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泻针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凉泻针法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活动期湿热痹阻证RA腕关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脱落3例)和西药组(40例,脱落3例).西药组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每次15 mg,每周1次;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行凉泻针法治疗,穴取双侧合谷、后溪、外关等,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腕关节肿胀评分、腕关节晨僵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超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晨僵评分、滑膜炎灰阶超声(GSUS)分级、滑膜炎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分级及血清CRP含量、ES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药组患者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滑膜炎PDUS分级及血清CRP含量、ESR均低于西药组(P<0.05),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凉泻针法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RA腕关节病变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降低炎性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骨免疫微环境探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属性及治则治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免疫微环境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痰瘀阻络”,以此提出补益肝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痰的治则治法。试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病机出发,探讨中医药干预骨免疫微环境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刮痧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刮痧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30例非急症期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11例,湿热痹阻型8例,寒湿痹阻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主要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病变或疼痛段的夹脊穴、阿是穴、肾俞穴、委中穴,每次以刮至出痧为度,2~5 d(痧退)刮1次,2次为1个疗程,共刮3个疗程。比较刮痧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结果:与刮痧前比较,刮痧后患者JOA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血清IL-1β含量减少、血清IL-10含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患者JOA评分提高高于湿热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患者血清IL-10含量提升高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刮痧治疗LDH疗效确切,对实证证型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杨博华基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运用虫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杨博华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多与瘀有关,并根据长期临床经验将DPN的病因病机概括为"湿热痹阻,脉络阻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阳气亏虚,寒凝血瘀"3个方面.DPN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证,杨教授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在治疗上提出"以虫之性,辨证通络"的观点,寒虫入络、清热逐瘀,平虫行络、无损气阴,热虫通络、制寒补虚,以达到"祛瘀不伤正,攻利而不伐"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AS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小针刀疗法)和治疗组(48例,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对比治疗后疗效、证候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ty index,BASMI)评分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枕墙距、指地距、晨僵时间及胸廓活动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BASM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两组后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四肢关节冷痛、颈项脊背僵紧疼痛、腰骶臀胯僵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枕墙距、指地距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升高,胸廓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 采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CRP、IL-1 β和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孟庆良基于浊瘀理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痛风的病因为外感风寒,内蕴痰湿,病理基础为痰浊和瘀血,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浊瘀痹阻为标,脾肾不足为本.临证从"浊瘀"立论,以泻浊化瘀为总法,将调益脾肾、培补正气贯穿治疗始终,注重内外配合增强疗效,辨证运用清热祛湿,补脾益肾等治法,方选自拟痛风汤.痛风急性期以标实为主,因湿热搏结于关节而致局部红肿、发热伴剧烈疼痛,故在治疗上主要选取泻化湿浊药物,配合活血行气之品,促进湿浊泻化,缓解疼痛;痛风缓解期虽少有疼痛症状,但由于瘀血阻络,湿浊瘀互结,深居筋骨关节,局部则出现肿胀畸形,因此治疗宜以扶正为主,兼化瘀之法,通过补益人体正气,推陈致新,促进瘀结之溶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刘德玉"三辨论治"思想治疗腓总神经损伤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腓总神经损伤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气血虚弱为主,且与肝肾关系密切,标实则多属湿热血瘀.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可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3 种证型,治疗原则为益肾填精,强筋健骨,祛瘀通络,活血通脉.辨病则是在辨证基础上把握疾病的性质、病理、发病特点并充分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施以治疗.辨位需从局部到整体,详查病位,为后期精准施治提供依据.通过辨证论治、辨病施治、辨位施法三辨结合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掌握本病的发病特点,施以对证中药,佐以针刀疗法及痛点封闭疗法,恢复患者肢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宣痹汤内服外洗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湿热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加味宣痹汤内服外洗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湿热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湿热痹阻证RA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为期3个月的免疫抑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宣痹汤内服外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分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of 28 joints,DAS28)、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屈伸不利、肿胀、疼痛、压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DAS28、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RF、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9.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宣痹汤内服外洗结合免疫抑制剂应用于RA湿热痹阻证具有增效减毒、缓解症状、减轻疾病活动度、调节炎症及血沉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李建民"以证为点、以病为线"论治痛风性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李建民认为任何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机衍变规律,强调要以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为线,以疾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为点.针对痛风性肾病病机衍变规律,李建民提出"肾络瘀痹"理论,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正邪交争,导致肾络瘀痹;其中本虚由脾肾气虚向气阴两虚、气虚涉阳、阴阳两虚转换为主要衍变规律,标实以湿热、血瘀、浊毒逐步形成,痹阻肾络为主旋律;并据此自创通络保肾复方.李建民强调在辨病、辨证论治过程中要紧扣病机衍变规律,以证为点、以病为线,以线带点,将本病高度概括为5个证型:脾肾两虚,湿热阻络;脾肾两虚,湿热瘀阻;气阴两虚,肾络瘀痹;气虚涉阳,肾络瘀痹;阴阳两虚,肾络瘀痹.用药以通络保肾复方为基础方,根据本虚标实的侧重点不同,灵活加减,以点穿线,做到着眼全局,提早干预本虚标实变化,未病先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国医大师伍炳彩辨治产后痹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产后痹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营卫气血失和是关键,病机主要涉及虚、邪、瘀等.伍炳彩教授将产后痹分为营卫不和证、风湿表虚证、湿热瘀阻证、脾虚夹湿证、肝郁气滞证以及瘀血阻络证六种类型,并分别确立辨治六法,分别是调和营卫、祛风固表、清热化瘀、健脾化湿、疏肝理气和活血祛瘀,从而使得脉络得通,痹证自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