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认知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开发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的需求.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产科1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教育信息获取方式(从专业医疗团队获取、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对电子游戏的态度看法(对电子游戏的选择偏好、对饮食教育游戏小程序的态度)、对设计游戏小程序的期望(应用过程兼顾用户友好性及效益、获取全面丰富的妊娠糖尿病饮食信息、提供定制的个性化饮食信息)、游戏化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游戏化场景的生动性与专业性、游戏场景的生活化).结论 开发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游戏小程序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使用需求,从而为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趣味性、可行性强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失能分类评估标准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当今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中国尤为显著.老年人群成为失能的主体人群,随着失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这不仅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社会造成了压力.大量研究证明,对老年失能进行早期的准确评估和干预是减缓失能进程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老年人失能分类评估的指南.尽管一些现有的指南涉及了部分老年失能相关的评估内容,但并未严格遵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也未能全面把握失能的整体特征,因此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填补这一空白,该指南旨在综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失能老年人的价值观和偏好,采用推荐意见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失能分类评估标准指南》.最终形成了12条针对失能老年人的评估推荐意见,以期早期发现老年失能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失能的进展,助力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偏好,以期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月至4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课程授课第一周和第五周分别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进行调查,通过配对秩和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2次调查。学生对线上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喜爱度评分均为4(3,4),同一学生的2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调查的满意度和喜爱度评分比第一次调查的评分均有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2.513, P=0.012; Z=-2.704, P=0.007)。2次调查中分别有56.4%(79/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15分钟短视频,43.6%(61/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45分钟长视频,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时长录播课程视频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41, P=0.200);55.7%(78/140)和60.0%(84/140)的学生偏好直播课程,44.3%(62/140)和40.0%(56/140)的学生偏好录播课程,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授课形式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00, P=0.480)。 结论: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学习体验良好,对不同时长的录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与直播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设计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偏好与其自主学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推荐方式的偏好,以及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构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工具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医学生482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电子版自主学习量表及自制医学教育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及推荐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研。使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性能、功能及推荐方式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结果:医学生对于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学习性[(4.35±0.58)分]、准确性[(4.32±0.62)分]和时效性[(4.32±0.62)分]具有较高的需求和偏好。对于推荐系统的功能方面,在社交功能中的关注[(4.10±0.71)分]、分享[(3.94±0.82)分],在交互功能中的搜索[(4.35±0.59)分]、反馈[(4.09±0.73)分]、发表[(3.80±0.88)分]都得到了较高的评分。对于推荐方式偏好,基于学科联系[(4.07±0.66)分]、基于时间线[(4.02±0.74)分]等方面得分更高。与自主学习相关性较高的有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时效性( r=0.367)、社交属性( r=0.361),以及基于类似人群维度( r=0.316)。 结论:医学生对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的各类性能、功能和推荐方式较为熟悉且态度积极,具有学习资源推荐系统构建及相关资源平台建设的认知基础。该系统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推进医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分娩的22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回访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结果:215名孕产妇认为获取常见疾病(尿布疹、脓疱疮等)防治、生理现象(黄疸、溢乳等)区分及护理、早教形式及内容、心理行为建设及早产儿健康监测方面的信息较困难。215名孕产妇偏好从微信公众平台/APP、宣传手册/宣传栏、网络教学及专家咨询途径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结论:孕产妇对新生儿保健信息的需求多样化,且偏好的获取途径较多,临床中应拓宽专业化信息获取途径,为孕产妇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新生儿保健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在儿童期,主动脉瓣疾病通常表现为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反流。针对这些病变,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包括介入导管治疗(如球囊扩张术)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机构的偏好。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理念与成人有所不同。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必须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实现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并降低与瓣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对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述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Boruta算法的某专科医院门诊患者就诊行为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三级公立专科医院门诊患者就诊选择偏好,为优化医院门诊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就医体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9月某三级公立口腔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和就诊需求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Boruta算法分析影响患者首选三级公立专科医院就诊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 255例患者,首选三级公立专科医院就诊的患者13 558例(70.41%),其中,21~45岁者9 715例(71.65%),本地患者10 015例(73.87%),选择治疗类项目者8 278例(61.05%),来院就诊原因为医保报销者6 442例(47.5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就诊需求、口腔保健习惯、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互联网医院预问诊经历、月收入、家庭成员数和来院就诊原因是患者首选三级公立专科医院的影响因素;经Boruta算法分析,重要性排名前6位的因素分别为来院就诊原因(Z=126.66)、口腔保健习惯(Z=96.44)、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Z=66.91)、就诊需求(Z=62.21)、年龄(Z=57.54)和居住地(Z=55.21)。结论:本地患者和中青年患者倾向选择三级公立专科医院就诊,治疗类项目是三级公立专科医院吸引患者的主要业务类型。患者首选三级公立专科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来院就诊原因、口腔保健习惯、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和就诊需求是影响患者就诊行为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患者报告结局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临床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得益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发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患者对生命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临床也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新模式发展,以优化HIV感染者的长期管理。其中,以患者主观感受为导向的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类新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将HIV感染者的治疗需求、对健康的偏好和价值取向纳入临床决策,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然而在我国HIV领域中,患者报告结局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患者报告结局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进行阐述,并结合文献资料综述其在国内外HIV感染临床研究及实践中的进展,以期为患者报告结局在我国HIV领域中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年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健康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青年癌症患者对移动健康应用的使用体验,为提高健康应用的使用率及持续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内科病房的1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描述性现象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4个主题,分别为使用态度存在差异(用于康复管理、当作验证手段、产生抵触情绪、减少使用频率);功能开发不足,降低使用体验(自主性缺乏、智能评估不足);渴望专业的运营机构;认可发展前景,期待更加完善。结论: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需在满足疾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患者对健康应用的偏好及使用习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农村独居与非独居老年人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需求及孤独感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农村独居老年人及非独居老年人孤独感及居家照顾服务选择现状,分析其在孤独感影响下的养老领域选择偏好,为制订有效、科学的居家养老服务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22年7—9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下,使用孤独感量表及老年人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内容问卷调研800名贵州省遵义市农村老年人群,使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究其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需求与孤独感的现状及相关性。 结果:最终纳入样本746名,其中独居老年人127名(男61名,女66名),非独居老年人619名(男290名,女329名),年龄60~95(71.15 ± 7.81)岁。独居与非独居老年人孤独感得分分别为(12.50 ± 3.89)、(8.75 ± 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3, P<0.001)。在选择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中,独居老年人在社会心理领域得分(28.57 ± 6.58)分、环境领域得分(22.05 ± 5.90)分及总分(158.24 ± 12.33)分高于非独居老年人的(23.64 ± 4.13)、(18.82 ± 8.20)、(153.19 ± 11.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93、4.21、4.42,均 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的社会心理领域呈正相关( r=0.189, P<0.001),其中孤独感与健康行为领域( r=0.075, P<0.05)、环境领域( r=0.049, P<0.05)及总分( r=0.055, P<0.05)呈正相关,但与生理领域( r=-0.029, P<0.05)呈负相关。 结论:农村独居老年人孤独感高于非独居老年人。由于受孤独感的影响,独居老年人在选择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中对社会心理领域需求较高,同时对生理领域、健康行为领域及环境领域也具有较高需求,总体上独居老年人对于居家整合性照顾服务需求高于非独居老年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