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飞蓟宾联合阿昔莫司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联合阿昔莫司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NAS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阿昔莫司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和空腹血糖,使用罗氏E601仪器检测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APN)和瘦素(LP),使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检测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GGT、TC、TG、LDL-C、UA、LP、HOMA-IR、CAP较治疗前下降,AP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效果更优(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联合阿昔莫司治疗NASH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保肝降酶,改善机体代谢紊乱,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阿昔莫司介导自噬途径保护高糖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阿昔莫司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溶剂组(高脂溶剂+0.1%二甲基亚砜)、高脂高糖组(0.1 mmol·L-1的棕榈酸和50 mmol·L-1的葡萄糖)、低剂量组(高脂高糖诱导+5μg·L-1的阿昔莫司)、中剂量组(高脂高糖诱导+10μg·L-1的阿昔莫司)、高剂量组(高脂高糖诱导+25μg·L-1的阿昔莫司).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对照组、溶剂组、高脂高糖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细胞48 h细胞(光密度值)分别为1.34±0.11、1.29±0.12、0.43±0.05、0.52±0.06、0.79±0.07 和 0.99±0.10;TUNEL 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79±0.38)%、(3.86±0.43)%、(31.27±3.17)%、(25.13±2.10)%、(20.04±2.25)%和(8.34±0.59)%;活性氧水平分别为(10.31±0.79)%、(10.29±0.84)%、(70.12±6.41)%、(61.97±5.12)%、(51.31±4.12)%和(48.97±3.49)%;LC3 Ⅱ/LC3 Ⅰ 蛋白水平分别为 1.10±0.11、1.09±0.12、0.32±0.04、0.45±0.06、0.64±0.07 和0.91±0.08.高脂高糖组上述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溶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高糖组上述指标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昔莫司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提高自噬活性减轻高脂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降脂灵片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降脂灵片联合阿昔莫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82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阿昔莫司胶囊,2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降脂灵片,2.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干扰素-γ(IFN-γ)、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溶酶体膜蛋白(CD6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率(F)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FN-γ、CD62P、CD63、EC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MDA、SOD和GSH-Px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A、BMI、F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肥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脂灵片联合阿昔莫司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降低肥胖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对PCI术老年冠心病病人TIMI分级、心肌酶谱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心肌酶谱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行PCI术老年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昔莫司)和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各50例.比较两组TIMI分级、心肌酶谱及MACE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组TIMIⅢ级为94.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4,P<0.05).研究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0006,-23.7163,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治疗行PCI术老年冠心病,能有效提高病人TIMI分级,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昔莫司联合氯吡格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阿昔莫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脂血症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并颈动脉斑块患者66例,随机分为阿昔莫司组和阿昔莫司+氯吡格雷组.阿昔莫司组给予阿昔莫司0.25 g,口服,bid;阿昔莫司+氯吡格雷组给予阿昔莫司0.25 g,口服,bid+氯吡格雷75 mg,口服,qd.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变参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TC、TG、HDL-C、LDL-C、IMT、血流变参数、TNF-α、IL-1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T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浆纤维蛋白原、TNF-α、IL-6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阿昔莫司+氯吡格雷组显著低于阿昔莫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IMT均有改善作用,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昔莫司联合氯吡格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可显著减少患者颈动脉斑块,改善患者病情,具有临床诊疗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昔莫司联合氯吡格雷对高血脂大鼠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考察阿昔莫司联合氯吡格雷对高血脂大鼠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45只大鼠中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剩余35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造模,连续造模4周,随机选取其中5只以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将剩余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阿昔莫司组(32 mg/kg)、联合组(阿昔莫司32 mg/kg+氯吡格雷10 mg/kg),每组10只.检测大鼠体重、血脂指标、血液血流变相关参数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颈动脉血管内膜厚度(IMT)和颈动脉血管中膜厚度(MT).结果 阿昔莫司组血脂中三酰甘油(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脂中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时TC、LDL-C水平低于阿昔莫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昔莫司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全血黏度指标(切变率5和1)、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阿昔莫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阿昔莫司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模型组而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血清中TNF-α、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及阿昔莫司组,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组、阿昔莫司组及联合组IMT、MT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阿昔莫司组IMT、MT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MT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阿昔莫司组,IMT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昔莫司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血脂升高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合用氯吡格雷保护作用更加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6—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服调节血脂药使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2016—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相关使用数据,对各类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和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的比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中,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始终居首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连续3年居前3位;普罗布考和辛伐他汀的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降低趋势;普伐他汀和阿昔莫司的销售金额、DDDs相对比较平稳;依折麦布的销售金额、DDDs在2018年呈明显升高趋势,其排序均由第8位升至第4位;非诺贝特、氟伐他汀和多廿烷醇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一直居后3位.3年来,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C呈逐年降低趋势;多廿烷醇的DDC排序均居首位.普罗布考的B/A<1,阿昔莫司的B/A>1,其他调节血脂药的B/A为1.结论: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当前指南推荐的用药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14个降血脂类化学药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建立降血脂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可能添加的普伐他汀钠、瑞舒伐他汀钙、苯扎贝特、依折麦布、吉非贝齐、洛伐他汀、氯贝丁酯、辛伐他汀、非诺贝特、普罗布考、烟酸、阿昔莫司、氟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或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或0.8 mL ? 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30、236、246 nm.结果:14个化学药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良好,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9)为99.1%~100.1%,RSD为0.86%~1.3%;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0.70%;稳定性良好,14个成分在24 h内保持稳定,RSD均小于1.0%.利用本法,从13批样品中检出1批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易于推广,可作为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14个降血脂类化学药物的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阿昔莫司的合成、药代动力学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阿昔莫司是一种烟酸类衍生物,不良反应较烟酸小,化学名5-甲基吡嗪-2-羧酸-4-氧化物,是抑制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的降脂新药.由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着必然联系,因此本文对阿昔莫司的合成、药代动力学及应用进展进行梳理,以便更好的认识该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昔莫司中3种有关物质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阿昔莫司原料药中3种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00 mm,2.7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1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 6.0)(7:9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阿昔莫司与相邻杂质(杂质Ⅰ和Ⅲ)及各已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杂质Ⅰ、Ⅱ、Ⅲ的定量限均为0.03μg·mL-1,检测限均为0.01μg·mL-1,且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杂质Ⅰ、Ⅱ、Ⅲ的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97.2%、96.6%~97.8%和95.8%~97.8%,RSD分别为1.1%~1.6%、1.1%~1.3%和1.1%~1.3%.结论 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测定阿昔莫司中有关物质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