童药品需求增大,但已上市儿童药品供给不足(包括疾病领域覆盖不足、品种不足、儿童适宜剂型不足、儿童适宜规格不足等),且儿童药品研发较为困难.按照医保目录合并剂型集采后,部分儿童适宜剂型和规格无法中选,导致临床儿童用药短缺,相关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品和参与挂网竞争的积极性降低.另外,在现有药品差比价规则下,未中选儿童药品的定价也存在过低的现象.建议在进行药品集采时,应基于儿童药品属性和适应证覆盖人群,对儿童专用药品进行单独分组集采;将未中选儿童适宜药品品规按一定比例折算入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并进一步优化儿童专用药品定价规则,确保该类药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提高生产企业的研发供应意愿,从而保障儿童药品的使用供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西部地区城市医疗集团药事管理水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医疗集团药事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医疗集团药事管理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改进策略.[方法]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分级诊疗制度平台收集监测数据.利用SPSS 26.0 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即M(P25,P75)描述非正态性资料.组间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共纳入分析 55 家集团,集团内医院采购国家集采中标药品使用比例的M(P25,P75)为77.9(57.2,93.5),在是否建立统一的药品耗材编码和是否制定慢病管理的一体化临床路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团内医院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比例的 M(P25,P75)为 11.3(6.0,17.5),在是否制定慢病管理的一体化临床路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团内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的M(P25,P75)为94.07(81.6,97.3),在是否实现用药目录衔接、是否实现药品采购数据共享、是否建立统一的药品耗材管理平台及是否为患者提供诊疗-康复-长护连续性服务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团内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的药学平台联动成效较弱,点评处方占总处方比例较低,但连续性药学服务建设已初显成效,国家集采中标药品和住院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