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阴煎加减治疗恶性肿瘤验案二则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景岳全书》镇阴煎可滋阴敛阳、引火归原,体现了张景岳"阳非有余,阴亦不足",并注重阴阳调和的学术思想,而正虚邪实、阴阳失调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顾护阴液应贯穿于治疗全程。临床中恰当运用镇阴煎治疗恶性肿瘤可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数据库、煎煮法数据库3个数据库,制定标准化处理规则,引入衡量标准指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物的支持度,选取高支持度的药物及药对进行置信度的计算,以SPSS软件进行Euclidean距离计算.结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共31首方,药65种,药味共使用259次,其中平性与寒性药物比例均占25%,归肝经、脾经的药物均占19%,苦味药为40%,甘味药为39%;出现频次前3位药物依次为:白芍、牛膝、赭石.高频项中,药材之间置信度为100%的规则中,单味药有19项,多味药有2项.结合支持度、置信度与Euclidean距离,最有价值的药对组合为:中风(脑充血)为白芍、牛膝、赭石;中风(脑贫血)为当归、黄芪.结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整体用药以平寒二性、苦甘二味、肝脾二经为多.药量方面,虽龙骨与牡蛎、乳香与没药、牛膝五味药用量规律明显,但其他药物用量规律不显著.治疗中风(脑充血,即脑出血)时,首取白芍生肝血以柔肝之效,次重牛膝引气血下行之力,继以赭石重镇下达收工;常配伍龙骨、牡蛎,取象肝木,柔缓脉象;以浓铁锈水煎煮为其点睛之处.治疗中风(脑贫血)时,首取当归、黄芪阴阳互制、气血双生之力,托举下陷大气;妙用乳香、没药,理气以透窍,理血以化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王玉光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间质性肺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王玉光教授通过对间质性肺疾病(ILD)长期的临床观察,根据本病病程的发展,从疾病的分类特点、临床特征、发生发展及行为学分类,临证中从肺痹、肺痿、喘脱三期论治ILD,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肺痹期主要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肺气不通所致,治疗上以祛邪开痹、通达肺脏气机为主,同时兼以扶正.代表方剂有芪银三两三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地黄汤、当归四逆汤、桑杏薏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茯苓丸等.肺痿期主要为久病劳伤所致肺叶痿弱失用所致,治疗上以肺肾双补、益气养阴、填精纳气为主,同时兼以祛邪.代表方剂有升阳益胃汤、熟地锁阳方、理阴煎、生脉散、六味回阳饮、金水六君煎等.喘脱期主要为疾病终末期,久病耗损,真元亏耗,宗气大虚,肾阴阳俱损,肾不纳气,发为喘脱,治疗上主要以补肾、纳气、填精、固脱为主.代表方剂有大补元煎、薯蓣纳气丸、参赭镇气汤、大补阴丸合补中益气汤合生脉饮、来复汤、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重构本草——牡蛎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牡蛎:功效主要为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症靶为眩晕,失眠,汗出过多,白带过多,反酸.标靶为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淋巴结结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牡蛎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胃溃疡等作用,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在临床应用经验与使用注意事项中,牡蛎质重,宜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临床使用牡蛎煎服剂量多为9~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牡蛎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枳实薤白桂枝汤中"桂枝"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桂枝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偏上焦,肉桂则更偏于下焦,枳实薤白桂枝汤是用于治疗胸痹的名方,病位在上焦,故选桂枝较为恰当,若兼见下焦阳虚病证时,可酌情选用肉桂.枳实薤白桂枝汤中桂枝的功效为引枳实、厚朴入上焦以平冲逆,合瓜蒌以振胸阳,合薤白以散结气.历代医家受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二方病机的影响,皆以胸阳不振、痰浊上凝作为枳实薤白桂枝汤证的病机,但该证以胸满气结、气逆抢心为主,痰浊之象并不明显,故其病机应为阳虚气逆.药物煎煮方法中,桂枝与瓜蒌、薤白皆是轻煎,意在取其气味,而非重其功效,盖枳实、厚朴虽有下气降逆之力,却无入上焦之能,故须以桂枝轻清之气为引;上焦阳虚,无力镇摄阴霾之气上冲,故须桂枝、瓜萎辛甘化阳,使阳气得充、胸阳得振;气结不去,胸中痞满难除,故须桂枝、薤白辛温相须,使结气得散.本方以桂枝为使,则逆者得降;辛甘相合,则虚者得补;辛温相须,则结者得散,体现了张仲景严谨的用药思路,也凸显了其煎煮方式的灵活性及对方药功效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张炳厚中医药辨治耳鸣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炳厚教授认为耳鸣耳聋常见于肝火旺盛、风阳上扰;肾精亏虚、耳窍失养;脾胃虚弱,清阳不升3种病因.临床辨证时,强调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从肝、肾、脾三脏入手,根据新病久病、耳鸣声音强弱和其他伴随症状分清阴阳虚实.张教授将耳鸣分为肝火、肾虚、脾虚三证,治疗各有专方.常用方剂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滋生青阳汤,补气养血、培元固本的大补元煎,健脾益气、升阳通窍的益气聪明汤,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阳亢火旺者加潜镇降逆药,耳窍郁闭者加芳香开窍药,疗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龙雷之火
编辑人员丨2023/8/5
龙雷之火乃古人观察天象而比喻人体肾阴亏虚,相火上燔的抽象概念,其病机大致可分为阴不敛阳、阴盛格阳和虚阳浮越三种,其治法治则为引火归原,导龙入海.常用治疗方剂有镇阴煎、潜阳丹和引火汤等.作者从临床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由龙雷之火上燔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然而,龙雷之火包含的深层意义,值得更近一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叶天士从肝论治咳喘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叶天士治疗咳喘疾病时,强调治病求本,反对见咳治咳.临证时,肝胆郁热,上逆犯肺证治以清肝泻火,药用羚羊角、连翘、栀子、苦丁茶清解肝胆郁火;薄荷、菊花疏肝平肝;杏仁、瓜蒌止咳平喘.肝气郁结,横逆犯肺证以疏肝解郁、降逆止咳法,方药用香附、郁金、白芍、钩藤疏肝解郁,紫苏子、瓜蒌仁、枇杷叶降逆止咳,半夏、橘红降气和胃,桃仁、炒牡丹皮理气活血.厥阴肝风,妄动犯肺证方用张景岳镇阴煎化裁;肝阴不足,肺失濡润证属于肝阴虚药用桑叶、杏仁、天花粉、沙参、地骨皮、糯米汤;若属于肝阴亏生热者药用麦冬、糯稻根须、生甘草、沙参、茯神、南枣等.胁痛久咳,肝络凝瘀证偏实证者方用旋覆花汤合五仁汤;偏血虚证方用枸杞柏子仁方.此外,静养护肝对于咳喘疾病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均有重要的影响.临床中,以上证型不是彼此孤立的,也可能是彼此融合、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故在临证时需融会贯通,灵活化裁,方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本草纲目》火的类别及效用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草纲目》火部收载条目12条,根据火的特性分为阳火阴火,根据火的来源分为天火、地火、人火三类.火具有煎煮药物、炼金石药、含咽、外洗、外敷、燃艾、烧针、烘热等用法;具有除湿散寒,温通经络、补脾养胃,温养脏腑、祛腐蚀疮,引毒外出、益智增神、辟邪除疟、镇惊安神等作用.为引起人们对《本草纲目》火部药的重视,特撰写此文,望对同仁重新认识火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金水六君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金水六君煎出自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主要治疗"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症".该文系对近20年来金水六君煎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综述与分析.目前,金水六君煎在临床上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肺癌及咳嗽等,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学研究主要包括抗炎、调节免疫、平喘、祛痰、镇咳、保护气道黏膜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