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安落叶松叶片解剖结构对气候暖化的响应及种源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研究树木叶片解剖结构对气候暖化的响应有助于深入认识树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本文采用同质园互置试验模拟气候暖化,研究了兴安落叶松11个种源叶解剖结构对气候暖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暖化处理后,兴安落叶松叶片厚度、上表皮叶肉厚度、下表皮叶肉厚度、内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转输组织厚度和叶肉厚度比例均显著增大,上表皮厚度和表皮厚度比例均显著减小.叶肉厚度与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厚度、上表皮叶肉厚度、下表皮叶肉厚度、内皮层厚度、维管束直径、转输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叶肉厚度比例和表皮厚度比例对暖化处理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种源差异,叶片厚度、上表皮叶肉厚度、下表皮叶肉厚度、转输组织厚度和叶肉厚度比例的暖化效应随种子来源地干旱指数的增大而减小,而上表皮厚度和表皮厚度比例的暖化效应随种子来源地干旱指数的增大而增大.暖化处理增大了收益型组织(叶肉)的厚度及其比例,减小了防御型组织(表皮)的厚度及比例,并且这种改变因种源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可以通过调整叶片解剖结构适应气候暖化,来自于干旱指数较大地点的种源调整能力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马铃薯磺肽素基因StPSK4的克隆及其抗病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马铃薯磺肽素基因StPSK4特征及其在马铃薯抗病性中的功能分析,为马铃薯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StPSK4进行系统分析,转录组测序分析StPSK4的组织特异性、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检测StPSK4过表达植株对植物先天免疫反应情况和对青枯菌的敏感性.[结果]StPSK4基因的cDNA全长457 bp,编码100个氨基酸;StPSK4含有信号肽,其高级结构多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PSK4的C端含有磺肽素序列DYIYTQ,StPSK4与茄科作物相似性均在80%以上;StPSK4在马铃薯芽和叶柄中高表达,对非生物胁迫(高温、盐)和生物胁迫(青枯菌、疮痂病菌)等响应剧烈;构建并获得过表达StPSK4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过量表达StPSK4抑制马铃薯的ROS爆发、防御标记基因表达和对青枯病的抗病性.[结论]StPSK4可以响应高温和青枯病等多种逆境胁迫,过表达StPSK4抑制马铃薯的活性氧爆发、防御标记基因表达和对青枯病的抗性,证实StPSK4抑制马铃薯的抗病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泌蛋白组学在生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分泌蛋白”是指由活细胞所分泌的丰富的、具有复杂生理功能的一系列蛋白,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激素、消化酶、抗体、胞外蛋白酶和毒素等,这些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粘连、迁移和免疫防御等多种生物过程,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分泌蛋白组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泌蛋白组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殖领域的探索,并鉴定了许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或治疗目标。本文综述了分泌蛋白组学在人卵泡液、胚胎发育及子宫内膜分泌物中的研究进展,为分泌蛋白组学在人类生殖领域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RGM/Irgm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免疫相关鸟苷三磷酸酶M蛋白(immune-related guanosine triphosphatase M protein,IRGM/Irgm1)是免疫相关GTPases(immunity related GTPases,IRGs)家族的一员。IRGs是参与机体早期免疫应答的一类蛋白,不同物种的IRGs蛋白,其家族成员也大不相同。人类体内仅进化出两个IRG基因,一个功能性的IRGM和一个不参与免疫的IRGC。然而,在小鼠体内,IRGs是一个干扰素诱导的GTPase大家族,其Irgm1(LRG-47)功能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广谱的抗感染与宿主防御、细胞自噬以及在部分炎性疾病中的促炎作用。大量研究发现人类IRGM蛋白与小鼠的Irgm1发挥着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学功能。人类IRGM基因在自噬靶向消灭结核分枝杆菌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IRGM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现就人类IRGM/Irgm1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组织沉默测评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弹性简化量表对重庆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78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总分为(51.27 ± 17.28)分,其中默许性沉默为(15.91 ± 5.42)分、防御性沉默为(15.83 ± 6.29)分、亲社会性沉默为(11.03 ± 4.16)分、漠视性沉默为(8.50 ± 3.46)分。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心理弹性总分呈负相关( r值为-0.364、-0.497,均 P<0.01)。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是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均 P<0.05),可解释变异的45.00%。 结论:肿瘤科护士组织沉默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改善。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组织沉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打破沉默现象,进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EB病毒感染中DNA识别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其感染可累及血液、呼吸、泌尿、消化、神经等全身多个系统,亦在相关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一种DNA病毒,EBV可被固有免疫应答中的DNA识别受体感知,触发下游一系列免疫应答。DNA识别通路由DNA感受器、接头分子及下游效应信号组成。双链DNA感受器主要包括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样受体(absent in melanoma 2-like receptors,ALRs)、环状GMP-AMP合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等;接头分子主要是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和含有caspase招募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下游免疫效应主要包括Ⅰ型IFN、炎性小体及促炎细胞因子等。作为一种疱疹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EBV可触发宿主复杂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尤其是多种DNA识别受体介导的通路,在宿主免疫防御及病原体免疫逃避等方面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DNA感受器为线索,全面总结近年来DNA识别信号在EBV感染中的活化作用、调控机制及临床相关性,以进一步理解EBV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为E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免疫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轻度脑室内出血对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轻度脑室内出血(IVH)对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的影响,根据其特点指导干预。方法: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出院,合并一种或多种脑损伤高危因素的高危儿,依据头颅超声是否存在轻度IVH诊断分为轻度IVH组和无IVH组,研究对象排除其他脑损伤疾病。采用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评估运动发育,反映头部控制、对视听觉反应、防御运动、躯干运动、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发育。两组均于生后矫正年龄(CA)16周内完成TIMP测试,比较两组TIMP分值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29例新生儿,轻度IVH组98例,无IVH组231例。轻度IVH组TIMP的Z值低于无IVH组(-0.25 ±0.87 比 0.03 ±0.71, P=0.015)。匹配脑损伤高危因素后进一步比较:CA 2~5周,轻度IVH组TIMP评分(分)总分(74.10 ±12.28比84.24 ±7.71)、观察项目(10.57 ±1.47 比11.24 ±1.29)、引出项目(63.17 ±12.13 比73.00 ±7.36)、坐位(9.14 ±2.90比11.65 ±3.26)、仰卧位(22.07 ±4.73 比 24.79 ±3.55)、俯卧位(10.35 ±3.74比12.82 ±3.15)、侧方位(4.00 ±2.85 比5.48 ±2.13)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P<0.05);CA 6-9周,轻度IVH组坐位(10.44 ±4.01 比12.96 ±3.02)、仰卧位(24.04 ±4.60 比26.83 ±3.53)、侧方位(4.83 ±2.53 比6.25 ±2.6)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P<0.05)。CA 12~15周,轻度IVH组总分(104.00 ±12.98比114.10 ±13.16)、引出项目(92.00 ±12.64 比102.00 ±13.10)、坐位(17.00 ±3.50比19.13 ±3.55)、侧方位(7.35 ±2.14 比9.00 ±2.37)的分值均低于无IVH组。 结论:轻度IVH影响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运动发育,主要表现为CA 2~5周时头控相关能力落后,且趋势会持续至CA 12~15周。脑损伤高危儿合并轻度IVH时应该进行早期运动能力监测及头控能力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PCT、HBD-2、CRP水平和B族链球菌阳性率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β2防御素(HBD-2)、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B族链球菌(GBS)阳性率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产科确诊的156例未足月PROM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羊膜腔感染分为感染组57例、非感染组99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分娩前的血清PCT、HBD-2、CRP水平,检测阴道分泌物GBS阳性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诊断未足月PROM产妇发生羊膜腔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HBD-2、CRP水平及GB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血清PCT诊断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的AUC值为0.894、灵敏度为82.56%、特异度为80.74%;HBD-2诊断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的AUC值为0.792、灵敏度为70.78%、特异度为77.59%;CRP诊断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的AUC值为0.756、灵敏度为68.94%、特异度为72.78%;阴道分泌物中GBS阳性率诊断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的AUC值为0.733、灵敏度为64.91%、特异度为81.82%。 结论: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产妇血清PCT、HBD-2、CRP水平会显著增高,阴道分泌物中GBS阳性率增高,各项指标对于诊断未足月PROM合并羊膜腔感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去泛素化酶MYSM1调控炎症及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免疫系统通过保持促炎和抗炎反应之间的适当平衡来确保机体防御系统的稳态。在感染的初期阶段,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或NK细胞)被激活,以防御外来病原体入侵,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成分。在病原体的数量多或毒力强的情况下,淋巴细胞和适应性免疫机制被激活,可特异性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1]。然而,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免疫调节机制受损或失调)时,抗炎与促炎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炎症相关性疾病及组织损伤会相继出现。同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在免疫系统自我免疫耐受机制失调时发生。总之,适度免疫反应有助于机体清除损伤细胞,防御外来感染,维持自身稳态;反之,过度的免疫反应会诱导机体产生炎症风暴及器官损伤,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在鼻黏膜损伤缺失后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鼻黏膜是上呼吸道系统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在抵御外来不良刺激,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鼻黏膜广泛损伤缺失后,其愈合常受到各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蛋白酶等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再生鼻黏膜的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具有归巢性、免疫调节功能,分泌细胞因子和促进生长因子增殖等优势,可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白介素等,加快再上皮化过程和纤毛再生的速度,从而促进鼻黏膜损伤缺失后的再生过程。将MSC运用到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或鼻颅底外科手术产生的缺损中,可提高鼻黏膜的再生活性。目前MSC在鼻黏膜再生治疗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为将来临床上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运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