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患者组)和社区健康对照63例(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注意网络功能测验(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CTQ分与认知功能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患者组CTQ总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绪忽视和躯体忽视因子分[48.50(37.75,57.00)分,9.00(6.00,12.25)分,7.00(5.00,9.25)分,5.50(5.00,7.25)分,13.00 (9.00,16.25)分,11.00(8.00,13.00)分]均高于对照组[34.00(30.00,37.00)分,6.00 (5.00,7.00)分,5.00(5.00,5.00)分,5.00(5.00,5.00)分,9.00(6.00,11.00)分,7.00(6.00,1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81~-6.724,均 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减低,而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升高( Z=-5.655~-6.060,均 P<0.01);ANT正确率降低,而反应时增长( Z=-5.796,-6.094,均 P<0.01); VFT和DST分均降低( Z=-3.492~-8.499,均 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CTQ性虐待分与WCST完成分类数( r=-0.384)呈负相关,与错误应答数( r=0.360)、持续应答数( r=0.394)及持续性错误数( r=0.381)间呈正相关(均 P<0.01);CTQ躯体忽视分与ANT正确率( r=-0.400)和执行控制分( r=-0.417)间呈负相关,情绪忽视分与VFT分间呈负相关( r=-0.345)(均 P<0.01),控制年龄、受教育年限和PANSS总分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经历创伤性事件较多,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缺陷,童年创伤对患者认知灵活性、注意、记忆和言语功能具有负性影响,但患者童年创伤与注意网络执行控制间的正性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SVCI)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变化及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50例,其中SVCI患者23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无认知障碍(SIVD-NCI)患者27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Stroop测验、老年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磁共振扫描,获取T 1WI、T 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以及3D-T 1结构像数据,根据T 2WI和FLAIR像表现,评定受试者腔隙性梗死数目和白质病变程度。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分析比较SVCI组与SIVD-NCI组之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对结果异常脑区的灰质体积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SVCI组较SIVD-NCI组MMSE评分[22.00(20.00,24.00)分与28.00(27.00,29.00)分, Z=-6.073, P<0.001]、MoCA评分[15.00(13.00,19.00)分与24.00(23.00,26.00)分, Z=-5.233, P<0.001]、CAMCOG-C总分[(67.65±13.35)分与(88.41±10.98)分, t=-6.032, P<0.001]及各亚分[定向:8.00(5.00,9.00)分与10.00(9.00,10.00)分, Z=-4.133, P<0.001;语言:24.00(21.00,26.00)分与27.00(24.00,28.00)分, Z=-3.171, P=0.002;记忆:11.00(9.00,15.00)分与19.00(17.00,21.00)分, Z=-4.648, P<0.001;注意:4.00(2.00,6.00)分与7.00(6.00,7.00)分, Z=-3.929, P<0.001;执行:8.00(6.00,10.00)分与11.00(9.00,12.00)分, Z=-3.696, P<0.001;计算:2.00(2.00,2.00)分与2.00(2.00,2.00)分, Z=-2.528, P=0.011;思维:6.00(3.00,6.00)分与6.00(6.00,8.00)分, Z=-4.029, P<0.001;知觉:6.00(6.00,7.00)分与8.00(7.00,9.00)分, Z=-4.221, P<0.001]明显减少;SVCI组较SIVD-NCI组ADL评分[21.00(20.00,26.00)分与20.00(20.00,20.00)分, Z=-2.634, P=0.008]和Stroop测验评分[(28.61±4.53)分与(20.04±6.07)分, t=5.704, P<0.001]明显增加;SVCI组较SIVD-NCI组灰质总体积[(556.86±49.19)mm 3与(618.13±51.73)mm 3, t=-3.572, P=0.001]和白质总体积[(479.35±48.17)mm 3与(507.22±43.84)mm 3, t=-2.141, P=0.037]明显减小。VBM分析结果(簇错误率校正)显示SVCI组在左侧颞下回( t=5.17, P<0.001),右侧颞中回( t=4.99, P<0.001),右侧眶部额上回( t=5.02, P<0.001),左侧枕中回( t=5.67, P<0.001),右侧枕中回( t=5.77, P<0.001)等脑区的灰质体积显著小于SIVD-NCI组。MoCA评分与SIVD患者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 r=0.292, P<0.05),语言功能评分与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 r=0.322, P<0.05),Stroop测验评分与左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 r=-0.329, P<0.05)。 结论:SVCI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萎缩,并且这些萎缩的脑区与SIVD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抗抑郁药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CACR)治疗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CACR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智力水平。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CACR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ACR治疗,每天1次,每次注意、记忆训练各20 min。2组患者于入组时、治疗后8周分别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最终纳入缓解期抑郁症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57%),女性14例(43%),年龄(29.0±9.2)岁;CACR干预组35例,男性20例(56%),女性15例(44%),年龄(28.0±9.2)岁。2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病程、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干预前2组患者WCST、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后,CACR干预组患者WCST总测验次数[(76.8±14.3)比(83.6±14.6)]、持续错误次数[(24.4±3.3)比(27.4±4.8)]、随机错误次数[(17.9±3.1)比(22.2±4.3)]低于对照组,正确次数[(27.9±1.8)比(26.6±2.6)]高于对照组( P<0.05);连线测验B时间[(86.1±15.6)s比(119.6±16.2)s]短于对照组( P均 <0.05)。WCST分类完成次数、连线测验A时间、Stroop-C正确个数、Stroop-C完成个数、Stroop-CW正确个数、Stroop-CW完成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ACR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脑电信号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行为学指标以及脑电信号在不同提取次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月招募的上海理工大学健康被试30名,采用时间估计任务的再现法,记录被试1 500 ms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计算记忆错误率、精度和准确度以及脑电信号低频段功率,进行时频分析和溯源分析,并对记忆错误率、精度与θ、β节律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时间差和记忆精度在提取次数间存在主效应[ F(3,1 196)=2.932, P=0.033; F(3,1 196)=3.191, P=0.026],且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变大。记忆准确度不存在主效应,但随着提取次数增加,准确度均值变大。随着记忆提取次数增加,左侧额叶的θ节律功率逐渐变大[ F(3,116)=2.668, P=0.035],额中叶β节律平均功率逐渐减小[ F(3,116)=2.810, P=0.029]。上顶叶体感联合皮层(BA7)、背外侧前额叶(BA9)和前运动皮层(BA6)脑区在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第3次与第4次记忆提取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差异均出现了增加( P<0.01)。θ节律与记忆精度呈正相关( r=0.258 ,P<0.05),β节律与记忆精度呈负相关( r=?0.404 ,P<0.01)。 结论:时距记忆提取阶段,增加时距记忆的提取次数会提高记忆错误率和精度,记忆精度与左侧额叶θ节律功率增加以及额中央区域β节律减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姜黄素对锰暴露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海马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亚慢性锰中毒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锰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和海马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姜黄素对锰中毒大鼠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于2019年7至12月,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锰组,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及姜黄素组,每组10只大鼠。低、中、高剂量染锰组分别给予5、10和15 mg/kg四水氯化锰(MnCl 2·4H 2O)腹腔注射染毒,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给予15 mg/kg MnCl 2·4H 2O腹腔注射染毒并经口分别给予100、200和400 mg/kg的姜黄素,姜黄素组经口给予400 mg/kg姜黄素。每周染毒5 d,1次/d,连续染毒16周。染毒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平衡木试验、水迷宫试验和避暗试验),取大鼠海马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并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 结果:平衡木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大鼠平衡木评分均增高( 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平衡木评分均降低( P<0.05)。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第3天开始,中、高剂量染锰毒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P<0.05),各剂量染锰组穿环次数均降低( 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从第3天开始,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环次数增加( P<0.05)。避暗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避暗试验错误次数增多( 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避暗试验错误次数降低( 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染锰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结构模糊不清且数量减少,姜黄素拮抗后上述现象改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 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高、丙二醛含量减少( P<0.05)。 结论:亚慢性锰暴露可致大鼠平衡功能、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且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姜黄素能提高锰中毒大鼠的平衡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善锰暴露所致大鼠海马组织神经损害,对锰导致的神经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肠道菌群失调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酒依赖男性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道菌群失调严重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轻微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神经功能指标(NSE、BDNF、ADP)含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MoCA在抽象思维、记忆力、语言、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定向力、命名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WCST在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百分数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NS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DNF、AD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酒依赖能够引起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菌群失调越严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NSE水平越高,BDNF、ADP水平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错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用药错误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患者是用药错误发生率最高的群体。老年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包括罹患疾病种类多、用药品种多(包括高警示药品)、肝肾功能减退、认知障碍和独居等。老年患者用药错误的常见类型包括漏服药物、未按规定时间服药、用药方法错误、因遗忘而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和误服禁止同时服用的药物等。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参与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医师开具处方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药师应加强对处方的审核,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建议采用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形式耐心地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借助电子设备提醒老年患者用药,对记忆力明显减退的老年患者应求助其家属参与用药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共患高功能孤独症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共患高功能孤独症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高功能孤独症(ADHD-HFA组)患儿65例,单纯ADHD儿童(ADHD组)165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84名。采用Rey复杂图形测试、连线测试、Stroop色词命名任务测试空间工作记忆、转换能力和抑制功能。结果:(1)Rey复杂图形的即时结构、即时细节、延时结构、延时细节得分ADHD组[(2.1±1.9)分和(7±5)分和(2.1±2.0)分和(7±5)分]、ADHD-HFA组[(2.0±2.0)分和(7±6)分和(2.0±2.1)分和(6±5)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4±2.0)分和(10±5)分和(3.4±2.0)分和(10±6)分](均 P<0.05);ADHD组[(171±8) s和(27.40±0.82) s和(52.29±1.62) s]和ADHD-HFA组[(197±11) s和(29.7±1.1) s和(58.6±2.1) s]的数字-字母连线时间、Stroop2试、Stroop4试时间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5±18) s和(22.4±1.9) s和(38.7±3.8) s](均 P<0.05)。(2)在中下智商群体,ADHD组[(30±8) s]和ADHD-HFA组[(34±9) s]的Stroop3试时间比健康对照组[(20±4)s]多(均 P<0.05);中等智商群体,ADHD组[(19±5) s和(24±8) s]在Stroop1和Stroop3用时多于健康对照组[(16±3) s和(19±4) s](均 P<0.05);中上智商群体,ADHD-HFA组[(20±8) s]的Stroop1耗时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4) s]( P<0.05)。(3)ADHD-HFA组的注意不集中得分与数字-字母连线错误数显著正相关( r=0.275、0.329,均 P<0.05),ASSQ条目1得分与Rey复杂图形即时结构、即时细节、延时结构得分显著负相关( r=-0.358、-0.326、-0.306,均 P<0.05),条目4与Stroop4错误数显著正相关( r=0.296, P<0.05),条目22得分与颜色干扰用时显著正相关( r=0.279, P<0.05)。 结论:ADHD-HFA展示了与ADHD相似的空间工作记忆、转换和抑制功能缺陷,ADHD-HFA组在执行功能一些领域受损可能与ADHD症状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症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蓝色天鹅绒试验检测慢性失眠患者空间记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蓝色天鹅绒试验(BVAT)评估慢性失眠患者空间记忆功能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慢性失眠患者62例,并收集56名同期睡眠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九盒迷宫试验(NBMT)、BVAT评估其总体认知功能和记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分别为15.0(12.8,16.0)分、0(0,1.0)分; Z=-9.47, P<0.001]增加,MoCA评分[分别为24.5(21.5,27.0)分、27.0(26.0,28.0)分; Z=-4.18, P<0.001]降低;NBMT中空间工作[分别为1.0(0.8,2.0)、1.0(0,1.0); Z=-2.24, P<0.05]、物体工作[分别为1.5(0.8,3.0)、0(0,1.0); Z=-4.36, P<0.001]和物体再认[分别为0(0,0)、0(0,0); Z=-2.10, P<0.05]记忆错误数均增加;BVAT平均误差距离[分别为23.0(16.4,27.2)cm、18.7(16.6,20.7)cm; Z=-3.30, P<0.01]增加。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失眠患者BVAT平均误差距离与NBMT空间记忆错误数呈正相关( r=0.54, P<0.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失眠患者BVAT平均误差距离(载荷=0.844)与NBMT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数(载荷=0.801)共同归于第1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总样本人群行空间记忆检测,BVAT的敏感度高于NBMT(分别为0.575、0.250, P<0.05)。 结论:BVAT评估慢性失眠患者的空间记忆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宫牛黄丸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40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1 ml蒸馏水)、创伤组(造模+1 ml蒸馏水)、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造模+安宫牛黄丸2 g/kg)、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造模+安宫牛黄丸3 g/kg)。避暗实验检测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取大鼠脑组织,黄嘌呤酶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au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实验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进行方差分析和 t检验。 结果:创伤后第18小时,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大鼠避暗潜伏期分别为(227.65±21.46)、(250.37±26.05) s,明显长于创伤组[(174.09±34.13) s],错误次数分别为(1.95±0.63)、(1.17±0.49)次,明显少于创伤组[(3.80±0.77)次, t=22.039、24.726,12.404、14.83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改善效果更明显( t=11.827、6.720, P<0.05)。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分别为(270.25±21.60)、(314.97±23.14) U/mg蛋白,明显高于创伤组[(128.71±19.23) U/mg蛋白],MDA含量分别为(8.51±0.94)、(6.05±0.61) μmol/mg蛋白,明显低于创伤组[(11.74±1.20) μmol/mg蛋白, t=20.731、24.209,7.527、8.39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改善效果更明显( t=12.694、5.35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脑脑组织中tau、p-tau S199、p-tau S404蛋白表达在安宫牛黄丸低浓度组中分别为1.73±0.29、0.93±0.11、1.42±0.25,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中分别为1.05±0.17、0.67±0.08、0.95±0.18,均明显低于创伤组( t=8.128、9.631、9.305,13.520、12.758、11.20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宫牛黄丸高浓度组降低幅度更明显( t=7.392、5.813、6.60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安宫牛黄丸可明显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