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发肺类癌的 18F-FDG PET/CT表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肺类癌患者的 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形态特征、代谢情况及全身转移情况。16例肺类癌患者包括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5岁;典型类癌(AC)5例,非典型类癌(TC)11例。采用 t检验比较TC与AC两组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的差异。 结果:16例肺类癌均为单发,病灶密度均匀,均无坏死囊变和钙化,CT值为(38±7) HU. 9例中央型肺类癌中,8例可见"冰山征",5例伴阻塞性肺炎;7例周围型肺类癌均未见阻塞性肺炎。1例AC患者可见多发骨转移,其余15例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6例肺类癌的SUV max为4.00±1.64,最大径为(2.59±1.00) cm,SUV max与最大径无相关性( r=0.238, P=0.375)。TC的SUV max为3.32±1.17,AC的SUV max为5.49±1.6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83, P=0.008)。 结论:肺类癌 18F-FDG PET/CT多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对 18F-FDG的摄取轻度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618例小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及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及临床特点,为其病原学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1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患儿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应用病毒分离、细菌培养、飞行时间质谱和PCR/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核酸和蛋白质谱。结果: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段为7~12月龄小儿。发病多集中在冬春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6.15%(347/618);检出一种病毒病原阳性73.49%(255/347),其中前5位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27.8%)、甲型流感病毒(23.9%)、乙型流感病毒(16.1%)、鼻病毒(12.2%)和偏肺病毒(10.2%);两种病毒阳性19.88%(69/347);3种病毒阳性4.32%(15/347);4种病毒阳性2.31%(8/347)。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占29.77%(184/618),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95.65%(176/184)。细菌感染17.31%(107/618),以肺炎链球菌(39.25%,42/10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30%,26/107)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7.61%(47/618),其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病毒混合感染分别为40.43%和34.04%。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OR值和95% CI分别为7.71和4.56~13.04、2.43和2.02~2.93、3.53和2.56~4.86);病毒混合感染36.96%(34/92)出现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心肌损害等并发症;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35.29%出现胸腔积液。 结论:长春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以病毒为主,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优势病原,肺炎支原体次之,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高热、呼吸增快和口周发绀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多病原混合感染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67岁男性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伊立替康+奈达铂+替雷利珠单抗,21 d为1个周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好转,无痰中带血。治疗2个周期后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暂停化疗和免疫治疗,改为放射性治疗(放疗)。第29次放疗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伴气促,无发热。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检查示新增双肺网格状模糊影,以右肺为甚。停止放疗,重启化疗,患者咳嗽、咳痰等好转,但气促逐渐加重。患者间质性肺炎病变累及双肺而非局部性,排除放射性肺炎;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考虑为替雷利珠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感染。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和英夫利昔单抗抑制免疫反应,先后给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伏立康唑抗感染,辅予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逐渐消失,氧合指数改善,胸部CT复查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范围逐渐缩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对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期病原体的快速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对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期病原体的快速评估,旨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结果出来前开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成功救治的3例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对病原体的快速评估结果以及开始抗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3、45和58岁;发病前均有明确的鸟类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气短及呼吸困难,其中1例伴嗜睡、腹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入院后及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偏高〔(10.2~11.9)×10 9/L〕,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85.2%~94.6%),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3.2%~7.7%)。3例患者入院后降钙素原(PCT)升高,至入ICU时仍升高(0.3~4.8 ng/L);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58.0~162.0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36.0~90.0 mm/1 h)。入院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2例(136.7 U/L、220.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例(249.6 U/L、164.2 U/L);入ICU时3例患者ALT(162.2~267.9 U/L)、AST(189.8~223.2 U/L)均升高。3例患者入院后、入ICU时血肌酐(SCr)均正常。3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以及肺实变,以1个肺叶为主的多肺叶受累,其中2例伴少量胸腔积液,1例伴较多规则的小气囊。3例患者入ICU时氧合指数(PaO 2/FiO 2)分别为100.0、57.5和105.4 mmHg(1 mmHg≈0.133 kPa),符合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例患者床边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无脓性分泌物,有1例黏膜出血。3例患者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病原体评估结果可能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分别快速给予莫西沙星、希舒美和多西环素静脉注射,同时联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3 d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NGS结果提示只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此时病情明显改善,PaO 2/FiO 2明显升高,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不变,mNGS仅起到验证初始诊断的作用。2例患者分别于入ICU 7 d、12 d拔管,1例因发生院内感染于入ICU 16 d拔管。3例患者均在病情平稳后转入呼吸科病房。 结论:以临床特点为基础的床边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不仅有助于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早期病原体的快速评估,并且在mNGS检测结果回报之前开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还可弥补mNGS检测结果滞后性及不确定性等缺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新近发现的乙类传染病,不仅表现为以病毒性肺炎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病变,重症患者还合并肾脏、心脏、血液、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器官损伤。该病自2019年12月在我国暴发以来,目前已蔓延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与传染性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惯称"非典型肺炎")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均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积极处理与防治十分重要。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对该病合并AKI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关建议,希望能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不断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冠肺炎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COVID-19的暴发流行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感染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所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被认为是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糖皮质激素因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已被广泛用于重症COVID-19患者.糖皮质激素曾用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但其对远期预后和死亡率的改善作用仍存在争议,且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对糖皮质激素在COVID-19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仍有较大的争议.该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OVID-19的作用机制、时机、剂量、疗程、剂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单侧幕上脑梗死后同侧丘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MR IVIM和ASL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灌注和脑功能连接的研究;扩散峰度成像直方图预测成人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及级别;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基于临床及CT影像组学特征鉴别非典型肺错构瘤与肺腺癌;人工智能区分非典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价值;PD-L1联合CT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对Ⅰ~ⅢA期原发性肺腺癌N1~N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纵隔类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及CT表现分析;孤立亚实性结节影像学特征预测早期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价值;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对左侧髂总静脉管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的评估;冠状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多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研究;基于临床及乳腺X线影像特征对乳腺无定形钙化良恶性的预测研究;基于术前MRI动脉期的影像组学对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短期疗效的预测分析;基于增强T1WI影像组学预测直肠腺癌病理分级;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及动态对比增强MRI在早期直肠腺癌预后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胃肠道间质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平滑肌瘤CT特征对比分析;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评估的价值;定量MRI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肝胰脂肪含量与胰岛β细胞功能、骨密度的关系;膀胱原发性非脐尿管腺癌的临床及MRI特征;子宫内膜纤维化的肌层和结合带形态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变化;多模态MRI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医师经验对多方案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影响;腰椎椎旁肌退变与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关系;IDEAL-IQ序列对膝骨关节炎膝周软组织脂肪浸润的定量评估价值;儿童骨内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经皮肝穿刺局部处理门静脉血栓形成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套管法与Seldinger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照研究;CT引导下经卵圆孔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痛的效果及并发症;小剂量测试和高流速注射方案在甲状腺CT增强中的应用研究;CT血管成像全局仿生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在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1 024×1 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迭代重建算法对肾上腺CT图像质量和自动分割的影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颌面部CT图像的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脑结构功能影响及功能MRI研究进展;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的诊断价值与研究进展;多模态MRI技术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分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18F-FDG PET/CT脑显像在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RI研究进展;MOOC结合CPBL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脑血管介入培训效果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艾拉普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抗菌药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抗菌药物以应对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感染.艾拉普林(英文名iclaprim)是Arpida公司开发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新药,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现已获批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艾拉普林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在体内、体外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非劣效万古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类似,无肾毒性,抗菌谱包括全部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卡氏肺孢子.艾拉普林因体内分布广、蛋白结合率高、肺内浓度、药物不良反应少、良好耐受性等特点,有望成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本研究综述了艾拉普林药理学、抗病原微生物活性、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和治疗革兰氏阳性耐药菌感染的新兴治疗药物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CRP/PCT比值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早期治疗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值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 年该院收治的 79 例经CRP/PCT比值干预用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干预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 121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CRP/PCT比值指导用药后,与对照组相应病原体组相比,干预组典型病原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次均费用降低(P<0.05);干预组非典型病原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次均费用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组相比,干预组非典型病原体组患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次均药费显著降低,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有效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 d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RP/PCT比值能够作为一种快捷的早期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奥马环素在特殊人群、特殊病理状态患者中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奥马环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生素,其药动学参数优良、不良反应少,可采用每日单剂量口服或静脉用药.奥马环素对多种病原体有效,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非典型病原体等.奥马环素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以及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ABSSSI).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重点对近期研究进展中的特殊患者进行奥马环素治疗后的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