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净化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尿毒症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尿毒症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病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联合重组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肾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钙、血磷指标分别为(120.83±13.26)μg/mL、(10.03±1.84)IU/L、(1.89±0.33)mmol/L、(1.32±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分别为(10.58±2.56)mmol/L、(255.39±84.2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48±4.26)mmol/L、(364.15±67.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液净化联合重组EPO治疗尿毒症,对患者骨代谢指标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降低肾损伤,疗效可靠,可予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于本院行MHD的7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组(34例)和罗沙司他组(36例)。观察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剂量以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计算,根据血红蛋白(Hb)改变幅度并调整剂量。观察时间为24周,每12周随访血清铁(Fe)、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每4周检测Hb改变幅度(ΔHb)评估疗效。结果:罗沙司他组的疗效优于rhEPO组( P=0.003);随访24周,罗沙司他剂量随Hb水平幅度上升逐渐减少;罗沙司他组的基线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与Hb改变均无相关性(均 P>0.05);随访12、24周,罗沙司他组的透析充分性、CRP、iPTH与Hb均无相关性(均 P>0.05);罗沙司他组的Fe、TSAT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访12、24周时,rhEPO组的Fe均较基线值下降(均 P<0.05),24周时TSAT较基线值下降( P=0.007);随访12周时,罗沙司他组的SF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10),24周时其较基线值下降( P=0.028);随访12、24周时,rhEPO组的SF较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罗沙司他多途径发挥作用促使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提高铁利用,与rhEPO对比,改善肾性贫血的疗效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201例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罗沙司他组(94例)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组(107例)。对比两组治疗12周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分布宽度(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铁代谢、血脂、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甲状旁腺激素(PTH)等实验室指标,根据Hb是否达标对罗沙司他组分为未达标组(39例)和达标组(5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罗沙司他组Hb达标率的因素。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Hb较治疗前均升高,但罗沙司他组的Hb达标率高于rhEPO组(58.5% vs.40.2%, P<0.05),且罗沙司他组治疗后的血清EPO低于rhEPO组(5.57 mU/mL vs.16.76 mU/mL, P<0.05)。罗沙司他组治疗后的总铁结合力较治疗前升高,而铁蛋白减低,RDW、hs-CRP水平下降,总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升高(均 P<0.05),而rhEPO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未达标者组相比,达标组患者治疗前的Hb较高,促红素抵抗指数(ERI)与PTH较低(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RI( OR=0.750,95% CI:0.583~0.996)、PTH( OR=0.981,95% CI:0.973~0.988)是罗沙司他治疗后MHD患者Hb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罗沙司他产生较低水平的EPO,有效改善MHD患者贫血,减轻微炎症,在调节铁代谢和血脂代谢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改善促红素抵抗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利于提高罗沙司他的Hb达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rhPTH(1-34)联合来氟米特、阿伦磷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rhPTH)(1-34)联合来氟米特、阿伦磷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S)的效果。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4例类RA合并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来氟米特+阿伦磷酸钠治疗,研究组采取rhPTH(1-34)+来氟米特+阿伦磷酸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A临床症状、骨密度、抗RA、抗OS的临床疗效,骨代谢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RA临床症状、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腰椎、髋部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89±6.17)min比(47.23±6.64)min,(7.49±1.21)个比(10.17±1.67)个,(8.13±1.37)个比(11.28±1.92)个,(0.73±0.14)g/cm 3比(0.67±0.08)g/cm 3,(0.69±0.12)g/cm 3比(0.63±0.11)g/cm 3, t= 8.59、8.90、9.16、2.51、2.53, 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A及OS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11%比65.96%,91.49%比72.34%, χ2= 4.66、5.82, P值均<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代谢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prepeptide,PINP)、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type Ⅰ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I-CTX)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g/mL:(50.98±9.64)比(43.57±8.17)、(6.38±1.26)比(5.15±1.07)、(0.55±0.10)比(0.68±0.12), t=4.73、5.10、5.71, 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hPTH(1-34)联合来氟米特、阿伦磷酸钠治疗RA合并OS能明显改善患者RA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有效调节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状旁腺激素与盐交互作用对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与盐交互作用对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TH组、低盐组(0.6%)、高盐组(8.0%)、PTH+低盐组和PTH+高盐组.按分组情况予胶囊渗透压泵持续泵入鼠重组PTH(1-34)2 pmoL/(kg·h)2周.大鼠按分组接受2周不同浓度的盐水灌胃,其中PTH组和假手术组仅用无菌注射用水灌胃.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体重和血压,并采集24 h尿液和血清样本,检测尿总蛋白(UTP)、尿钾离子(UK+)、尿钠离子(UNa+)、尿肌酐(UCre)、血钾离子(K+)、血钠离子(Na+)、血清肌酐等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TH、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浓度.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D68的表达.结果 PTH+高盐组大鼠收缩压、MAP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且PTH+高盐组大鼠干预后收缩压较干预前升高(P<0.05).各组大鼠干预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N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盐组、PTH+高盐组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高盐组、PTH组、PTH+低盐组、PTH+高盐组较低盐组升高(P<0.05).各组大鼠24 h UK+/Cre、24 h UTP/Cr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H+高盐组的24 h UNa+/Cre、24 h UNa+/K+水平较假手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PTH+高盐组的24 h UNa+/Cre、24 h UNa+/K+水平较低盐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盐组降低(P<0.05).高盐组、PTH组、PTH+低盐组、PTH+高盐组大鼠的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可见蛋白管型,肾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PTH+高盐组大鼠的肾小球体积增大,小球内可见细胞及基质增生,肾小管扩张,可见蛋白管型,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各组大鼠CD68、TNF-α、IL-1β阳性表达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盐、PTH可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肾脏炎症的发生,两者可协同加重肾脏组织的炎症损伤,导致肾功能受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肾衰营养胶囊对肾性骨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和骨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对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肾衰营养胶囊对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肾性骨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和骨代谢与肾性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大鼠建立肾性骨病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01 mg·kg-1骨化三醇灌服,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给予1.2 g·kg-1肾衰营养胶囊灌服,均灌胃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肾功能和钙磷代谢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和Smad1/5/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磷酸化BMP-7(p-BMP-7)、Smad1/5/8和磷酸化Smad1/5/8(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骨小梁排列正常,成骨细胞和类骨质面积未发生改变;模型组大鼠骨小梁宽度和平均类骨质面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骨小梁宽度及平均类骨质面积减小,成骨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BUN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BUN和Scr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Ca2+)水平降低(P<0.05),磷离子(P3-)、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血清中Ca2+水平升高(P<0.05),P3-、PTH和ALP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血清中Ca2+水平升高(P<0.05),P3-、PTH和ALP水平均降低(P<0.05).RT-q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 和Smad1/5/8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药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及Smad1/5/8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和Smad1/5/8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p-BMP-7、Smad1/5/8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p-BMP-7、Smad1/5/8 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肾衰营养胶囊组大鼠股骨组织中BMP-7、p-BMP-7、Smad1/5/8和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肾衰营养胶囊可改善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和钙磷代谢紊乱,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改善骨代谢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MP-7/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紫草素通过调节RANKL/RANK/TRAF6及其介导的NF-κB/MAPKs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来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评估紫草素对激素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紫草素处理RAW264.7细胞系,CCK8实验评估紫草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5个组:对照组、地塞米松(骨质疏松诱导剂)组、地塞米松+重组人甲状旁腺(抗骨质疏松剂)组、地塞米松+紫草素0.3 μmol·L-1组,及地塞米松+紫草素1.2 μmol·L-1组,通过TRAP染色及骨吸收面积测定评估紫草素对破骨细胞功能影响.构建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分为5个组(n=8):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组、地塞米松+紫草素0.3 μmol·L-1组与地塞米松+紫草素1.2 μmol·L-1组,设置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0.9%NaCl 6 mL·kg-1,每3天PTH 20 μg·kg-1,每天紫草素0.5 mg·kg-1(0.3 μmol·L-1),每天紫草素2 mg·kg-1(1.2 μmol·L-1),0.9%NaCl 6 mL·kg-1共3周;ELISA检测血清I型胶原蛋白(CTX)、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骨结构变化,双能X线扫描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紫草素体外对NF-κB/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RANKL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紫草素对RANKL/TRAF6的阻断作用.结果 1.2 μmol·L-1紫草素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最小;紫草素降低了TRAP阳性细胞数量(P<0.05);紫草素降低了骨吸收面积(P<0.05);紫草素降低了CTX及Cathepsin K表达(P<0.05),且1.2 μmol·L-1紫草素组降低更显著(P<0.05);紫草素提高了大鼠股骨BMD(P<0.05),且1.2 μmol·L-1紫草素组上升更显著(P<0.01);紫草素可以逆转地塞米松引起的骨小梁减少与变薄;紫草素提高了大鼠体内SOD及GSH表达水平(P<0.05),并降低了MDA表达水平(P<0.05);紫草素体外抑制NFκB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紫草素抑制RANK、RANKL、TRAF6、c-fos及NFATc1蛋白和mRNA表达;且紫草素阻断RANKL诱导剂促进TRAF6表达.结论 紫草素可以通过抑制RANKL/RANK/TRAF6及其介导的NF-κB/MAPKs信号通路来改善大鼠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维生素K2、IGFBP-3、Omentin-1构建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疗效预测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维生素K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网膜素(Omentin-1)与特发性矮小症(ISS)儿童疗效的关系,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2021年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2例ISS儿童,均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根据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及维生素K2、IGFBP-3、Omentin-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分析ISS儿童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促甲状腺激素(TSH)、维生素K2、IGFBP-3、Omentin-1、rhGH剂量、每周户外运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OR=7.011,95%CI:2.456~20.014)、维生素K2(OR=0.605,95%CI:0.465~0.788)、IGFBP-3(OR=0.458,95%CI:0.321~0.654)、Omentin-1(OR=0.514,95%CI:0.389~0.679)、rhGH 剂量(OR=0.563,95%CI:0.445~0.712)是 ISS 儿童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维生素K2、IGFBP-3、Omentin-1是ISS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中IGFBP-3的影响最为显著;ROC曲线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ISS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0.908,模型分类效果均良好.结论 ISS儿童的治疗疗效受维生素K2、IGFBP-3、Omentin-1等因素影响,且IGFBP-3影响最为显著,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从不同方面为改善ISS儿童治疗疗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FGF-2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Roxadustat,ROX)、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的效果及其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0 月1 日至2022 年4 月1 日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共 42 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 ROX 组、rhEPO 组.ROX 组22 例,采用罗沙司他治疗;rhEPO组20 例,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 4、8、12 周后血红蛋白(Hb),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钙(Ca)、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铁蛋白(Fer)、铁调素(Hepc)、转运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 FGF-23 等.结果 治疗 4 周、8 周、12 周后,ROX组Hb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 4 周后,rhEPO 组 Hb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 周后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 周后,ROX组、rhEPO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 周后,ROX组Hb高于rhEPO组(P<0.05).治疗12 周后,ROX组RBC、Hct、TSAT较治疗前升高(P<0.05),Fer、Hepc、FGF-23 均降低(P<0.05),Ca、P、iPTH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EPO组RBC、Hc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er、Hepc、TSAT、Ca、P、iPTH及FGF-23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ROX 组 RBC、Hct、TSAT 高于 rhEPO 组(P<0.05),Hepc、FGF-23 低于rhEPO组(P<0.05);两组Fer、Ca、P、i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不劣于rhEPO;罗沙司他可显著降低骨代谢相关指标FGF-23 水平;在未使用铁剂治疗的情况下,罗沙司他可改善铁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每周3次HFHD,观察组每周2次HFHD、1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h.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6、12个月检测两组血压、BMI、重组促红素用量、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磷、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透析前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尿素清除率、单室尿素清除指数及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率;记录两组透析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透析后6、12个月两组血清白蛋白、收缩压及β2-MG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HFHD比较,HFHD联合HDF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使患者丢失更多营养成分,但可较好地清除β2-MG及控制收缩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