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迪MD-99C型电脑熏蒸治疗床故障分析及维修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连麦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的MD-99C型电脑薰蒸治疗床,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等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张荒生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多先天不足或素体阴血不足,遇外感风寒湿入内化热,久而热灼津伤,从而筋脉失于濡养,导致不荣则痛,且长期服用温燥类中药或糖皮质激素,易致阴液亏损,故临床常见肝肾阴虚型RA。正虚邪实病机贯穿于RA发病始终,早期以邪气实为主,后期以正气虚为主,肝肾阴虚证常存在于RA发病后期。基于“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之说,张师临床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RA,注重肺胃肾三阴同补,并兼以虫药通络,注意勿用温燥、攻邪勿过、顽疾缓图,通过滋阴活血、通络逐痹,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泽泻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常与白术配伍,以泽泻汤为代表方;消膀胱之水,常与茯苓、白术、桂枝等药配伍,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消腰下之水,常与牡蛎、栝楼根、葶苈子等药配伍,以牡蛎泽泻散为代表方;消肾脏之水,常与生地黄、山茱萸等药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消血中之水,常与当归、芍药等药配伍,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泽泻可调养五脏,培补正气,"养五脏,益气力,耳目聪明",常与生地黄、山药等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常与茯苓、甘草、桂枝等药配伍,以茯苓泽泻汤为代表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火龙罐综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能够引起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导致膝关节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活动能力[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脏腑风湿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多因阳虚郁痹、风寒湿外邪侵袭、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潜藏,伏而内留,肾络瘀阻.该病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微观病理等方面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故临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宜采用通阳解郁、扶正宣痹,祛风除湿、透散伏邪以及活血祛瘀、和络通脉三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祛风湿中药威灵仙、豨莶草对痹证大鼠作用的性-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比祛风湿温性中药威灵仙、寒性中药豨莶草对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的作用差异,探讨中药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将11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Ⅱ型胶原(CⅡ)组、风寒湿模型(FHS-M)组、风寒湿中药干预(包括FHS-L、FHS-WG、FHS-WD、FHS-XG、FHS-XD)组、风湿热模型(FSR-M)组、风湿热中药干预(包括FSR-L、FSR-WG、FSR-WD、FSR-XG、FSR-XD)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采用天然牛Ⅱ型胶原蛋白及施加风寒湿、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诱导造模.实验中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CAM-1、IL-6含量,IHC法检测大鼠踝关节VEGF-A、MMP-3、TIMP-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踝关节VEGF-A、MMP-3、TIMP-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Ⅱ组、FHS-M组、FSR-M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显著升高,踝关节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血清TNF-α、ICAM-1含量显著升高,VEGF-A、MMP-3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IM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FHS-M组或FSR-M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显著降低,踝关节组织病理结构明显减轻,血清TNF-α、ICAM-1含量显著降低,VEGF-A、MMP-3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IM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中与FHS-M组比较,FHS-XG组对RA大鼠的改善幅度最大;与FSR-M组比较,FSR-XG组对RA大鼠的改善幅度最大.结论:威灵仙、豨莶草均能改善RA大鼠的病情,但威灵仙对风寒湿痹RA大鼠的治疗效果比豨莶草更好,豨莶草对风湿热痹RA大鼠的治疗效果比威灵仙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真实世界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队列探讨湿热痹阻证患者临床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 纳入 2019 年10 月至2023 年1 月在"中国中医风湿病注册研究信息平台"中随访一年以上且首诊为湿热痹阻证的RA患者,所有患者至少进行过一次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指标、病情评估等信息,根据随访后证候是否变化分为不变组和演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证候演变的影响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演变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068 例首诊属于湿热痹阻证RA患者,其中 1 403 例(67.84%)随访后仍是湿热痹阻证,665 例(32.16%)在随访期发生了证候演变,转化证候前 5 名依次为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 岁,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2.8,肿胀关节计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是湿热痹阻证RA患者发生证候演变的影响因素.结论 湿热痹阻证贯穿RA始终,证候演变表现出湿热→痰瘀/风寒湿→虚的趋势,年龄与疾病活动度是湿热痹阻证演变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针刀"调筋治骨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研究针刀"调筋治骨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实施"调针治骨法"的针刀治疗,研究组在针刀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步行中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3%(49/52),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最小屈曲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针刀"调筋治骨法"联合热敏灸能有效减轻KOA患者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症状,缓解步行中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12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试验组联合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情严重程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LKSS)]、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CTX-Ⅱ],疼痛相关介质[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病情严重程度、骨代谢指标、疼痛相关介质、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LKSS、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LKSS、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骨代谢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相关介质SP、PGE2、5-HT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SP、PGE2、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相关介质SP、PGE2、5-HT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SP、PGE2、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IL-1β、IL-6、TNF-α、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关节活动度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明显,可减轻病情、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减少疼痛介质,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