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3D打印技术鉴定肋骨骨折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薛某,女,60岁,某年5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后以"车祸致面部裂伤、胸部疼痛1h"为主诉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FIB)与单纯椎管内麻醉对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临床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临床组采用FIB联合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围术期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骨折恢复Bromage评分、术后48 h内麻醉药物用量、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组麻醉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8.57%(x2=4.943,P=0.026);临床组变换体位时和术后6、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组镇痛后30 min及术后12~48 h的Bromag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组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枸橼酸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0).结论 FIB在麻醉摆放体位和静息时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加速术后下肢肌力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是缓解髋部骨折患者疼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手法松解术联合几丁糖治疗肩周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及复诊率.结果 治疗l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VAS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78%,39/50)(P<0.05),复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筋主骨从"理论指导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复诊率,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方面优势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腰痛症状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扫描,于患者L3椎体最长横突水平测定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以及CT值;观察组患者接受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指数(JOA)评估,其中患者依据JOA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患者一般资料及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结果 依据JOA评分,评分在17~23分之间27患者纳入为轻度组,评分在8~17分的20例患者纳入为中度组,评分≤8分的13例患者纳入为重度组.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患者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及CT值均存在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CT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CT值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下的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腰痛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钉治疗掌指关节韧带撕脱骨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钉固定掌指关节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我们采用微型可吸收骨锚钉治疗掌指关节韧带撕脱骨折患者15例.采用微型可吸收骨锚钉重建韧带止点,固定撕脱骨折块,术后进行早期适当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3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7.1±1.4和0.4±0.8,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分:拇指优4例,良1例.其余手指优9例,良1例.结论 微型可吸收骨锚钉治疗掌指关节韧带撕脱骨折,可有效重建韧带止点,固定牢固,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第一掌骨基底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我们对26例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关节面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后纠正不平关节面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功能: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后疼痛、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收治的行PPS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PPSF,采取常规麻醉诱导、维持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其中42例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10 mg(观察组),43例患者不作该处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应激反应[嗜酸性粒细胞(EOS)、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1(术毕)时观察组HR高,MAP低(P<0.05);术后2 h(T2)、术后6h(T3)时观察组VAS评分低,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观察组EOS水平高,PLT水平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vs4.65%,x2=0.206,P=0.433).结论 艾司氯胺酮预防性镇痛有利于缓解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PPSF治疗术后近期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红外热成像仪辅助穿支定位的旋股外侧嵌合皮瓣在四肢关节复合组织缺损中的立体修复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在关节复合组织缺损重建中的立体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们对16例四肢关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辅助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进行立体重建,其中5例合并少量关节部位骨质部分缺损,1例合并肌腱缺损.创面面积24 cm×11 cm~6 cm×3 cm,皮瓣大小20 cm×6 cm~6 cm×3 cm,筋膜瓣面积6.0 cm×4.0 cm~3.0 cm×1.5 cm.供区阔筋膜及皮瓣一期缝合.结果 术前共探查穿支48条,术中证实穿支45条,阳性率93.4%.术后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5个月,平均9.4个月.16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随访期内关节无窦道、肿胀、疼痛表现,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2例患者自觉皮瓣部位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术.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穿支定位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嵌合筋膜皮瓣立体修复关节部位复合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是关节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马德隆畸形并伸肌腱断裂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 女,55岁,因左环小指背伸受限2年余入院.既往双手马德隆畸形,约40年前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入院检查:左腕部尺骨远端突出隆起于皮外,无明显压痛,桡尺远侧关节变形,左环小指下垂畸形,腕关节活动受限,左环小指主动背伸不能,环小指伸肌腱行径未扪及腱性组织,各指血运及感觉基本正常(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总有效率(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19/50)(P<0.05);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充分、牢固,能够早期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