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cervix宫颈弹性分析技术评价非孕期正常宫颈机能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运用E-cervix宫颈弹性分析技术分析非孕期正常宫颈机能,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11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行阴道超声检查的213例孕前体检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宫颈正中矢状切面为初始切面,启动E-cervix技术软件包,自动获取弹性对比指数(ECI)、硬度比值(HR)、宫颈内口应变率(IOS)、宫颈外口应变率(EOS)、宫颈内外口应变比值(IOS/EOS)、宫颈长度(CL)六组参数,比较不同年龄、月经周期、BMI指数、生育史、分娩方式与各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各弹性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 P>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宫颈组织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重过轻、正常、超重者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L与BMI呈正相关( r=0.225, P<0.05),其余参数与BMI无相关性( P>0.05);无生育史者与有生育史者各弹性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剖宫产女性的CL[(34.22±4.96)mm]高于顺产女性[(29.03±4.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cervix技术获得宫颈弹性参数基本不受年龄、BMI指数、月经期、生育史、分娩方式的影响,可用于定量评价宫颈机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NAH)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NAH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NAH患儿中表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作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2的比例抽取同期经影像学排除NAH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特点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内诊断NAH共31例,平均胎龄(37.6±2.2)周,其中男性19例,足月儿25例,巨大儿6例,经顺产娩出30例,高胆红素血症29例,产伤8例,窒息7例,胆红素脑病9例,败血症12例,颅内出血13例,贫血1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高钾血症5例,低钠血症6例。NAH超声血肿内显示为中低回声8例,混合回声6例,液性絮状回声伴或不伴点状回声17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下均无血流信号。右侧26例,左侧4例,双侧1例。随访共26例,多于1~3个月内复查超声提示血肿吸收,最晚6个月后血肿消失。纳入病例组29例,对照组58例。单因素分析提示入院日龄、出生体重、巨大儿、分娩方式、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败血症、腹胀、贫血、窒息、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b、CRP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巨大儿( OR=7.415,95% CI=1.342~40.956, P=0.022)及窒息( OR=12.075,95% CI=1.293~112.736, P=0.029)是NA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NAH常见于顺产足月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明原因持续性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其首发症状,常伴有贫血及离子紊乱,少数患儿可出现肾上腺功能减低。巨大儿和窒息可能是NAH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医养结合理论的膳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医养结合理论的膳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3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医养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膳食指导干预,医养组使用基于医养结合理论的膳食指导干预,两组患者均从确诊GDM开始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分娩前,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孕38周时空腹血糖(FBC)、餐后2 h血糖(2hP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医养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38周时患者FBC、2hPBC、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医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养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养组患者器械助产及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酸中毒总发生率和新生儿巨大儿、呼吸窘迫、低血糖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医养结合理论的膳食指导干预GDM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和顺产率,降低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期静观分娩训练法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静观分娩训练法在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改善产妇情绪,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日—2019年1月23日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的12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名,研究期间脱落10名,最终纳入研究者为110名,对照组56名,试验组54名。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采用课程形式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实施静观分娩训练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DASS-21)评价产妇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压力状况,采用VAS评价其疼痛程度,并记录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干预1个月后DASS-21量表中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产后1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静观分娩训练法应用于产妇负性情绪个性化护理管理中可有助于改善产妇情绪,缓解疼痛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功能的纵向追踪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吸吮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202例,动态评估早产儿住院期间的吸吮功能,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吸吮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202例早产儿生后24 h内、经口喂养前、经口喂养1周后、经口喂养2周后和出院前,吸吮功能正常率分别为64.36%、66.83%、72.77%、76.73%和84.16%,吸吮紊乱率分别为32.18%、30.20%、25.74%、22.77%、15.34%,吸吮障碍率分别为3.46%、2.97%、1.49%、0.50%和0.50%。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保胎药、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留置胃管为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异常风险因素, P<0.05。 结论: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生后早期评估早产儿的吸吮功能,并重点关注未使用保胎药、顺产、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无留置胃管的早产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娩和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 ~ 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 ~ 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 4.78)和种水平(LDA值= 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 ± 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 ± 0.83%, Z = 1.66, P = 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 Z = 2.26, P = 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 Z = 1.85, P = 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 ρ = 0.384、0.387,均 P < 0.05)。 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升高,可能参与AD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规范化营养干预对无痛分娩顺产妇产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干预对无痛分娩顺产产妇产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定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无痛分娩顺产产妇120例,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规范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学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泌乳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TF、PAB、ALB、TB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肛门排气、排便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无泌乳率、泌乳不足率均低于参照组,泌乳充足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规范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无痛分娩顺产产妇产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乳汁分泌,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起病的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节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女,31 d,因"间断呕吐10 d,哭闹2 d"于2019年10月24日收住入院。患儿于生后21 d无明确诱因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生后29 d剧烈哭闹,不易安抚,以"呕吐原因待查"收住。病程中无发热、咳嗽,无呕血、腹泻,无惊厥、昏迷,食欲可,二便正常,睡眠差。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 850 g,生后无窒息,否认病理性黄疸史,按时接种疫苗。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母亲第1胎为女孩,足月顺产,生后1个月出现哭闹,嗜睡,生后54 d死亡。死因不明。第2胎为男孩,孕5个月宫内超声发现晶状体缺失,孕6个月时行人工流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p26.3p25.3缺失患儿1例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1例特殊面容合并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并分析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4日因"孕妇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妊娠期糖尿病"于孕34 +6周自然分娩出生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再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患儿拷贝数变异(CNVs)的情况。 结果:患儿为男性,顺产出生,表现为特殊面容、尿道下裂、隐睾、四肢肌张力低等。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l(3)(p26),高通量测序结果提示染色体3p26.3-p25.3 (60 000-9 860 000)存在约9.80 Mb的缺失,共涉及33个蛋白编码基因。结论:3p26.3p25.3缺失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需对其进行持续随访,提高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二胎政策后产后出血的变化趋势,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变化,探索性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某三甲医院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8 784名产妇,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产检记录、分娩记录等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及相关高危因素变化趋势。结果:2014—2018年产妇各年间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其中2017年的产后出血率(16.9%)、严重产后出血率(6.1%)、出血量(540.1±758.2)ml为各年间最高。2014—2018年,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产次≥2次、剖宫产史≥2次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产前血红蛋白含量≤110 g/L的产妇呈下降趋势,顺产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 P<0.05),急诊剖宫产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胎盘娩出时间延长在15~30 min的占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0 min及以上未发现明显趋势。 结论: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但高危孕产妇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应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并结合我国生育人群结构的变化,制订合适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工具,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