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脾主为卫"理论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属中医学"骨痿""骨枯"等范畴."脾主为卫"是对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有的保卫机体和抗邪防病功能的概括.本文对"脾主为卫"的内涵和"脾主为卫"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基于"脾主为卫"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提出脾虚为主、肝脾肾亏虚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因,气血津液失调、痰瘀内生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认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当以补脾为要、顾护根本,兼顾肝肾、化痰祛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鹿茸多肽多功效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鹿茸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医用历史悠久,功效广泛,针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等症状均有良好疗效.研究发现鹿茸的多重功效与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鹿茸多肽密切相关.作为代表性动物源中药多肽,鹿茸多肽的相关研究揭示了鹿茸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断为我们展现传统中药的现代奥秘.鹿茸多肽的提取方式需要保证活性和营养的最大保存,主要采用酶解法、溶液萃取法、CO2超临界提取法等.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性地归纳与总结了鹿茸多肽在人体多个系统中重要的治疗作用和保健价值,对鹿茸多肽修复神经、改善血管心肌、减轻肝细胞损伤、调节骨骼活动等多重功效进行重点介绍.为进一步挖掘开发动物药资源宝库提供理论参考,为源自动物药多肽创新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期辨证疗法联合中医复位理念在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三期辨证疗法联合中医复位理念在改善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腰椎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三期辨证疗法联合中医复位理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NRS、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三期辨证疗法联合中医复位理念可有效为骨痿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与不良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固疏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大粗隆(Troch)、Ward’s三角区(Ward’s)及L 1~ 4的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RC-3)、Bcl-2及转录元件辅激活蛋白(PGC-1a)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42/53)、对照组为61.5%(32/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55, P=0.047)。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评分及总分,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56、20.472、18.591、13.439、19.594、9.035,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Troch[(0.70±0.07)g/cm 2比(0.67±0.06)g/cm 2, t=2.356]、Ward’s[(0.57±0.06)g/cm 2比(0.51±0.05)g/cm 2, t=5.561]及L 1~ 4[(0.88±0.07)g/cm 2比(0.80±0.05)g/cm 2, t=6.727]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RC-3[(0.34±0.08)ng/L比(0.27±0.07)ng/L, t=4.768]、Bcl-2[(9.56±2.15)μg/L比(8.45±2.07)μg/L, t=2.694]及PGC-1a[(0.33±0.06)g/L比(0.25±0.04)g/L, t=8.0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上调SRC-3、Bcl-2、PGC-1a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藤黄健骨胶囊在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对骨强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肾虚血瘀型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藤黄健骨胶囊,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股骨颈和腰椎骨强度[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MD)],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 3[25-(OH)VD 3]水平,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刺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积分均显著降低(均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强度(包括BMC和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强度均显著增加(均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P、BGP、β-CTX及25-(OH)VD 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P、BGP、β-CTX水平显著降低,25-(OH)VD 3水平显著增加(均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清BGP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VD 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P>0.05)。 结论:肾虚血瘀型OP患者采用黄健骨胶囊治疗,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骨强度及骨代谢指标,还能提升其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OEMS综合征长期误诊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POEMS综合征是与浆细胞疾病有关的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但不具有特异性。以典型"五联征",包括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血症和皮肤病变为表现的患者临床诊断相对容易。具有典型表现的患者为极少数,因此在临床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的出现。本例患者最初表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后渐出现足底、背部疼痛,全身肿胀、皮肤色素沉着、阳痿等症状。曾先后到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疼痛科住院。考虑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予以对症治疗,效果不好。后逐渐出现胸闷、气短、胸腔积液,又在呼吸科住院,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期间检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予以行颈部淋巴结活检,考虑淋巴结浆细胞瘤。遂前往血液科住院,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涂片、免疫固定电泳、血轻链蛋白测定、髓样分化因子88、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检查,最终诊断为POEMS综合征,诊断后予以行全身化疗,病情明显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痿病虚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析国医大师李济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济仁门诊病历系统中2013年1月-2018年12月李老治疗的195个痿病虚证病案,通过FP-Growth加强数据运算模型,确定病案中的临床症状频次及药物组合,分别应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李老辨治痿病虚证的用药经验。结果:195个病案中主要症状有121个,频次前5位依次为肌肉萎缩(79次)、肌力下降(69次)、行走困难(52次)、肢体痿软无力(43次)、寐差(33次);舌象以淡红、淡白、红、紫黯居多;脉象多见细脉、弦脉、沉脉、滑脉。共涉及药物159种,频次前5位依次为黄芪(140次)、当归(103次)、肉苁蓉(93次)、补骨脂(87次)、巴戟天(81次)。用药以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以入肝、肾、脾经为多,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多。关联分析显示,黄芪是处方的配伍核心,高频药物与李老的临床用药经验符合。最后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得到3类高频组方。结论:李老治疗痿病虚证,以新安医学所特有的培本固元思想,在应用补益药的基础上,辨证配伍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龟鹿二仙胶处方变革、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医名方龟鹿二仙胶具有温肾益精、补气养血功效,主治久病肾虚、腰酸膝软、精血不足,遗精阳痿,在后世典籍收录中方药剂量、制法及功效等多有变革与拓展。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可健骨、抗肿瘤、减轻骨髓抑制、改善精子质量、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该方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可用于化疗后不良反应、肝硬化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AD等病症的治疗,多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农本草经》巴戟天“主大风邪气”释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巴戟天之临床功效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本经》将其列为上品,虽谓可“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酒焙) [1]”,却未言何谓“大风邪气”。通考《本经》全篇,以“主大风”为提纲者,仅防风与巴戟天二味。防风虽号称可通治内外之风,但“内风”之说始于唐宋 [2],且原文防风“恶风风邪”“骨节疼痛”等论述,尽是风邪外感之象,据此推测,“大风邪气”实指外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论脾为之卫治疗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易引发骨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并解决的一个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对POP的中医认识,提出POP与中医理论中的骨痿最为相似,并引出其发病机制与脾虚相关,进而提出"脾为之卫"理论.文章梳理了"脾为之卫"理论源流及理论内涵,脾为之卫,即脾作为后天之本,通过运化水谷精微之悍气,生成卫气来行使维护机体的功能,即人体之免疫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血液以充养肾精,精生髓,髓居骨中,影响POP的发生、发展与防治;另外治痿者独取"阳明",从"阳明"之意的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脾为之卫对POP防治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探讨脾为之卫在POP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临床治疗POP带来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