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校培养模式下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从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 2 个视角综合探讨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为进一步开发课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 10 名有应急处置团队合作经验的护理教育及临床专家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合作能力的现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且提炼主题.结果 最终形成 3 个主题和 9 个亚主题,包括缺少针对性的护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学校缺乏系统教育、临床实践和理论脱节);明确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目标(横纵向沟通能力、对场景预判能力和最大化决策能力);丰富培训内容及考核形式(理论授课,初步感受多学科思维;临床实践,形成整合性思维和专业思维;情景模拟,培养精准复盘思维;多样化考核评价,提升综合能力).结论 建议联合学校—医院—护理本科生,建立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护理本科生应急处置团队合作培养体系.从护生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全面覆盖应急处置的预防、准备、响应和复原各环节,"应急预备小队"强化实践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默契,医院虚拟仿真平台提供实战经验.将团队合作精神全方位融入护理本科生应急课程与实践中,为储备应急护理人才、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应急处置团队合作能力提供坚实后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病情披露心理体验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医护人员告知癌症患者真实病情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医护人员制订全面且有针对性的癌症病情告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BSCO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John Wiley、PsycINFO数据库中关于医护人员癌症披露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使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 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 15 篇文献,提炼出 20个结果,归纳为 8个类别,3 个整合结果:癌症病情披露的情绪体验;癌症病情披露的障碍因素;癌症病情披露的策略.结论 医护人员在癌症病情披露时存在诸多阻碍,如缺乏癌症披露的条件、患者自主权意识薄弱、语言沟通障碍等,其心理体验复杂多样,既有帮助患者的积极情绪,也存在着职业上的道德困扰及对患者得知真相后的担忧等.需关注医护人员癌症病情披露的真实感受,加强医护合作,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癌症病情披露组织环境以及社会支持,帮助其自我调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索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理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构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患者相关因素直接影响其家庭血压监测行为,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为内部情境因素,医疗服务系统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为外部情境因素,对家庭血压监测行为起调节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影响患者血压监测的阻碍与促进因素,加强医患沟通并完善随访体系,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行为,优化血压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对性沟通对PICC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沟通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22年1~12月治疗的PICC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针对性沟通组,每组65例.常规组的研究对象行常规干预,针对性沟通组研究对象采用针对性沟通进行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态度、自我效能、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针对性沟通组HAMA评分、HAMD评分、恐惧情绪自测表明显下降(P<0.05);且HERTH评分及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沟通干预的开展,能有效提高PICC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探究不同类别与护理需求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阶段多层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青岛市341名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积极老龄化量表、老年人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被识别为3个类别,包括低积极老龄化型(38.1%)、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51.6%)、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1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月收入、护理需求是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自我发展与贡献需求低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低积极老龄化型";生活照料与居住环境需求高(OR=3.268,P=0.011)、精神与心理支持需求高(OR=1.972,P=0.025)、人际沟通与健康知识需求高(OR=3.433,P<0.001)、保护与安全需求低(OR=0.446,P=0.012)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健康监测需求低(OR=0.297,P=0.029)、专科护理需求高(OR=3.019,P=0.033)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高积极老龄化-综合型".结论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以3种类型分布.社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低积极老龄化型"与"中积极老龄化-高心灵智慧型"老年人,根据不同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精准满足其护理需求,提高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绵阳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四川省绵阳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人ADL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月—2021年12月选取四川省绵阳市3个县/区的17 259名社区老年人(≥6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7 259份,回收有效问卷16 482份,有效回收率为95.50%。结果:16 482名社区老年人中,20.59%(3 394/16 482)老年人ADL受损,其中ADL轻度受损2 557名(75.34%),ADL中度受损517名(15.23%),ADL重度受损320名(9.4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是社区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绵阳市社区老年人ADL受损率较高。社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文化程度较低、无配偶、有子女、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的老年人,尽早给予针对性干预,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癌患者参与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决策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探索参与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肺癌患者的决策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1年4月—2022年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参与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15例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分析、总结与归纳。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决策信息困境(信息不足或超载、专业信息理解困难、亟需决策信息辅助)、复杂情绪体验(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绪体验)、希望得到多方支持(期待心理沟通、希冀家人理解、渴望社会认可)。结论:总结并描述参与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肺癌患者的决策体验,有助于加强研究团队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决策时真实体验的了解,以此提供针对性决策支持策略,促进患者人群良好的知情同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大学医学本科生对其在线学习效果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周中的北京大学医学本科生对在线学习效果评估的差异,探讨提升医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处于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3个阶段,进行线上学习的2016级~2019级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6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学习时段的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结果:从医学预科、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学习阶段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同时,与教师沟通的质量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0.393, P<0.01)。随着在线教学学习时段的推进,学生与教师沟通效果有所提高,而对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同时,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 结论: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在线学习周中的医学本科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情绪智力教育培养住培医师人际沟通能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通过针对性的情绪智力培养提高住培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对住培基地一年级临床医学132名住培医师在自评分级的基础上以情绪智力和人际沟通评价量表进行联合测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自评分级的组间差异,以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评分级较清晰地对受测人进行了三分层,在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很好"组各项得分高于"尚可"组和"稍不足"组,在情绪智力总分( P<0.001)及其情绪知觉( P<0.001)、自我情绪管理( P<0.001)、他人情绪管理( P<0.001)和情绪利用( P<0.001)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沟通能力总分及其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冲突管理中,"很好"组相对于"尚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均与人际沟通能力呈正相关( P<0.001),但对人际沟通能力影响最显著的为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两个维度( R2=0.531, P<0.001)。 结论:通过对住培医师在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维度的侧重性培养,有望对住培医师达到国家规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宫颈癌患者家庭复原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家庭复原力的不同类别及各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7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调查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类别患者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75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253/275)。宫颈癌患者家庭复原力可分为低复原力-消极应对组(18.6%,47/253)、中等复原力-沟通障碍组(59.3%,150/253)、高复原力-包容理解组(22.1%,56/253)3个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主要照顾者、是否放化疗、心理韧性和疾病获益感是不同类别宫颈癌患者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宫颈癌患者的家庭复原力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甄别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家庭复原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