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估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5d,采用球体体积公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肛缘水肿Ⅱ级及以上及(或)疼痛程度中重度为阳性,纳入水肿疼痛组(29例),非阳性患者纳入非水肿疼痛组(63例).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外剥内扎术后5 d肛缘水肿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5 d,老年混合痔患者肛缘水肿0级29例、1级35例、2级22例、3级6例,无肛缘水肿4级者;疼痛程度,无32例,轻度34例、中度21例、重度5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OR=4.802,95%CI 2.965~7.776;P<0.05)、手术皮瓣对合不良(OR=2.672,95%CI 1.510~4.729;P<0.05)及术后便秘/腹泻(OR=2.818,95%CI 1.611~4.929;P<0.05)是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5d肛缘水肿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中药坐浴/熏洗是保护因素(OR=0.373,95%CI 0.014~0.765;P<0.05).结论 外剥内扎术后5d,部分患者存在肛缘水肿疼痛,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及术后排便异常可增加肛缘水肿疼痛风险,术后行中药坐浴/熏洗对缓解肛缘水肿疼痛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1∶1简单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治疗)与传统组(外剥内扎术治疗)各60例.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组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门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EDV、PSV均低于术前1天,且联合组更显著(P<0.05).结论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能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手术复杂度,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患者的肛门功能,降低肛管血流速度,可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PPH联合MM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对患者创缘水肿及肛管压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PPH联合MM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对患者创缘水肿及肛管压力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对照组患者采用 MMH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PPH联合MMH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水肿及肛管压力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快,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评分为(5.88 ± 1.28)分,对照组为(2.44 ± 1.03)分,观察组术后创缘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低(P<0.05);2组患者直肠感觉容量和最大容量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便后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PH联合MM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患者疗效好,病情恢复良好,对肛管的压力影响好,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推荐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痔环形切除加痔上动脉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改良痔环形切除加痔上动脉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环状混合痔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痔上动脉高位缝扎阻断.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出血,术后尿潴留,术后肛管狭窄和术后肛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VAS评分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分值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痔上动脉高位缝扎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可显著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但短期会增加术后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别为A组(PPH组,n=50)、B组(外剥内扎组,n=50)、C组(PPH+外剥内扎组,n=50)和D组(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组,n=50).记录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四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坠胀不适)及复发等情况等.结果 与A、B、C三组相比,D组优良率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A、B两组相比,C、D两组手术时间均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D两组住院费用均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住院费用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A、B、C三组相比,D组术后复发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四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第1、2、4、8d)、术后创面出血、坠胀不适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复发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4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研究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分(采用调查问卷积分法)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但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水肿、下腹不适、出血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疼痛、肛门坠胀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与外剥内扎术相比,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便血等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和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但患者住院费用较高,使得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在术式选择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根据患者自身经济状况而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痔出血致重度贫血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痔出血致重度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31例痔出血致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混合痔(Ⅱ~Ⅳ度内痔),男22例,女9例;年龄(36.91±11.32)岁.BMI(23.01±3.41)kg/m2,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7例环状混合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痔切除术,14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近期观察:手术时间(59.52±17.89)min;术后创面渗血2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1例;术后尿潴留2例;总住院时间(7.16±3.10)d,其中术后住院时间(2.87±1.79)d;创面愈合时间(2.63±0.84)周.远期随访:痔复发6例,症状轻均无需处理;肛管狭窄1例;再发大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痔出血致重度贫血多为混合痔,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青年,BMI值正常偏高.根据痔的形态行PPH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可获得良好疗效,术后合理膳食可预防复发.痔出血应早重视,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ST联合聚桂醇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严重混合痔的临床价值.选择29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组(TST+硬化剂组)和常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组(PP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出血、肛门坠胀感、尿潴留)等.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联合聚桂醇硬化剂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实现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弥补单纯PPH的不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微创、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齿状线保护的TST+分段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分段外痔切除保留齿状线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6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30)采用TST+分段外痔切除保留齿状线术,对照组(n=30)采用外剥内扎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尿潴留、肛门异物感及肛门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术后出血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术后皮赘残留及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TST+分段外痔切除保留齿状线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痊愈率高、排便功能恢复良好、肛缘水肿轻、外观美观等优点,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缚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缚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PPH联合缚扎术治疗,对照组单用缚扎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缚扎术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